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79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绿化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进行土地整理开挖山体,不可避免出现大量高陡岩石边坡,带来水土流失、边坡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工程护坡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

专利公告号为CN20539944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抗滑系统,包括若干个抗滑棒,所述抗滑棒紧贴坡面水平铺挂并相互连接,所述抗滑棒通过U型钉固定在坡面上,所述抗滑棒外侧铺设有网片,所述网片外侧喷射一层植被混凝土基材,所述植被混凝土基材用于植物生长,可以提升植被混凝土基材稳定性和附着力,增大抗滑阻力,达到稳定边坡、保持水土的生态防护目的。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暴雨天气,由于高陡石质边坡地形的限制,雨水从坡顶流下时流速较快,在雨水的急速冲刷下,容易造成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通过截水沟和缓冲槽的作用,减缓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速度,从而达到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在雨水的急速冲刷下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坡面且装有营养物质的抗滑棒和铺设在抗滑棒外侧的网片,所述网片上铺设有植物纤维毯,坡顶上设置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中设置有延伸到坡底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与截水沟下部连通,坡面上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上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延伸到坡底的第二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体顶面的水流被截水沟挡住流入到截水沟中后,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入到坡底,减少流入坡面的雨量,从而减小暴雨时雨水对坡体和混凝土基材的冲刷,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坡体顶面的雨水流入到缓冲槽中后,雨水过大时,截水沟中的水来不及排出,雨水溢出截水沟后,流入到缓冲槽中,缓冲槽中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入到坡底,缓冲槽可以减缓雨水向下的流速和雨量,从而减弱坡体下侧受到的雨水的冲刷,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的同时,减小水土流失。

优选的,坡底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通的蓄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水沟和缓冲槽中的水排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存储,蓄水池中的雨水可用于灌溉植物,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与截水沟连通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配设有水泵,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配设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关闭阀门后,可通过水泵和供水管向截水沟中供水,水漫过截水沟后流入坡面对植物进行浇灌,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下雨时,抗滑棒和混凝土基材中部分营养物质被雨水带走,带有营养物质的水分存储在蓄水池中,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可为植物补充营养。

优选的,所述截水沟上部固定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砂石和土壤堵塞截水沟,清理不方便。

优选的,坡顶上设置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坡体的较大的碎石滚落砸伤行人,同时避免碎石滚落时对植物造成损伤。

优选的,坡面上交错设置有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通过导流槽可将坡面的雨水迅速排出,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留下,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毯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网片上设置有将其与坡体固定的锚杆,所述锚杆穿过固定板插入坡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锚钉将网片和植物纤维毯与坡体固定,防止网片和植物纤维毯下滑。

优选的,所述锚钉插入边坡本体的长度为40~55cm,裸露在外部的所述锚钉表面涂覆有防锈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锚钉锈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截水沟和缓冲槽的作用,减缓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速度,达到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在雨水的急速冲刷下滑落;

2、通过蓄水池和供水机构可利用雨水对植物进行浇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供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抗滑棒;2、网片;3、植物纤维毯;4、固定板;5、锚钉;6、截水沟;7、缓冲槽;8、蓄水池;10、滤网;11、护栏;12、第一排水管;13、第二排水管;14、阀门;15、供水管;16、水泵;17、导流槽;18、坡体;19、阶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急陡岩质边坡的绿化防护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在坡面的装有营养物质的抗滑棒1和铺设在抗滑棒1外侧的网片2,网片2外侧上喷射一层植被混凝土基材(图中未示出),网片2上铺设有植物纤维毯3,植物纤维毯3上设置有固定板4,网片2结点处设置有将其与坡体18固定的锚钉5,锚钉5穿过固定板4插入坡体18中的深度为55cm并与坡体18固定连接,裸露在外部的锚钉5表面涂覆有防锈漆,防止锚钉5锈蚀;通过抗滑棒1防止网片2下滑,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植物纤维毯3可存储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时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刷;通过锚钉5将网片2和植物纤维毯3与坡体18固定,防止网片2和植物纤维毯3下滑。

坡顶上设置有截水沟6,坡面上设置有阶梯面19,阶梯面19上设置有缓冲槽7,坡底处设置有蓄水池8,截水沟6和缓冲槽7中设置有与蓄水池8连通的排水机构;坡体18顶面的水流被截水沟6挡住流入到截水沟6中后,通过排水机构排入到蓄水池8中,减少流入坡面的雨量,从而减小暴雨时雨水对坡体18和混凝土基材的冲刷,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坡体18上侧的雨水流入到缓冲槽7中后,雨水过大时,截水沟6中的水来不及排出,雨水溢出截水沟6后,流入到缓冲槽7中,缓冲槽7中的雨水通过排水机构排入到蓄水池8中,缓冲槽7可以减缓雨水向下的流速和雨量,从而减弱坡体18下侧受到的雨水的冲刷,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的同时,减小水土流失。

截水沟6上部固定设置有滤网10;防止砂石和土壤堵塞截水沟6,清理不方便。

坡顶上设置有护栏11;防止坡体18的较大的碎石滚落砸伤行人,同时避免碎石滚落时对植物造成损伤。

如图3所示,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截水沟6中且延伸到蓄水池8的第一排水管12,第一排水管12一端与截水沟6下部连通,排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缓冲槽7上且与其下部连通的第二排水管13,第二排水管13下端与蓄水池8连通,第一排水管12和第二排水管13上均设置有阀门14;下雨时,打开阀门14,截水沟6中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12排入到蓄水池8中,缓冲槽7中水通过第二排水管13排入到蓄水池8中。

如图4所示,截水沟6配设有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包括将蓄水池8与截水沟6连通的供水管15,供水管15配设有水泵16;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关闭阀门14后,可通过水泵16和供水管15向截水沟6中供水,水漫过截水沟6后流入坡面对植物进行浇灌,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下雨时,抗滑棒1和混凝土基材中部分营养物质被雨水带走,带有营养物质的水分存储在蓄水池8中,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可为植物补充营养。

坡面上交错设置有导流槽17;下雨时,通过导流槽17可将坡面的雨水迅速排出,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17留下,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具体工作过程:下暴雨时,坡顶的雨水流入截水沟6,打开阀门14,雨水通过第一排水管12和第二排水管13排入到蓄水池8中进行存储,减小通过坡面流入坡底的雨水量和雨水冲刷速度,从而减弱坡体18下侧受到的雨水的冲刷,防止刚喷上的植生基材滑落导致绿化失效,雨停后,关闭阀门14即可,雨水存储在截水沟6、缓冲槽7以及蓄水池8中。

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可通过水泵16和供水管15向截水沟6中供水,水漫过截水沟6后流入坡面对植物进行浇灌,方便快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