一种混凝土基座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762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基座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基座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混凝土基础直棱角边易出现脆裂、剥落、损坏等质量通病,修补困难。对于一些基础型式复杂的工程,塑胶、木线条等硬性倒角材料无法采用,橡胶类软体倒角材料市场上可选择性较小,且重复使用率低。

常用的倒角工艺一般采用钢制或表面附钢的木制倒角模板,通过焊接与浇筑模板固定,浇筑完成脱模后再将倒角模板拆下。此类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会对模板造成损伤,减少使用寿命;(2)、消耗大量材料,模具维护不易,成本高且不符合环保节能要求;(3)、工艺复杂,耗工时较多;(4)、构件尺寸类型多,模具制备费时费力;(5)、无法适宜异形构件。

专利号为CN 20330809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角线条,所述的角线条设置有互成角度的大面模板和小面模板,二者的夹角处固定有两端为平面、中间为曲面的倒角面,倒角面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在大面模板和小面模板的夹角处;倒角面的两端平面可延伸并相交,其中一端平面的延伸面插入模板缝隙并固定;倒角面的曲面和两端的延伸平面之间设置的支撑板。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安装拆卸不便,不能实现定位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基座倒角装置,来解决如何能够实现混凝土基座倒角模板的可重复使用,同时能够适应多种施工环境,一次成型效果美观且定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基座倒角装置,包括手柄、连接臂、刮板和型模,手柄的端部与连接臂的一端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刮板的一端面连接,刮板的另一端面与型模连接;型模是由上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圆弧面组成的空腔结构,降低成本,减轻型模的重量;刮板的下侧面与型模的圆弧面相齐平,确保刮板的下侧面与圆弧面平滑过渡,形成整体的工作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圆弧面之间通过焊接组成空腔型模。

作为优选,所述刮板是由凹部和两侧部组成的一体成型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设置在凹部的上侧面,凹部的下侧面与圆弧面相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两侧部设置在凹部的两侧,两侧部相对于凹部上翘且两侧部呈10-30°夹角,能够减少刮板使用时的阻力,也能降低使用难度,间接使型模倒角不受刮板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连接臂套接连接,手柄转动方便,确保操作时可随意调整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远离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与手柄套接连接,可根据需要延伸手柄长度,扩大使用范围。

更优地,所述延伸杆一端连接手柄的端部,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形卡口,输电线杆为圆柱形,输电线杆设置在混凝土基座的中部,将延伸杆与手柄组装,卡口与输电线杆配合,转动手柄,卡口以输电线杆的外侧为基准转动,此时型模和刮板工作时以输电线杆为基准,施工更精确,使用更方便,避免人工操作抖动影响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倒角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使用时不需要钢钉、锤头、粘胶等其他辅助性材料,单人轻松操作施工,刮平与倒角一次成型,使用便利,施工后美观光滑无毛刺;

2、本实用新型在手柄上设置延伸杆并与手柄套接连接,使用时可选延伸杆支撑,绕杆转动操作更方便,准确;

3、本实用新型根据输电线杆为圆柱形,输电线杆设置在混凝土基座的中部,将延伸杆与手柄组装,卡口与输电线杆配合,转动手柄,卡口以输电线杆的外侧为基准转动,此时型模和刮板工作时以输电线杆为基准,施工更精确,使用更方便,避免人工操作抖动影响质量的问题。

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连接臂,3、刮板,4、型模,5、侧部,6、凹部,7、上侧面,8、右侧面,9、前侧面,10、后侧面,11、圆弧面,12、延伸杆,1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倒角装置,其结构包括手柄1、连接臂2、刮板3和型模4,手柄1的端部与连接臂2的一端连接且手柄1与连接臂2套接连接,连接臂2的另一端与刮板3的一端面连接,刮板3的另一端面与型模4连接;刮板3是由两侧部5和凹部6组成的一体成型结构,两侧部5设置在凹部6的两侧,两侧部5相对于凹部6上翘且两侧部5呈10-30°夹角,能够减少刮板3使用时的阻力,也能降低使用难度,间接使型模4倒角时不受刮板3的影响。型模4是由上侧面7、右侧面8、前侧面9、后侧面10和圆弧面11组成的三棱柱形的空腔结构,上侧面7、右侧面8、前侧面9、后侧面10和圆弧面11之间通过焊接组成空腔型模4,降低成本,减轻型模的重量;连接臂2与刮板3的连接处位于凹部6的上侧面,凹部6的下侧面与型模4的圆弧面11相齐平,确保刮板3的下侧面与圆弧面11平滑过渡,形成整体的工作面。

具体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圆柱形混凝土基座进入初凝状态时,使用型模4的圆弧面11贴着上方的平面轻轻360°抹一圈,即可达到上平面刮平、边缘整体倒角效果,表面平滑美观,一次成型。

实施例二

如附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手柄1远离连接臂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12,延伸杆12与手柄1套接连接,可根据需要延伸手柄1长度,扩大使用范围。延伸杆12一端连接手柄1的端部,另一端安装半圆形卡口13,输电线杆为圆柱形,输电线杆设置在混凝土基座的中部,将延伸杆12与手柄1组装,卡口13与输电线杆配合,转动手柄1,卡口13以输电线杆的外侧为基准转动,此时型模4和刮板3工作时以输电线杆为基准,施工更精确,使用更方便,避免人工操作抖动影响质量的问题。其余结构、连接方式及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实施例一和实例二的技术方案在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鲁1标段)中试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