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1684发布日期:2018-12-12 00:0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滑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边坡工程,在深基坑边坡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锚索使地基与坡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而现有的防滑坡施工工艺操作繁琐,且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地基层斜坡清理:对地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其表面压实紧密;

s2斜坡面开孔:在地基层上开设多个锚固深孔;

s3钢筋网笼制备:利用多个钢筋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与锚固深孔相配合的条形状的钢筋网笼,并将钢筋网笼置于锚固深孔中;

s4浇筑:向锚固深孔注入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使得钢筋网笼与锚固深孔紧固;

s5:浇筑完成后,对锚固孔内混凝土产生的空洞处进行二次注浆密实;

s6浇筑坡面基体:对地基层斜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到钢筋网笼伸出锚固深孔端部,制作带有角度的坡面基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锚固深孔竖直设置,其余锚固深孔垂直与地基层斜坡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所述钢筋网笼上下端均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与坡面基体的坡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网笼的长度大于锚固深孔的深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网笼为双层设置,双层钢筋网之间采用n字型钢筋固定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二次注浆时采用二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管壁开设注浆孔,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二次注浆压力为0.25mp。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钢筋网笼伸出锚固深孔的一端通过多根连接钢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地基层上开设锚固深孔,锚固深孔内放入钢筋网笼,然后浇筑以保证孔与钢筋网笼的连接强度,钢筋网笼之间的钢管连接,增加钢筋网笼强度,进而增加地基层与坡面基体的连接强度而产生滑移松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坡面基体的松动。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结构稳定,防护能力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地基层1、锚固深孔2、钢筋网笼3、坡面基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

实施例一:

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地基层1斜坡清理:对地基层1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其表面压实紧密;

s2斜坡面开孔:在地基层上开设多个锚固深孔2;

s3钢筋网笼制备:利用多个钢筋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与锚固深孔2相配合的条形状的钢筋网笼3,并将钢筋网笼3置于锚固深孔2中;

s4浇筑:向锚固深孔2注入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使得钢筋网笼3与锚固深孔2紧固;

s5:浇筑完成后,对锚固孔内混凝土产生的空洞处进行二次注浆密实;

s6浇筑坡面基体4:对地基层1斜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到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端部,制作带有角度的坡面基体。

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锚固深孔2竖直设置,其余锚固深孔2垂直与地基层1斜坡面。

所述钢筋网笼3的长度大于锚固深孔2的深度。

所述钢筋网笼3为双层设置,双层钢筋网之间采用n字型钢筋固定支撑。

多个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的一端通过多根连接钢管相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地基层1斜坡清理:对地基层1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其表面压实紧密;

s2斜坡面开孔:在地基层上开设多个锚固深孔2;

s3钢筋网笼制备:利用多个钢筋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与锚固深孔2相配合的条形状的钢筋网笼3,并将钢筋网笼3置于锚固深孔2中;

s4浇筑:向锚固深孔2注入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使得钢筋网笼3与锚固深孔2紧固;

s5:浇筑完成后,对锚固孔内混凝土产生的空洞处进行二次注浆密实;

s6浇筑坡面基体4:对地基层1斜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到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端部,制作带有角度的坡面基体。

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锚固深孔2竖直设置,其余锚固深孔2垂直与地基层1斜坡面。

所述钢筋网笼3的长度大于锚固深孔2的深度。

所述钢筋网笼3为双层设置,双层钢筋网之间采用n字型钢筋固定支撑。

多个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的一端通过多根连接钢管相连接。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是: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所述钢筋网笼3上下端均倾斜设置,且倾斜的角度与坡面基体4的坡度一致。

实施例三: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地基层1斜坡清理:对地基层1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其表面压实紧密;

s2斜坡面开孔:在地基层上开设多个锚固深孔2;

s3钢筋网笼制备:利用多个钢筋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与锚固深孔2相配合的条形状的钢筋网笼3,并将钢筋网笼3置于锚固深孔2中;

s4浇筑:向锚固深孔2注入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使得钢筋网笼3与锚固深孔2紧固;

s5:浇筑完成后,对锚固孔内混凝土产生的空洞处进行二次注浆密实;

s6浇筑坡面基体4:对地基层1斜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到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端部,制作带有角度的坡面基体。

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的两个锚固深孔2竖直设置,其余锚固深孔2垂直与地基层1斜坡面。

所述钢筋网笼3的长度大于锚固深孔2的深度。

所述钢筋网笼3为双层设置,双层钢筋网之间采用n字型钢筋固定支撑。

多个钢筋网笼3伸出锚固深孔2的一端通过多根连接钢管相连接。

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是:所述步骤s5中二次注浆时采用二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管壁开设注浆孔,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二次注浆压力为0.25mp。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