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钢围堰同步下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694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控制钢围堰同步下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深水群桩基础在我国已建特大型跨江跨海桥梁基础中被广泛采用。深水桩基的施工往往采用钢围堰方案,利用封底混凝土达到围堰与钢管桩间止水目的,实现腔内干施工作业环境,保证承台施工质量。钢围堰同步下放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不仅关系到桩基或承台施工的成败,同时也影响到承台的施工精度。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桥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跨水域桥梁的修建日渐增多。在深水域、高流速的条件下,进行桥梁下部承台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围堰结构形式多采用双壁钢围堰。对于水流较大或有涌潮或水深较浅的水域,用大型工程船舶固定,并进行钢围堰施工难度很大,采用锚墩定位或定位船定位方案也难以实现。因此双壁钢围堰如何精准下放往往成为施工单位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如果不能精准下放,会严重影响后续承台施工质量,也将会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控制钢围堰同步下放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高,省时省力,能保证后续承台施工的质量,安全高效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钢护筒和双壁钢围堰所组成,每个钢护筒的外端与对应的双壁钢围堰的直线内壁上设有定位导向装置。所述的定位导向装置由工字型钢轨和钢轨轮所构成。工字型钢轨纵向位于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中部。各工字型钢轨的底端通过呈间隔距离设置的各连接座与各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中部固定为一体。与工字型钢轨垂线对应的双壁钢围堰的纵向内壁上呈间隔距离设有数个轨轮支架,轨轮支架的后端与双壁钢围堰的内壁固定为一体,钢轨轮通过轮轴轴设在轨轮支架的前端。纵向设置在同一垂线上的各钢轨轮滑配在对应面的同一工字型钢轨上。

所述的工字型钢轨的轴线与钢护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的工字型钢轨至少延伸至钢护筒的上、下端。

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高,省时省力,能保证后续承台施工的质量,安全高效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定位导向装置采用型钢制作,简单易行。

(2)操作简单:无需引进复杂的施工工艺,只是通过简单的定位导向装置即可完成钢围堰的精准下放,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约成本:材料为场内常规材料,投资少。

(4)安全可靠易普及:只需对工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安全技术交底,即可完成此装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控制钢围堰同步下放的装置由钢护筒2和双壁钢围堰3所组成。每个钢护筒的外端与对应的双壁钢围堰的直线内壁上设有定位导向装置1。所述的定位导向装置由工字型钢轨7和钢轨轮6所构成。

工字型钢轨纵向位于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中部。各工字型钢轨的底端通过呈间隔距离设置的各连接座8与各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中部固定为一体。与工字型钢轨垂线对应的双壁钢围堰的纵向内壁上呈间隔距离设有数个轨轮支架5,轨轮支架的后端与对应部的双壁钢围堰的内壁固定为一体,钢轨轮通过轮轴4轴设在轨轮支架的前端。纵向设置在同一垂线上的各钢轨轮滑配在对应面的同一工字型钢轨上。

所述的工字型钢轨的轴线与钢护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的工字型钢轨至少延伸至钢护筒的上、下端。

施工时,先在计划建造的承台12周边地域上呈间隔距离围设钢护筒,以作为双壁钢围堰的导向和支撑。在设置钢护筒时,同时在各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中部设工字型钢轨。工字型钢轨至少延伸至钢护筒的上、下端;以导向、撑固双壁钢围堰。而后逐级分段制作双壁钢围堰,并在双壁钢围堰的内壁上对应各钢护筒的外端纵向上的工字型钢轨固定各对应的轨轮支架及钢轨轮。而后通过位于双壁钢围堰外侧的数个拼装平台钢管桩11及其上的吊装机10和吊装钢丝绳9将各分段分级双壁钢围堰吊接并焊成一体,且分级下放至江底,此时双壁钢围堰内壁上的纵向钢轨轮均对应位于对应面钢护筒上的工字型钢轨上,并沿工字型钢轨逐级下移,实现导向、撑固双壁钢围堰作用至双壁钢围堰的底边达到江底(或海底一定深度,此时双壁钢围堰的上端边高于江面或海面形成)与钢管桩间止水目的,抽干围堰内的水,即实现腔内干施工作业环境,保证承台施工质量。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高,省时省力,能保证后续承台施工的质量,安全高效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