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575发布日期:2018-06-12 22:3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位于河岸边沿位置的工作,其基础位置地下水位高,而一般设计图纸地下室基础均为筏板基础,后浇带位置直接与地下水流联通。如何保证后浇带的施工一直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有保证的后浇带降排水结构。

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底部的排水管及竖直间隔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内的排水井,所述排水管管身周围设有第一通孔,排水管管身外包裹设置一层铁丝网;所述排水井上设有第二通孔,排水井上部设有匹配的排水井盖,排水井上部设为圆柱结构,下部设为圆台结构,排水井的圆台部位于后浇带钢筋网底部下方4-6cm,排水管位于排水井的圆台部下方。

所述的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井上部的圆柱结构上部设有内螺纹,排水井盖上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排水井盖与圆柱结构上部螺纹连接。

所述的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排水井之间的间距为30-60cm。

所述的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直径为0.8-1.2cm。

上述的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底部的排水管及竖直间隔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内的排水井,所述排水管管身周围设有第一通孔,排水管管身外包裹设置一层铁丝网;所述排水井上设有第二通孔,排水井上部设有匹配的排水井盖,排水井上部设为圆柱结构,下部设为圆台结构,排水井的圆台部位于后浇带钢筋网底部下方4-6cm,排水管位于排水井的圆台部下方。本实用新型在后浇带浇筑前,在后浇带钢筋网上的相对位置设置排水管及排水井,用于后浇带施工时及时排水用,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且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及排水井均采用施工现场废弃材料,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有保证,且成本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浇带钢筋网,2-排水井,201-第二通孔,3-排水管,301-第一通孔,4-铁丝网,5-排水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浇带降排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1底部的排水管3及竖直间隔设置在后浇带钢筋网1内的排水井2,所述排水管3管身周围设有第一通孔301,排水管3管身外包裹设置一层铁丝网4;所述排水井2上设有第二通孔201,排水井2上部设有匹配的排水井盖5,排水井2上部设为圆柱结构,下部设为圆台结构,排水井2的圆台部位于后浇带钢筋网1底部下方4-6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5cm,排水管3位于排水井2的圆台部下方。

如图所示,为了便于排水井盖5的安排,本实用新型在排水井2上部的圆柱结构上部设有内螺纹,排水井盖5上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排水井盖5与圆柱结构上部螺纹连接。

相邻两个排水井2之间的间距为30-60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为50cm,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201直径为0.8-1.2cm,优选为1cm。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井2采用直径50mm的PVC套管,直径75mm带内螺纹的镀锌消防水管,排水井2安装前,先采用同样直径的消防水管打至排水井2的深度少一点,然后取出消防水管,再将排水井2打入,利用排水井2下部圆台结构底部的锋利处钻入至螺帽低于后浇带钢筋网1的砼完成面一下5cm,浇筑时从排水井2排出多余的水,然后盖好排水井盖5,浇筑后浇带最后的砼。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3采用利用工地原有的直径50mm的pvc管废料,用小型电钻在排水管3管身周围打满第一通孔301,并在排水管3外用铁丝网进行包裹制作,然后安装于后浇带钢筋网1以下,使得多余的水流通过第一通孔301往排水管3中直接排出到室外,本实用新型用铁丝网包裹,确保PCV排水管安装后不变形,积水能通过排水管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