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525阅读:1472来源:国知局
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位观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



背景技术:

地下水位观测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要,尤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地下水位对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水位有决定性影响。

目前,由于工民建工程勘察工期短、预算少,地下水位观测一般利用钻探孔作为地下水位观测井,从钻探孔中测得地下水位,或进行专项水文地质钻孔,进而观测地下水位。

现有技术中,采用地质钻孔测量地下水位会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地质钻孔多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孔壁会经泥浆包裹,导致孔内钻探用水无法消散,地层中需要观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无法渗透至孔内,最终测得水位失真,而且场地地层存在填石等易“垮孔”的地层,会存在无法测得地下水位的情况。

而采取专项水文地质钻孔,对于只需要观测地下水位而言,则存在成本高效率慢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旨在解决地下水位观测失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包括探杆,所述探杆的下部设有空心段,所述探杆的空心段的侧壁形成有多个供外部水渗入所述空心段内的渗水孔,所述探杆的下端连接有实心状的灌入头,所述探杆上设置有用于自上而下锤击所述探杆以使探杆钻入预计深度的通心锤。

进一步地,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灌入头呈尖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灌入头中部的外周朝外扩张,形成扩张段,所述扩张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探杆的直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杆的外周形成供所述通心锤锤击的受力圈,所述通心锤布置在所述受力圈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探杆的上部活动穿过所述通心锤。

进一步地,所述通心锤的上部连接有用于提拉所述通心锤的提拉绳。

进一步地,所述通心锤的上部连接有多个所述提拉绳,多个所述提拉绳的上端汇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杆包括下部段以及上部段,所述上部段连接在所述下部段的上端,所述灌入头设置在所述下部段的下端,所述通心锤连接在所述上部段,所述下部段形成有所述空心段。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段呈空心状,所述空心段形成在所述下部段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部段的直径,所述上部段通过探头连接所述下部段,所述探头自上而下形成有逐渐增大的过渡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包括设有空心段的探杆以及灌入头,由于探杆的空心段的侧壁设置有可供水渗入的渗水孔,当探杆通过通心锤的锤击,自上而下深入到地下预计深度后,地下水可以通过渗水孔渗入到探杆的空心段,待地下水位稳定,即可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以及采取地下水样,这样,测得的数据较为准确而方便,且上述成井钻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段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包括探杆100和通心锤300,探杆100的下部设有空心段121,空心段121的侧壁形成有渗水孔122,外部水可以通过渗水孔122进入空心段121内,探杆100的下端连接有实心状的灌入头200,通心锤300设置在探杆100上,并可以自上而下锤击探杆100,使得探杆100钻入地下预计深度。

当探杆100通过通心锤300的锤击,灌入头200受力开始穿过地层,使得探杆100自上而下深入到地下预计深度后,地下水可以通过渗水孔122渗入到探杆100的空心段121内,待地下水位稳定,即可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以及采取地下水样,这样,测得的数据较为准确而方便,且上述成井钻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又环保。

为了灌入头200更好、更顺利地深入地层,沿自上而下的方向,灌入头200呈尖状布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灌入头20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锯齿状。

具体地,灌入头200中部的外周朝外扩张,形成扩张段210,扩张段210的直径大于探杆100的直径,当灌入头200的顶端钻入地层,经过扩张段210时,会使得孔的直径增大,即孔的直径比探杆100的直径更大,令探杆100更加容易深入地层,施工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探杆100的外周形成有受力圈500,受力圈500呈薄圆环状环绕探杆100的外周布置,通心锤300布置在受力圈500的上方,并可以自上往下锤击受力圈500,当通心锤300锤击受力圈500时,受力圈500受力,使得探杆100穿过地层,深入地下预计深度。

另外,灌入头200与探杆100一体成型,使得如上述的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的使用效果更加好,且节省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通心锤300设置为有上下开口的圆筒状,探杆100的上部自通心锤300的开口穿过,且通心锤300可以相对探杆100上下移动,当通心锤300下落时,锤击探杆100上的受力圈500,从而使得探杆100获得朝下的作用力。

作为其他实施例,通心锤300也可以布置在探杆100的外侧,锤击通心锤300的受力圈500或通心锤300的上端,从而使得探杆100受力,往地下深入。

通心锤300的上部连接有提拉绳400,提拉绳400用来提拉通心锤300,使得通心锤300可以上下移动,进而锤击受力圈500。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单个提拉绳400的受力,通心锤300的上部连接多个提拉绳400,且多个提拉绳400均衡分别,使得提拉绳400不易断裂,另外,多个提拉绳400的上端汇集连接,连接点设置在探杆100的中心线上方,使得多个提拉绳400受力均衡,致使通心锤300锤击受力圈500时,受力圈500的受力也均衡,从而让探杆100更容易深入地下。

提拉绳400可以设置为钢丝绳,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探杆100包括下部段120以及上部段110,上部段110连接在下部段120的上端,受力圈500布置在上部段110,通心锤300穿过上部段110并置于受力圈500的上方,灌入头200设置在下部段120的下端,下部段120形成有空心段121,当探杆100深入到预计深度后,地下水通过渗水孔122进入空心段121,从而可以达到地下水位观测的目的。

这样设置,不但能实现如上述地下水位观测成井钻,观测地下水位的目的,而且探杆100分为上下两段,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设置上部段110和下部段120的直径大小。

为了节省材料成本,上部段110的直径小于下部段120的直径,上部段110通过探头130连接下部段120,探头130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扩口状,探头130上端对接上部段110的下端,探头130的下端对接下部段120的上端,使得探杆100由小直径的上部段110逐渐过渡到大直径的下部段120。

具体地,上部段110的直径范围可以设置在50mm-70mm之间,下部段120的直径范围可以设置为100mm-120mm之间,优选地,上部段110的直径设置为60mm,下部段120的直径设置为110mm。

本实施例中,下部段120设置为空心状,空心段121形成在下部段120的中部位置,当地下水从渗水孔122进入空心段121时,下部段120可以蓄存地下水,可以达到采取地下水的目的。

另外,探杆100可以采用预制的无缝钢管来,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一般由普通的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轧制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