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2041发布日期:2018-06-27 03:1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周围的透水装置尤为关键,在现有的一些透水装置中,导水槽出于便于施工的目的,导水槽直接与明槽对接,而明槽中的一些树叶等杂质会随着雨水进入到导水槽中,而这些树叶容易造成导水槽与导流管之间的堵塞,从而造成整个透水装置透水效果较差的情况,其主要的原因是存积在导水槽与导流管内的树叶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堵塞区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办法是借助相应的设备破坏堵塞区域的稳定状态,但是此种办法严重的依靠人工来进行,在现实中应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导水槽1,该导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其相通的排水盒2,所述的排水盒2与导水槽1之间设置有格栅3,所述排水盒2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通的导流管6,该导流管6的下端直接与市政管道对接;

所述排水盒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质量较轻能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漂浮板5,所述漂浮板5的底部固定有一根轴杆7,该轴杆7的端部穿过导流管6与驱动板8相连,所述驱动板8整体置于市政管道内,所述的轴杆7上设置有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轴套9,该定位轴套9固定安装在导流管6的内壁上,所述的轴杆7上等距排列有数个防堵板10。

所述排水盒2的底部附近设置有一圈定位边4;在没有排水盒2内没有水时,所述的漂浮板5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置于定位边4上。

所述漂浮板5上顶面处靠近格栅3的一端设置有疏通座11,该疏通座11上开设有供疏通杆间隙穿过的疏通孔。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流水对驱动板的冲击力作为疏通的动力,使排水盒与导流管之间并不会存在一个稳定的堵塞区域,提高了整体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导水槽1,该导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其相通的排水盒2,所述的排水盒2与导水槽1之间设置有格栅3,所述排水盒2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通的导流管6,该导流管6的下端直接与市政管道对接;

所述排水盒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质量较轻能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漂浮板5,所述漂浮板5的底部固定有一根轴杆7,该轴杆7的端部穿过导流管6与驱动板8相连,所述驱动板8整体置于市政管道内,所述的轴杆7上设置有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轴套9,该定位轴套9固定安装在导流管6的内壁上,所述的轴杆7上等距排列有数个防堵板10。

所述排水盒2的底部附近设置有一圈定位边4;在没有排水盒2内没有水时,所述的漂浮板5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置于定位边4上。

所述漂浮板5上顶面处靠近格栅3的一端设置有疏通座11,该疏通座11上开设有供疏通杆间隙穿过的疏通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做进一步的阐述:

当雨水夹杂着树叶进入到导水槽1内后会首先通过格栅3会对树叶进行过滤,即使会有部分的树叶等杂质会随着水流进入到排水盒2与导流管6之间,在大量水流的冲击下驱动板8通过轴杆7带动防堵板10作上下的抖动动作,也就是说导流管6内并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堵塞区域,进入到导流管6内的树叶会随着防堵板10的抖动和水流进入到市政管道内;

检修时,检修人员可手持疏通杆穿过格栅3插入到疏通座11上的疏通孔内,带动漂浮板5进行上下抖动,从而也能够将堵塞在导流管6内的树叶排出导流管6,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导水槽1内存积的树叶不会造成导水槽1与导流管6之间的堵塞,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流水对驱动板的冲击力作为疏通的动力,使排水盒与导流管之间并不会存在一个稳定的堵塞区域,提高了整体的排水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