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185阅读:2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修井井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很多管道均辅设于地下,然后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修井坑,检修井坑的井口需要用井盖来保护,而隐形井盖通常是在市政道路铺装、小区住宅、园路铺装等景观要求比较高的检查井上设置。如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100249U公开了一种小区石板路面隐形检查井井盖,包括不锈钢边框、不锈钢隐形井盖、砂浆层和路面面砖,所述不锈钢边框的尺寸大于检查内井的尺寸,所述不锈钢边框放置在检查内井四周的混凝土地面上,不锈钢边框上放置不锈钢隐形井盖,不锈钢隐形井盖上铺设砂浆层,砂浆层上铺设路面面砖,所述路面面砖的上表面与其他路面面砖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技术解决了检查井井盖与路面石材衔接不严以及与石材拼花不协调的技术问题,使得铺筑的路面更美观。但是当人们需要进入检修井坑内检修时必须要先打开井盖,而井盖长期尘土封没,很难开启,给人们增加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同时,因为盖板式隐形井盖的井框与井盖相互分离,因此井盖经常容易丢失,在破坏路面美观的同时,也给路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目的是既能够满足隐形井盖美观的基本要求,又能够在检修时开启方便、平稳,降低开启时对井盖上的铺装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容易丢失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包括井盖与井框,所述井盖底部对应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A与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下端外侧设有上滑轮,连接件A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B下端外侧设有下滑轮,连接件B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井框内对应两侧壁上均设有Z形轨道,所述下滑轮可在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一段以及横向一段内滑动,所述上滑轮可在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二段内滑动;所述下滑轮的直径比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二段的开口直径大。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井盖与井框通过所述连接件B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上滑轮与下滑轮在所述Z形轨道内的滑动实现井盖在井框上面移动开合,在检修时便于井盖的开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容易丢失井盖,保证路面安全的优点。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井框表面设有上轨道,所述上滑轮可在上轨道上滑动。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所述上滑轮的滑动使所述井盖移动开合,便于操作,省时省力。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井盖上设有开盖孔,所述开盖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井盖上。这样设置,可以在检修时更加方便地打开或者关闭井盖,美观隐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包括井盖与井框,所述井盖底部对应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A与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下端外侧设有上滑轮,连接件A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B下端外侧设有下滑轮,连接件B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井框内对应两侧壁上均设有Z形轨道,所述下滑轮可在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一段以及横向一段内滑动,所述上滑轮可在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二段内滑动;所述下滑轮的直径比所述Z形轨道的竖向二段的开口直径大。这样可以使所述井盖通过所述连接件B与井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上滑轮与下滑轮在所述Z形轨道内的滑动实现井盖在井框上面移动开合,既能够满足隐形井盖美观的基本要求,又能够在检修时便于井盖的开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容易丢失井盖,保证路面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井盖;2、井框;3、连接件A;4、连接件B;5、上滑轮;6、下滑轮; 7、Z形轨道;71、竖向一段;72、横向一段;73、竖向二段;8、上轨道;9、开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提拉滑动隐形井盖,包括井盖1 与井框2,所述井盖1底部对应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A3与连接件B4,所述连接件A3下端外侧设有上滑轮5,连接件A3上端与所述井盖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B4下端外侧设有下滑轮6,连接件B4上端与所述井盖1固定连接;所述井框2内对应两侧壁上均设有Z形轨道7,所述下滑轮6可在所述Z形轨道7 的竖向一段71以及横向一段72内滑动,所述上滑轮5可在所述Z形轨道7的竖向二段73内滑动;所述下滑轮6的直径比所述Z形轨道7的竖向二段73的开口直径大。这样可以使所述井盖1与井框2通过所述连接件B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上滑轮5与下滑轮6在所述Z形轨道7内的滑动实现井盖1在井框2上面移动开合,在检修时便于井盖1的开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容易丢失井盖1,保证路面安全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井框2表面设有上轨道8,所述上滑轮5可在上轨道8上滑动。这样可以通过所述上滑轮5的滑动使所述井盖1移动开合,便于操作,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1上设有开盖孔9,所述开盖孔9均匀分布于所述井盖 1上。这样在检修时可以更加方便地打开或者关闭井盖1,美观隐蔽。

可选地,所述隐形井盖1为矩形,由钢板和扁钢焊接制成,所述隐形井盖1 内部填充景观铺装。所述井框2,由扁钢或角钢焊接制作而成。所述下滑轮6有 2个,所述连接件B4有2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隐形井盖1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件B4上端与隐形井盖1固定连接,下端外侧连接下滑轮6。所述下滑轮 6设置在Z形轨道7上,可在Z形轨道7的竖向一段71上下滑动以及在横向一段72左右滑动。所述上滑轮5有2个,所述连接件A3有2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隐形井盖1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件A3上端与隐形井盖1固定连接,下端外侧连接上滑轮5。所述上滑轮5设置在Z形轨道7上,可在Z形轨道7的竖向二段73上下滑动。所述Z形轨道7有2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井框2的左右两侧。所述上轨道8有2个,即井框2的两侧上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井框2的左右两侧。所述开盖孔9有4个,对称分布在所述隐形井盖1的四个角上,采用三角钢板开椭圆孔后与所述隐形井盖1固定焊接。

具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根据需安装隐形井盖1的检查井井口尺寸确定隐形井盖1的尺寸。

步骤二:整体安装隐形井盖1及井框2,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固定井框2,再在隐形井盖1的内部填充设计所要求的景观铺装。

步骤三:当需要进行检修时,采用开盖铁钩,勾住所述开盖孔9提拉隐形井盖1,这时所述隐形井盖1的下滑轮6沿Z形轨道7的竖向一段71向上提升滑动,同时,所述上滑轮5沿Z形轨道7的竖向二段73轨道向上提升滑动,接着,所述下滑轮6沿Z形轨道7的横向一段72向右横向滑动,所述上滑轮5则沿上轨道8以及铺装地面向右横向滑动,进而开启井盖1。因为所述下滑轮6的直径比所述Z形轨道7的竖向二段73的开口直径大,因此当所述下滑轮6沿Z 形轨道7的横向一段72向右滑动到最末端时,也不会从竖向二段73的开口中脱出,保持所述井盖1与井框2一直都是一个整体。

步骤四:当检修完成后,采用开盖铁钩勾住所述开盖孔9向左拉动隐形井盖1,反方向沿Z形轨道7、上轨道8关闭隐形井盖1。

本实用新型所述井盖1通过所述连接件B4与井框2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通过上滑轮3与下滑轮4在所述Z形轨道7内的滑动实现井盖1的移动开合,既能够满足隐形井盖美观的基本要求,又能够在检修时便于井盖的开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不容易丢失井盖,保证路面安全的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