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566发布日期:2018-09-28 2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下套筒(1)、支座本体(2)、锚固螺栓(3)、连接螺栓(4)、上套筒(5)、定位弹簧(6)、上锚杆(7)、坠地预埋钢板(8)、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地基支架(11)、下锚杆(12),所述支座本体(2)内部固定设有多层排列的硬实矩形,且外壁上下两端截面固定焊接在支座上钢板(9)底部与支座下钢板(10)顶部切面中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套筒(1)与上套筒(5)整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贯穿嵌合在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外壁,且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无缝隙贴合呈垂直排列,且下套筒(1)与上套筒(5)顶部圆形直径,比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多增加0.5cm,所述锚固螺栓(3)螺纹旋转贯穿在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内壁切面边沿中央,嵌入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内部中央,所述连接螺栓(4)呈等距环形排列嵌入在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内部切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通过连接螺栓(4)与支座本体(2)相互连接,所述定位弹簧(6)固定嵌合连接在支座本体(2)上下两端切面,并与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相连接,所述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同为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贯穿焊接在坠地预埋钢板(8)与地基支架(11)外壁,所述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分别焊接在坠地预埋钢板(8)与地基支架(11)内壁,且坠地预埋钢板(8)、地基支架(11)外壁边沿比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多增加1.5cm;

所述定位弹簧(6)由钢帽(601)、保持架(602)、弹簧卡圈(603)、定位杆(604)、挡块(605)、接脚(606)组成,所述钢帽(601)整体为上宽下窄的圆柱体结构,顶部截面中央内部截壁过渡连接在保持架(602)、底部截面,所述弹簧卡圈(603)内部中央贯穿贴合在定位杆(604)底端偏中下端距离,并与保持架(602)相互平行,所述定位杆(604)底端贯穿弹簧卡圈(603)、保持架(602)内部中央,嵌入钢帽(601)内部中央紧固连接,所述接脚(606)过渡凹陷嵌合在定位杆(604)顶端,并通过定位杆(604)与保持架(602)、钢帽(601)相连接,且接脚(606)外壁截面两侧固定设有矩形挡块(6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1)与上套筒(5)固定凹陷嵌合在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2)上下端嵌合在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内壁,并与锚固螺栓(3)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4)呈等距水平排列设在支座本体(2)上下端两侧截面,与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脚(606)贯穿嵌入支座本体(2)上下端截面内部,通过挡块(605)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地预埋钢板(8)与地基支架(11)内壁截面中央无缝隙焊接在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内壁切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