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699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因勘察、设计、施工或其他意外等因素,基坑工程在开挖至坑底时,有存在突涌情况可能,基坑的安全性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时,往往通过进行快速成井降水,以降低坑底的水头,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将水泵放置井底进行抽水,在抽水中,为了避免井中的杂质和垃圾堵塞水泵,需要进行简单的过滤作业。通常,我们采用现场填充制作出常规降水井滤料,质量难以保证,且不易回收利用,环境友好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成井降水作业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结构,在一网兜中放置有若干节上下堆叠的过滤芯;各所述过滤芯包括有内管,在所述内管外径上自内向外依次套置有内滤网、滤料和外管,每节所述过滤芯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封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贯穿有若干通孔。本方案快速、灵活方便。采用预制滤芯,可直接放入降水井中,无需填充滤料等复杂工序,节省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或所述外管为钢管和/或塑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滤网和/或所述外滤网为钢丝滤网和/或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每节所述过滤芯尺寸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封板为环形,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内径相同,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外径相同。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芯结构的使用方法,可为今后基坑降水及类似的降水井施工提供一种简洁、经济、有效、环保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结构中单节过滤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滤芯结构A-A断面图;

图3为将若干节过滤芯结构拼接放入外滤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降水井过滤结构,如图1-3所示,在一网兜8中放置有若干节上下堆叠的过滤芯;各过滤芯包括有内管2,在内管2外径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滤网4、滤料1和外管3、外滤网5,每节过滤芯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封板;内管2和外管3的侧壁上贯穿有若干通孔。可选的,滤料1为中粗砂。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内管2和/或外管3为钢管和/或塑料管;内滤网4和/或外滤网5为钢丝滤网和/或土工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每节过滤芯尺寸均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封板6和下封板7为环形,内径与内管2的内径相同,外径与外管3的外径相同。

实施例一

提供若干节图1-2所示的预制滤芯,该结构有同轴内、外双重套管。在本实施例中,外管3为直径650mm、厚度5mm的钢管,内管2直径为273mm、厚度5mm钢管,均带有花管开孔,外管3开孔较大,以增大过水面积。内管2外设置一层钢丝内滤网4,外管3外设置一层钢丝滤网或土工布的外滤网5。外管3和内管2间根据降水设计要求填充滤料1。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过滤芯结构;(2)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全站仪GPS进行井孔定位;(3)定位后,采用钻孔或打入钢管等方法成井;(4)将过滤芯结构一节一节放入口径略大于外管的外滤网结构中,利用吊机将其整体放入降水井中;(5)放入水泵进行抽水;(6)降水结束后,提起过滤芯结构,清洗滤芯以循环利用;(7)降水井回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快速、灵活方便。采用预制滤芯,可直接放入降水井中,无需填充滤料等复杂工序,节省时间。

2)质量可控、可靠。采用预制滤芯结构,避免了现场填充滤料等施工过程,滤芯的质量可以控制、提前检验,可靠性高。

3)可回收利用,节省材料。本结构可以在降水完成后被直接提起,经过清洗后可以循环利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