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的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6549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某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的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某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的盒形层叠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盒形层叠换热器是由多个具有斜面边缘盒形且可以依序相互层叠在一起的换热板片以及前后外挡板组成,各换热板片边缘的斜面相互密封联接在一起,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各换热板片形成的层间中,有可供换热介质流通的角孔以及进行间壁换热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位于各换热板片的中部,角孔分布在各换热板片的两端,在换热板片两端由角孔以及由周边延展面形成的空间中,有与上下换热板片密封联接在一起的垫板,每个换热板片的两端各有一个垫板,这两个垫板厚度相同并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厚度相同。

在换热器中具有垫板的现有技术已在专利申请号为028286839中所公开,名称为“钛制板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的这项已公开专利在其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表述了类似本专利所说的垫板的存在形式,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结构的换热器及其内部的垫板无法实现换热介质的多流程换热,亦无法实现两个以上及多个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进行相互换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的某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使之可以实现换热介质的多流程换热,以及实现两个以上及多个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进行相互换热。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的,盒形层叠换热器是由多个具有斜面边缘盒形且可以依序相互层叠在一起的换热板片以及前后外挡板组成,各换热板片边缘的斜面相互密封联接在一起,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各换热板片形成的层间中,有可供换热介质流通的角孔以及进行间壁换热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位于各换热板片的中部,角孔分布在各换热板片的两端,在换热板片两端由角孔以及由周边延展面形成的空间中,有与上下换热板片密封联接在一起的垫板,每个换热板片的两端各有一个垫板,这两个垫板厚度相同并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厚度相同,其特征在于,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某个换热板片的某个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这种密封阻挡结构将会使该盒形层叠换热器内某个换热介质的流向和流程发生变化。

为了使该密封阻挡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和各垫板构成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中,在已经由某个垫板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尽头的后面,再添加有换热板片和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垫板。

为了使该密封阻挡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和各垫板构成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中,在已经由某个垫板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尽头上,在这个已经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垫板之前,再添加有换热板片和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垫板。

在再添加的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中有换热介质流通。

在再添加的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中没有换热介质流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此可以通过在某换热板片上放置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垫板,达到使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的换热介质实现多流程换热,以及实现两个以上及多个换热介质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进行相互间壁换热。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某垫板上有密封阻挡结构的某种盒形层叠换热器正视图

图2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a-a剖视图-1

图3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b-b剖视图-1

图4为图1、2、3中各换热板片层叠展开三种换热介质同边流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a-a剖视图-2

图6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b-b剖视图-2

图7为图1、2、3、4、5、6、8及图13、14的三种换热介质流程图

图8为图1、5、6中的各换热板片层叠展开三种换热介质同边流示意图

图9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a-a剖视图-3

图10为图1的换热介质同边流b-b剖视图-3

图11为图9、10、12的三种换热介质流程图

图12为图1、9、10中的各换热板片层叠展开三种换热介质同边流示意图

图13为各换热板片层叠展开三种换热介质对角流换热示意图

图14为在图13的基础上再添加有换热板片和具有密封阻挡结构垫板的加强型各换热板片层叠展开三种换热介质对角流换热示意图

图15为四种换热介质在一个盒形层叠换热器内相互换热的流程图

图16为两种换热介质在一个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均为双流程相互换热的流程图

图17为两种换热介质在一个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均为三流程相互换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示做进一步说明。

标示1在图2、4、5、8、9、12中表示为同边流a型垫板,在这个a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c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a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标示1与标示7a、8a以及与标示7、8这些同边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的标示1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1a在图13、14中表示为对角流b型垫板,在这个b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cc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b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标示1a与标示7c、8c以及与标示7b、8b这些对角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的标示1a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2及2a在图1、2、3、4、5、6、8、9、10、12、13、14中均表示为与各换热板片9、9a密封联接在一起的前挡板,在本专利的上述图示中前挡板2及2a上均有三个圆孔,而在实际应用中,前挡板上的孔的数量、形状、口径大小和位置以实际需要确定。

标示3在图2、4、5、7、8、9、11、12中表示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3a在图13、14中表示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4在图2、3、4、5、6、8、9、10、12中表示同边流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同边流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2、3、4、5、6、8、9、10、12中相关换热板片9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4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b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对角流b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13、14中相关换热板片9a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5在图2、3、4、5、6、8、9、10、12中表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第二流程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2、3、4、5、6、8、9、10、12中相关换热板片9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5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第二流程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13、14中相关换热板片9a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6在图2、4、5、8、9、12中表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的第二流程。

标示6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的第二流程。

标示7在图2、4、5、8、9、12中表示同边流c型垫板,在这个c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c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并使换热介质b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c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7a在图3、4、6、8、10、12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同边流c型垫板所对应的同边流d型垫板,在这个d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d型垫板的缺口,并使换热介质b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d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7b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e型垫板,在这个e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a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e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并使换热介质bb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d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7c在图13、14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对角流e型垫板所对应的对角流f型垫板,在这个f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a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f型垫板的缺口,并使换热介质bb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f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8在图2、4、5、8、9、12中表示同边流g型垫板,在这个g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b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g型垫板的缺口,并使换热介质a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g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8a在图3、4、6、8、10、12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同边流g型垫板所对应的同边流h型垫板,在这个h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b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h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并使换热介质a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h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8b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j型垫板,在这个j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bb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j型垫板的缺口,并使换热介质aa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j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8c在图13、14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对角流j型垫板所对应的对角流k型垫板,在这个k型垫板上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bb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k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并使换热介质aa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k型垫板的通孔。

标示9及9a在图1、2、3、4、5、6、8、9、10、12、13、14中均表示为换热板片。

标示10在图2、4、5、7、8、9、11、12中表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角孔通道。

标示10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角孔通道。

标示11及11a在图1、2、3、4、5、6、8、9、10、12、13、14中均表示为与各换热板片9、9a密封联接在一起的后挡板,在本专利的上述图示中后挡板11及11a上均有三个圆孔,而在实际应用中,后挡板上的孔的数量、形状、口径大小和位置以实际需要确定。

标示12在图2、3、4、5、6、8、9、10、12中表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第一流程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2、3、4、5、6、8、9、10、12中相关换热板片9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12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第一流程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13、14中相关换热板片9a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13在图2、3、4、5、6、8、9、10、12中表示同边流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同边流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2、3、4、5、6、8、9、10、12中相关换热板片9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13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c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的流通层面,也可以理解为对角流c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流经图13、14中相关换热板片9a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

标示14在图2、4、5、8、9、12中表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第一流程。

标示14a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的第一流程。

标示15在图2、4、5、7、8、9、11、12中表示为同边流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5a在图13、14中表示为对角流aa型双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6在图3、4、6、7、8、10、11、12中表示同边流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6a在图3、4、6、7、8、10、11、12中表示同边流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16b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b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16c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bb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7在图3、4、6、8、10、12中表示同边流m型垫板,在这个m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m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标示17与标示7a、8a以及与标示7、8这些同边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的标示17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17a在图3、4、6、8、10、12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同边流m型垫板所对应的同边流n型垫板,在这个n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a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n型垫板的缺口,标示17a与标示7、8以及与标示7a、8a同边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的标示17a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17b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o型垫板,在这个o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a穿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o型垫板的缺口流向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标示17b与标示7b、8b以及与标示7c、8c对角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a的标示17b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17c在图13、14中表示在同一片换热板片9上,与对角流o型垫板所对应的对角流p型垫板,在这个p型垫板上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可供换热介质aa从该换热板片中部的换热装置及换热层面流过来,流过该换热板片9上的某个角孔及p型垫板的缺口,标示17c与标示7b、8b以及与标示7c、8c对角流垫板相比,没有通孔的意义即是实现在盒形层叠换热器内部,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以及其上的各垫板构成的角孔通道中,在该换热板片9a的标示17c垫板上具有密封阻挡结构。

标示18在图3、4、6、7、8、10、11、12中表示同边流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8a在图3、4、6、7、8、10、11、12中表示同边流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18b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c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入口。

标示18c在图13、14中表示对角流cc型单流程换热介质出口。

标示19、19a在图4、8、12中表示图中上下两串图示其实是连贯的一串,只是因为纸面限制原因被分画成上下两串。

标示19b、19c在图13、14中表示图中上下两串图示其实是连贯的一串,只是因为纸面限制原因被分画成上下两串。

标示20在图6、8、14中表示q型垫板,在这个q型垫板上只有一个通孔,在图8中可供换热介质a流过,以及在图14中可供换热介质aa流过,没有半圆缺口,标示20与标示17、17b垫板相比,只有一个通孔没有半圆缺口的意义即是实现在该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和各垫板构成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中,在已经由标示17或标示17b垫板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尽头的后面,再添加有换热板片9及9a和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标示20垫板。

标示21在图6、8、14中表示在该层面中没有换热介质流通。

标示22在图6、8、14中表示r型垫板,在这个r型垫板上没有通孔,也没有半圆缺口,标示22与标示1、1a垫板相比,没有通孔也没有半圆缺口的意义即是实现在该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在由层叠的各换热板片角孔和各垫板构成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中,在已经由标示1或标示1a垫板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某个换热介质角孔通道尽头上,在这个已经形成密封阻挡结构的标示1或标示1a垫板之前,再添加有换热板片9及9a和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标示22垫板。

图15表示由两组共四个换热介质在同一个盒形层叠换热器内相互换热,可参照与图7相对应的图2、3、4、5、6、8换热介质同边流或图13、14换热介质对角流的层叠展开示意,并可参照图2、3、4、5、6、8、9、10、12、13、14中各垫板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同边流垫板标示1、17、17a,对角流垫板标示1a、17b、17c,以及标示20、22垫板的作用,使得在由各换热板片9、9a和各垫板及换热装置构成的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形成两组共四个换热介质在同一个盒形层叠换热器内相互换热,且该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前外挡板2及2a和后外挡板11及11a上均为四个角孔。

图16表示两个换热介质互为双流程,可参照与图7相对应的图2、3、4、5、6、8换热介质同边流或图13、14换热介质对角流的层叠展开示意,并可参照图2、3、4、5、6、8、9、10、12、13、14中各垫板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同边流垫板标示1、17、17a,对角流垫板标示1a、17b、17c,以及标示20、22垫板的作用,使得在由各换热板片9、9a和各垫板及换热装置构成的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形成两个换热介质互为双流程,且该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前外挡板2及2a和后外挡板11及11a上均为两个角孔。

图17表示两个换热介质互为三流程,可参照与图7相对应的图2、3、4、5、6、8换热介质同边流或图13、14换热介质对角流的层叠展开示意,并可参照图2、3、4、5、6、8、9、10、12、13、14中各垫板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密封阻挡结构的同边流垫板标示1、17、17a,对角流垫板标示1a、17b、17c,以及标示20、22垫板的作用,使得在由各换热板片9、9a和各垫板及换热装置构成的盒形层叠换热器内,形成两个换热介质互为三流程,且该盒形层叠换热器的前外挡板2及2a和后外挡板11及11a上均为两个角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各图示中,标示7、8、7a、8a、7b、8b、7c、8c这些垫板上均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以及标示1、1a、17、17a、17b、17c这些垫板上均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在标示20的垫板上只有一个通孔,没有半圆缺口,这些通孔及半圆缺口均为圆形,并不表示在实际应用中亦均为圆形,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等其他几何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各图示中,标示7、8、7a、8a、7b、8b、7c、8c这些垫板上均有一个通孔,还有一个半圆缺口,而标示1、1a、17、17a、17b、17c这些垫板上均没有通孔,只有一个半圆缺口,在标示20的垫板上只有一个通孔,没有半圆缺口,在标示22的垫板上没有任何通孔,且这些垫板均为平板状,为了加强密封阻挡结构的强度,与标示7、8、7a、8a、7b、8b、7c、8c这些垫板相比,可以将标示1、1a、17、17a、17b、17c这些没有通孔的垫板在那个没有通孔之处,以及将标示20及标示22没有通孔之处,压制成凸起的半球状或球冠状,该半球或球冠的最大直径小于标示7、8、7a、8a、7b、8b、7c、8c这些垫板上的通孔直径,半球或球冠的朝向以不影响其他垫板组装为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各图示中,换热板片9、9a的数量由于纸面原因不能过多,仅是示意,并不表示在实际应用中换热板片9、9a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各图示中,各换热介质进、出口在前后外挡板上的位置亦仅是示意,并不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各换热介质进、出口在前后外挡板上的实际位置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各图示中,各换热介质的流程形式和流层数量,以及相对逆流换热等亦仅是示意,并不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各换热介质的流程形式和流层数量,以及并非均要求相对逆流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说明书附图的各图示中,各换热板片之间是等高间距的,以及各垫板的厚度相同,而在实际应用中,各换热板片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等高间距的,也可以是不等高间距的,在一个各换热板片之间具有不等高板间距的盒形层叠换热器中,在同一片换热板片两端的这两个垫板的厚度相同并与其板间距高度相同,但是在具有不等高板间距的不同换热板片上,在各不等高板间距换热板片之间的垫板厚度亦不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