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83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动防护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



背景技术:

被动防护网由钢丝绳网或环形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一层铁丝格栅),固定系统(锚杆、拦锚绳、基座和支撑绳)、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主要用于阻止崩塌岩土的下坠,起到边坡防护作用,现有的固定系统通常直接将锚杆插入基座或岩土中,利用拉锚绳直接连接锚杆与钢柱,此方式使得整个固定系统为刚性,不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动能,使得固定系统容易由于抗冲击能力不足而损毁。且现有被动防护网不能直接查看其受力状态,不便于巡检具备非常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解决了现有固定系统为刚性接触,容易由于抗冲击能力不足而损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其包括下底板和与下底板正对的上底板,设置在下底板和上底板上的读数部件,以及连接在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的弹性部件;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上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内均穿设有一端连接至下底板的连接件,所有连接件的另一端集中设置在上底板的上方;第三通孔内穿设有一端连接至上底板中心的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基础固定件。

进一步地,下底板和上底板均设置为圆形;第二通孔设置为三个,每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第二通孔至上底板中心点的距离相等;连接件包括分别穿设在第二通孔中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进一步地,上底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件相连接的限位部件;下底板上设置有三个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每个第四通孔的下端均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连接的限位部件。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为钢丝绳;限位部件包括螺帽和与螺帽相匹配的螺纹柱,螺纹柱的上端设置有方块头,螺纹柱和方块头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读数部件包括设置在下底板上的指针和设置在上底板上的壳体,壳体由透明材质制成,壳体上设置有与指针相匹配的刻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集中设置在上底板中心点的正上方且连接拉锚绳。

进一步地,基础固定件为锚杆,锚杆包括锚杆体,锚杆体的前端设置有钻头,锚杆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锚杆体的内部设置有轴向分布的注浆通道;钻头的后端设置有与注浆通道相连通的出浆口;锚杆体和钻头的外侧面设有排气槽;锚杆体的尾部设置有绳卡。

进一步地,锚杆体上设置有螺母,螺母的前端设置有垫板,垫板的前端设置有止浆塞。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黄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上底板与基础固定件连接,下底板与拉锚绳连接,当被动防护网受到冲击时,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距减小,弹性部件开始吸能,缓冲基础固定件受到的冲击,有效提高基础固定件在岩土中的稳固性。

2、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等距设置使得其拉动下底板时力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升本发明的系统稳定性。

3、限位部件的螺帽用于与下底板或上底板接触,有效增加接触面积,钢丝绳可以穿过螺纹柱并通过打结的方式保证钢丝绳不能回拉,通过调节螺纹柱在螺帽中的高度,使得其可以消除钢丝绳打结时结点与螺纹柱之间的间隙,方块头便于螺纹柱的转动,同时也可以防止螺纹柱穿出螺帽,进而保证限位部件的限位效果。

4、本发明采用的锚杆可以通过螺纹与岩体紧密咬合,垫板与螺母用于增加锚杆轴向拉力,采用高渗透性的浆料来进行注浆,减小增大锚杆对岩体结构的加固强度;出浆口设于该钻头的后端外侧面,可以使浆液到达岩孔底部并从底部向外运动,充分排出岩孔内原有空气,使浆液充满整个岩孔;随着浆液的上涨,排气槽能够将岩孔内的空气逐步排出,防止气泡残留于岩孔内,提高锚杆与岩土结合的牢固性。

5、本发明设置的读数部件可以通过指针与壳体上的刻度反应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距变化情况,当巡检人员进行巡检时,可以通过刻度的变化情况准确了解本部件的受力情况,通过对比事先设置的阈值对被动防护网进行修复处理,防止被动防护网受力过大出现险情,有助于巡检人员排除险情。壳体由透明材质制成使得巡检人员在巡检时可以直接看到柔性基础部件的内部情况,且壳体和黄油的设置使得整个柔性基础部件的内部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有效保护整个柔性基础部件的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限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础固定件的正视图;

图4为基础固定件的右视图。

其中:1、下底板;2、上底板;3、弹性部件;4、基础固定件;5、拉锚绳;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限位部件;9、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第三连接件;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第四连接件;15、钻头;16、出浆口;17、排气槽;18、锚杆体;19、注浆通道;20、螺纹;21、联接套;22、止浆塞;23、垫板;24、螺母;25、绳卡;26、螺帽;27、螺纹柱;28、方块头;29、第五通孔;30、指针;3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适用于被动防护网且便于巡检的柔性基础部件包括下底板1和与下底板1正对的上底板2,设置在下底板1和上底板2上的读数部件,以及连接在下底板1和上底板2之间的弹性部件3;下底板1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12,上底板2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通孔7,每个第二通孔7内均穿设有一端连接至下底板1的连接件,所有连接件的另一端集中设置在上底板2的上方;第三通孔12内穿设有一端连接至上底板2中心的第三连接件11;第三连接件11的另一端连接有基础固定件4。

下底板1和上底板2均设置为圆形;第二通孔7设置为三个,每个第二通孔7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第二通孔7至上底板2中心点的距离相等;连接件包括分别穿设在第二通孔7中的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4。

上底板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件11相连接的限位部件8;下底板1上设置有三个与第二通孔7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13;每个第四通孔13的下端均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4相连接的限位部件8。

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第三连接件11和第四连接件14均为钢丝绳;如图2所示,限位部件8包括螺帽26和与螺帽26相匹配的螺纹柱27,螺纹柱27的上端设置有方块头28,螺纹柱27和方块头28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第五通孔29。

读数部件包括设置在下底板1上的指针30和设置在上底板2上的壳体31,壳体31由透明材质制成,壳体31上设置有与指针30相匹配的刻度。

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4的另一端集中设置在上底板2中心点的正上方且连接拉锚绳5。

基础固定件4为锚杆,如图3和图4所示,锚杆包括锚杆体18,锚杆体18的前端设置有钻头15,锚杆体18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20,锚杆体18的内部设置有轴向分布的注浆通道19;钻头15的后端设置有与注浆通道19相连通的出浆口16;锚杆体18和钻头15的外侧面设有排气槽17;锚杆体18的尾部设置有绳卡25。

锚杆体18上设置有螺母24,螺母24的前端设置有垫板23,垫板23的前端设置有止浆塞2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31和上底板2一体成型,且上底板2的尺寸比下底板1大,壳体31上的刻度设置为圆周状,使得壳体31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和指针30相匹配;第一通孔6和每个第二通孔7内均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黄油。弹性部件3可以采用弹簧;锚杆的钻头15和绳卡25与锚杆体18采用螺纹20连接,若单个锚杆的长度不足以满足施工要求,则可以通过联接套21将两个锚杆相连接前端的锚杆拆下绳卡25,后端的锚杆拆下钻头15即可匹配连接,钻头15和绳卡25拆下后两根锚杆的注浆通道19也能相互匹配,联接套21及其相关的连接技术均为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不在此一一赘述。

本发明在安装使用时,根据被动防护网的受力阈值和基础固定件4的受力阈值结合弹性部件3的弹性模量计算柔性基础部件的受力压缩长度阈值a(两个受力阈值取最小那个并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对应的受力压缩长度阈值),指针30所指的初始刻度值为b,若被动防护网在受力后指针30所在的刻度范围为b-a至b+a之间,则表示被动防护网和基础固定件4处于安全状态,且越靠近刻度b-a或b+a表示越来越偏离安全状态;若被动防护网在受力后指针30所在刻度范围不在b-a至b+a之间,则表示被动防护网或本柔性基础部件工作异常或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及时维护。

综上,本发明在上底板2和下底板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3,上底板2与基础固定件4连接,下底板1与被动防护网相连接,当被动防护网受到冲击时,上底板2与下底板1之间的间距减小,弹性部件3开始吸能,缓冲被动防护网对基础固定件4的冲击,有效提高基础固定件4在岩土中的稳固性,进而提高被动防护网的稳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