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51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农田灌溉供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现有水稻种植面积5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亿方。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5.6%,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主要生产粮食作物。通常水稻种植都是用土进行堵或放水,浪费水资源,并且费时费力。带着这个问题,查找和检索了许多有关资料发现,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8%,而水稻用水占农业用水的70%左右,因此,研究水稻节水灌溉供排水方法及其设施或装置,提高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对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节水灌溉研究主要集中在渠道防渗和灌溉制度的研究上,前者主要是从如何减少输水损失的角度加以研究,后者则是从水稻的灌溉方式上加以研究以减少灌水量。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大多是以各个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水稻种植时,通常用土或者编织袋装土进行堵或放水,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编织袋易老化 ,污染环境,特别是在水渠、晒水池及分直流水壕交叉处的水流大,堵或放水更加困难,跑、冒、漏水问题更严重。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灌溉水渠闸门,但是,大多数灌溉水渠闸门无法任意调整控制闸门的角度,这样就无法调整控制灌溉水流流量的大小,使用不方便。目前,最新的统计表明,我国耕地面积18亿亩,但耕地面积占用问题十分严峻,现有水田5亿亩耕地面积中,因道路,水渠,田埂等占地面积约8-10%,传统支渠(或称斗渠)占地面积较大约5%。降低了耕地有效使用面积。同时农民在种植期排灌水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成为制约农户扩大种植面积的瓶颈之一,另外现有水田或农田斗渠排灌方式每年因渗漏、漫灌问题,也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和流失。因此,研制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环境污染,经久耐用,节约农田和水资源,解决渗漏、漫灌,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供水支渠和排水支渠与水稻田块间的供排水管道装置, 其特征是:供排水管道装置为设计为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该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由供排水管5,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设置的调节管3,导向套4,以及供排水管5水平部分右侧设置的防堵网7和排水孔9组成,供排水管5设计为整体的L型供排水管5,其中,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如图1,2所示。

所说的供排水管5设计为分体的L型供排水管5,该供排水管5由固定长管12,固定长管12左端90度的弯头11,以及固定短管10组成,其中,在固定长管12右端设有防堵网7和排水孔9,在弯头10上依次设置固定短管10,导向套4和调节管3,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固定短管10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如图1,2所示。

所说的供排水管5,固定长管12,弯头11,固定短管10,以及调节管3,防堵网7采用金属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导向套4采用橡胶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这里的导向套4是起到配合密封连接作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采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里带内胎剪下来作为导向套4套在调节管3和供排水管5或固定短管10之间即可,如图1,2所示。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水稻农作物种植和稻田灌溉水渠控制的供排水管道装置,通常水稻种植都是用土进行堵或放水,浪费水资源,并且费时费力。本技术的特点是在供水支渠和排水支渠与每个水稻田块之间的供排水管道装置, 即在供水支渠与最近水稻田块间的供水或者在排水支渠与最近水稻田块间的排水而设置的供排水管道装置,该供排水管道装置为设计为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该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由供排水管5,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设置的调节管3,导向套4,以及供排水管5水平部分右侧设置的防堵网7和排水孔9组成,供排水管5设计为整体的L型供排水管5,其中,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同时,所说的供排水管5设计为分体的L型供排水管5,该供排水管5由固定长管12,固定长管12左端90度的弯头11,以及固定短管10组成,其中,在固定长管12右端设有防堵网7和排水孔9,在弯头10上依次设置固定短管10,导向套4和调节管3,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固定短管10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如图1,2所示。这样本技术通常是在供水支渠与田块之间通过L型供排水管,将水引入田块内,在相邻田块的田埂下方埋设U型供排水管,农田用水通过U型供排水管依次进入每个水稻田块内,末端水稻田块通过L型供排水管与排水支渠相通,需要排水时依次可将水排入排水支渠中。方便实用;供排水管5的水平部分的排水孔9是考虑到,本技术冬天时不需要拆卸或者取下来,来年继续使用,因此设置的排水孔9使供排水管5内的水自然渗到地下,防止冬天把供排水管5冻坏了,具有无环境污染,经久耐用,节约农田,解决了渗漏、漫灌,费时费力等问题。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环境污染,经久耐用,节约农田和水资源,解决渗漏、漫灌,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整体的L型供排水管5)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固定短管14,弯头15,固定长管16构成分体的L型供排水管5)示意图。

图中:1水稻田种植土(或称为水稻田水面下的种植土层),2左侧水稻田,3调节管,4导向套(或称为导向密封胶套),5供排水管(或称为固定供排水管),6供水支渠或排水支渠,7防堵网,8供水支渠或排水支渠内的水,9排水孔(或称防冻排水孔),10固定短管,11弯头,12固定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水稻田块供排水支渠节水供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供水支渠和排水支渠与水稻田块间的供排水管道装置, 其特征是:供排水管道装置为设计为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该L型供排水管道装置由供排水管5,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设置的调节管3,导向套4,以及供排水管5水平部分右侧设置的防堵网7和排水孔9组成,供排水管5设计为整体的L型供排水管5,其中,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供排水管5左侧垂直部分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如图1,2所示。

所说的供排水管5设计为分体的L型供排水管5,该供排水管5由固定长管12,固定长管12左端90度的弯头11,以及固定短管10组成,其中,在固定长管12右端设有防堵网7和排水孔9,在弯头10上依次设置固定短管10,导向套4和调节管3,这里分体的L型供排水管5主要是考虑运输、安装或拆卸方便等,导向套4设计为倒“山”字型恰好将固定短管10和调节管3间配合密封连接且使调节管3上下可移动,如图1,2所示。

所说的供排水管5,固定长管12,弯头11,固定短管10,以及调节管3,防堵网7采用金属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导向套4采用橡胶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这里的导向套4是起到配合密封连接作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采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里带内胎剪下来作为导向套4套在调节管3和供排水管5或固定短管10之间即可,如图1,2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