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灌溉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179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灌溉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灌溉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



背景技术:

现有取水口进口井筒事故闸门为矩形平板钢闸门,后接输水钢管又为圆形断面,中间需要方变圆渐变段衔接过渡,方变圆结构设计、配筋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另外矩形平板闸门动水启闭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灌溉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以克服现有取水口进口井筒矩形平板事故闸门后方变圆结构设计配筋复杂、施工难度大及动水启闭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一种用于灌溉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是在灌溉取水口设置圆形事故闸门和圆形工作闸门,所述圆形事故闸门和圆形工作闸门前后取水口均为圆形断面;所述圆形事故闸门和圆形工作闸门通过转动传动装置控制启闭,所述转动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圆形事故闸门和圆形工作闸门面板中部的转轴,该转轴与液压管连接;沿所述圆形事故闸门和圆形工作闸门与取水口接触部位设置止水。

其中,取水口上方设有启闭机室,启闭机室中设有楼梯通向其顶部。

进一步的,取水口的取水钢管为圆形,并通过锥形的引水隧洞渐变段与圆形引水隧洞连接。

与现有灌溉取水口井筒事故闸门相比:本实用新型闸门具有后渐变段结构简单,结构设计配筋难度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动水启闭难度减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水口圆形事故闸门横剖面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圆形事故闸门,2-圆形工作闸门,3-楼梯,4-启闭机室,5-液压管,6-圆形引水隧洞,7-引水隧洞渐变段,8-止水,9-转动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灌溉取水口设置于启闭机室4下方,启闭机室4通过其内部的楼梯连接至顶部。取水口为圆形断面,在取水口的上游面设有圆形事故闸门1,下游面设有圆形工作闸门2,两个圆形闸门将取水口封堵住。圆形工作闸门2的下游方向通过锥形结构的引水隧洞渐变段7与圆形引水隧洞6连接。

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前后取水口均为圆形断面;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通过转动传动装置9控制启闭,从图2可以看出,转动传动装置9包括设置于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面板中部的转轴,该转轴与液压管5连接,液压管5的另一端位于启闭机室4中;另外,还需要沿所述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与取水口接触部位设置止水8。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由于灌溉取水口的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为圆形,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面板中部设置转轴构成转动传动装置9,转轴通过液压管5与启闭机室4中液压系统相连,通过液压系统可转动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闸门转至水平时为开启状态,闸门转至垂直水流方向为关闭状态。圆形事故闸门1和圆形工作闸门2前后取水口均为圆形断面,取水钢管为圆形,中间采用锥形过渡,形状规则。结构设计配筋简便化,施工难度降低。另外闸门开启时可借助水的推力减小阻力,动水启闭难度减小。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