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338发布日期:2018-06-26 22:0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绿色发展”和“绿色交通”的大环境下,海绵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水路面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密级配路面相比较,透水路面可使路表水直接渗入横向排出或直接流入地下,从而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但是对于透水路面是否对雨水具有虑化作用,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透水路面由于具有较大的孔隙,路表水可直接通过路面结构层进入地下,而在路表水通过路面结构的过程中,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必定也会随之减少,然而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面积较小,因此不能全面的反映透水路面对雨水的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透水路面结构层内雨水的收集,并且收集的面积较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雨管、储水桶及若干集雨漏斗,其中,集雨管的两端密封,各集雨漏斗位于集雨管的上方,且各集雨漏斗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各集雨漏斗的底部与集雨管顶部相连通,集雨管底部的出口与储水桶的入水口相连通,储水桶的压力口处设置有手动压力阀,储水桶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集雨漏斗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过滤层。

集雨管倾斜分布,且集雨管的倾斜角度为5°。

集雨管底部的出口位于集雨管底部的最低位置处。

集雨管的底部出口经二分螺纹管及橡胶软管与储水桶的入水口相连通。

相邻集雨漏斗上端的侧壁相接触。

橡胶软管上设置有联结阀门。

储水桶的顶部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

集雨漏斗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水管与集雨管的顶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将集雨管及集雨漏斗埋设于透水路面结构内,通过集雨漏斗收集透水路面结构内部的雨水,然后将收集到的雨水流入到集雨管中,集雨管中的雨水进入到储水桶中,从而实现对透水路面结构层内雨水的收集,以便检测透水路面对雨水的净化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时,通过集雨漏斗进行雨水的收集,雨水收集的面积较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雨管4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水桶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二分螺纹管、2为连接水管、3为集雨漏斗、4为集雨管、5为联结阀门、6为储水桶、7为手动压力阀、8为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埋于透水路面结构层内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雨管4、储水桶6及若干集雨漏斗3,其中,集雨管4的两端密封,各集雨漏斗3位于集雨管4的上方,且各集雨漏斗3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各集雨漏斗3的底部与集雨管4顶部相连通,集雨管4底部的出口与储水桶6的入水口相连通,储水桶6的压力口处设置有手动压力阀7,储水桶6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集雨漏斗3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过滤层。

集雨管4倾斜分布,且集雨管4的倾斜角度为5°;集雨管4底部的出口位于集雨管4底部的最低位置处;集雨管4的底部出口经二分螺纹管1及橡胶软管与储水桶6的入水口相连通;相邻集雨漏斗3上端的侧壁相接触;橡胶软管上设置有联结阀门5;储水桶6的顶部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8;集雨漏斗3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水管2与集雨管4的顶部相连通。

集雨管4为内径为40mm、长度为5000mm的不锈钢水管,既能保证水管的刚度又能保证所收集的雨水不受其他杂质的影响。

集雨漏斗3顶部的长和宽均为400mm,增大集雨的面积。

集雨漏斗3的顶部开口处覆盖有过滤层,防止沙及土进入集雨管4内,集雨管4的出口位于集雨管4底部的最底位置处,且集雨管4保持5°的倾斜,以保证雨水的抽取。

本实用新型在抽取雨水时,关闭出水阀8,通过外界抽真空机使储水桶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按动手动压力阀7,将集雨管4内的雨水抽取到储水桶6中,抽取完集雨管4内的雨水后,打开出水阀8,将储水桶6内的雨水导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