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预应力锚索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822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预应力锚索锚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的预应力锚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力分散型可拆卸预应力锚索锚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可回收锚索主要有机械式可回收锚索、热熔式可回收锚索、力学式可回收锚索等类型,虽然可回收锚索种类和施工工艺较多,但实际回收率并未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机械式可回收锚索由于锚头装置的特殊性,导致在使用中材料浪费(如n+1型)、线材在降服荷重下被损坏影响锚索受力和再利用时性能;热熔型可回收锚索内锚头安装精度要求非常严格,回收用热熔系统易受损,影响回收率,施工操作要求非常高。

现有技术的可回收锚索锚固力不足、线材回收率低,回收过程中线材受力后容易损坏,造成材料浪费,不能很好的适应地下空间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的发展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拆卸预应力锚索锚具,采用螺纹滑块的自锁结构,锚索通过张拉外露端即可锁定,通过旋转中心部位的钢绞线外露段传动至螺纹滑块,使中心部位螺纹滑块脱离承压板进入密封盖内的空腔室,钢绞线前端夹片释放束缚解锁,拉出钢绞线后四周其余螺纹滑块汇聚至中心滑块部位后,前端锚夹片解除束缚即可拉出剩余钢绞线形成回收,结构简单、锚具加工及安装方便,施工进度快,回收力小且快捷,土体内锚具锚头占用地下空间少,对地下空间污染小,有效解决了锚索钢绞线线材受力后易损坏、锚固力不足、回收率低等问题,为资源节约,绿色施工提供了一种可回收锚索的锚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卸预应力锚索锚具,包括承压板、钢绞线以及由三块圆锥片组成的锚索夹片,其特点是承压板上设有由螺管与滑块和锚索夹片组成的内锚头,承压板一侧设有密封帽将内锚头封闭,另一侧设有挡板密封,密封帽和挡板与承压板由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上设有中心通孔和以等边三角形设置的三个外周锥孔,中心通孔由空腔与相邻的外周锥孔连通;所述外周锥孔内套装锚索夹片;所述中心通孔内依次套装螺管和锚索夹片;所述螺管上设有外螺纹,其轴向设有锥孔;所述滑块一侧设有半圆螺纹通槽,另一侧设有半圆锥孔通槽,滑块设置在空腔内,其一侧的半圆螺纹通槽与螺管的外螺纹配合,另一侧的半圆锥孔通槽与锚索夹片配合,旋转中心通孔内的钢绞线,带动螺管旋转退出承压板并进入密封帽的腔室内,使套装在螺管上的锚索夹片释放该钢绞线并拔出,腾出的空间使相邻的各滑块向承压板中心汇聚,释放各锚索夹片对钢绞线的束缚解锁,拉出钢绞线形成回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锚固力大,加工及安装方便,施工进度快,回收力小且快捷,有效解决了锚索钢绞线线材受力后易损坏、回收率低等问题,进一步降低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锥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套装在承压板2上设有螺管9、锚索夹片10和滑块11组成的内锚头,所述承压板2一侧设有密封帽1将内锚头封闭,另一侧设有挡板3密封,密封帽1和挡板3与承压板2由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1设置在承压板2的空腔22内,其一侧的半圆螺纹通槽24与螺管9的外螺纹26配合,另一侧的半圆锥孔通槽25与锚索夹片10配合;所述螺管9旋转并退出承压板2进入密封帽1的腔室内,使套装在螺管9内的锚索夹片10释放该钢绞线7并将其拔出,腾出的空间使相邻的各滑块11向承压板2的中心汇聚,释放各锚索夹片10对钢绞线7的束缚解锁,拉出钢绞线7形成回收。

参阅附图2,所述承压板2上设有中心通孔23和以等边三角形设置的三个外周锥孔21,中心通孔23由空腔22与相邻的各外周锥孔21连通。

参阅附图3~图4,所述外周锥孔21内依次套装锚索夹片10和钢绞线7;所述中心通孔23内依次套装螺管9、锚索夹片10和钢绞线7;所述空腔22内设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侧设有半圆螺纹通槽24,另一侧设有半圆锥孔通槽25,滑块11设置在空腔22内,其一侧的半圆螺纹通槽24与螺管9的外螺纹26配合,另一侧的半圆锥孔通槽25与锚索夹片10配合,通过旋转中心通孔23内的钢绞线7外露端,带动螺管9旋转并退出承压板2进入密封帽1的腔室内,腾出的空间使相邻的各滑块11向承压板2中心汇聚,使得各锚索夹片10释放对钢绞线7的束缚解锁,拉出钢绞线7形成回收。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钢绞线7穿过挡板3时外包裹波纹保护管6和pe保护管5在挡板3与保护管的交接处涂刷密封胶4密封,钢绞线7穿过挡板3后插入设置在承压板2上的锚索夹片10内,通过张拉钢绞线7后即被锚索夹片10咬合锁定。回收时通过旋转中心处的钢绞线7外露端,带动螺管9旋转并退出承压板2进入密封帽1的腔室内,相邻的各滑块11向承压板2中心汇聚,并移出承压板2脱落至密封帽1的腔室内,腾出的空间使得各锚索夹片10释放对钢绞线7的束缚解锁,然后拉出钢绞线7即可形成回收利用。

下面以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施工包括:基坑土方开挖与钻进成孔、锚索安装、注浆养护、张拉锁定、信息监测、锚索回收,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一)基坑土方开挖与钻进成孔

基坑土方开挖至锚索施工操作面,利用钻机在土体中钻进成孔,成孔孔径为130mm~300mm,钻孔角度偏差≯1°,高差≯50mm,成孔深度为设计深度+300mm~500mmmm。

(二)、锚索安装

将密封帽1和挡板3封闭的内锚头放置在已完成的锚孔内的设计深度位置,密封帽1在深入到锚索锚孔底部时外拉约500mm,确保锚头端与锚孔底保持距离。

(三)、注浆养护

将水泥浆由锚索注浆管注入孔内,注浆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水泥浆液为止,如有二次注浆要求,亦可进行二次注浆,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完成养护。

(四)、锚索张拉锁定

待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对锚索的钢绞线7进行张拉,张拉前取10%~20%抗拔力特征值对钢绞线预张拉1次~2次,每次均松开锚索夹片10调平钢绞线后重新安装夹片,使钢绞线7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锚索张拉荷载分级依次按照10%、50%、75%、100%和110%~120%分级进行。

(五)、信息监测

通过现场锚索试桩试验和工作锚的预应力监测传感器监测压力,并根据传感器读数的变化,对锚索弹性位移、荷载-塑形位移、伸长量变化做出统计和总结。

(六)、锚索回收

回收时通过旋转设置在承压板2中心的钢绞线7外露端,与其咬合的锚索夹片10带动螺管9一起旋转,螺管9旋转退出承压板2进入密封帽1的腔室内,相邻的各滑块11向承压板2中心汇聚,逐步移除承压板2上的锚索夹片10至前端,脱落在密封帽1的腔室内,锚索夹片10脱落释放钢绞线7后,即可从锚孔内拉出钢绞线7形成回收。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