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9650发布日期:2019-01-16 06:2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挡土墙,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毛石砌筑结构,砖砌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相应的锚杆加强支护结构、喷锚结构和锚索结构,以及与后二者相结合的排桩结构等。但对于低于2.0m的较低挡土墙,尤其是河、湖、沟、渠、水塘等水体岸堤和土质边坡,因传统的挡土墙结构将地下水与水体隔绝,从而阻碍了地下水的良好循环通道,同时还存在边坡无法垂直绿化,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污染环境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旨在解决传统的挡土墙结构阻碍了地下水的良好循环通道,同时还存在边坡无法垂直绿化,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包括墙砖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砖砖体的横截面由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逆时针依次首尾顺序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侧与第三侧彼此相对,第二侧与第四侧彼此相对且平行;

所述第一侧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以及位于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且朝远离所述第三侧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直边远离第一凸台一端与第四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直边远离第一凸台一端与第二侧端部连接;

所述第三侧包括与第一直边平行且位置对应的第三直边、第一斜边、位于第三直边和第一斜边之间且朝向第一侧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规格相同且彼此相对;所述第三直边远离第二凸台一端与第四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斜边与第二凸台远离第三直边一侧的斜边对接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斜边远离第二凸台一端与第二侧端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还包括与第一直边或第二直边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四直边,以及朝向所述第三侧方向凸出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一端与第二直边远离第一凸台方向端对接,且所述第三凸台另一端与第四直边一端对接;所述第四直边远离第三凸台方向端与第二侧端连接;

所述第三侧还包括与第三直边平行的第五直边和第六直边,以及位于第五直边和第六直边之间且朝向第一侧凸出的第四凸台;所述第五直边和第六直边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五直边远离第四凸台方向端与第一斜边远离第二凸台方向端连接;所述第六直边远离第四凸台方向端与第二侧端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墙砖砖体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墙砖砖体内横截面形状与墙砖砖体横截面形状形同,且所述加强筋截面形状尺寸小于墙砖砖体横截面形状尺寸,所述加强筋可以采用钢筋、竹筋及其他非金属筋材、纤维作为加强筋材,也可以不用任何筋材,只采用素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有凸台斜边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

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预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挡土墙砖的图纸进行模具制作,其模具制作方法可采用铸造方式、冲压方式、焊接方式的其中之一;

步骤2:然后进行墙砖砖体的加强筋制作,金属加强筋利用点焊机进行墙砖砖体的加强筋网架焊接;非金属筋材通过绑扎或树脂胶结的方式进行制作;

步骤3:按照水泥:粉煤灰:页岩陶粒:页岩陶砂:水=1:0.7:0.96:1.15:0.001的配合比,依次称量各分项材料,并按二次投料的方式,通过强制搅拌机进行搅拌,并要求坍落度为60mm-80mm;

步骤4:然后入模、振捣、抹压,24小时后拆模,养护3d后即可码放,但高度不超过2.0m,继续养护至28d,即可运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泥强度等级选用常用的lc20;页岩陶砂粒径为≤5mm,页岩陶粒粒径为≤15mm;所述页岩陶粒、页岩陶砂可分别等体积率全部或部分替代为石子、普通砂或再生粗、细骨料。

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的码放堆砌方法: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可先行码放设计,以达到优化排列和减少运输浪费,略有余量为原则。在具体施工时,按层数依次码放,基本原则是:最底层摆放长度为500mm的砖,第1块为以后其他均为码放;则第二层则摆放长度为400mm的砖,全按码放码放;第三层则摆放长度为300mm的砖,前两块为以后全为码放。

若最底层摆放长度为500mm的砖,第1块为以后其他均为码放;第二层则摆放长度为400mm的砖,全按码放;第三层则摆放长度为300mm的砖,第1块为以后全按码放。

按类似上述码放原则,便可实现层间错缝,层层叠压,当这三层码放后,立即回填土并夯实,便完成一个施工层位。通过层砖之间的相互咬合及砖自重和回填土自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依次循环,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处,根据具体施工情况,也可以选择其他组合方式进行码放。

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在码砌挡墙时,可按照施工要求,在开挖好基础后,按预设的码砌方案,像搭积木一样按规律依次摆放,并在每一施工层位及时回填土即可,因而具有工人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的显著优点。

2.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由于砖与砖之间,层与层之间无砂浆粘结,其缝隙可保证地下水与水体保持良好的水循环通道,并在长期的潮湿环境作用下,会自然形成微生物及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自然形成垂直绿化。也可以在码砌时,将含有草籽的土壤直接播撒到缝隙里,这样在地下水的浸润下,将很快发芽生长,起到边坡绿化的作用。

3.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单块墙砖最大质量为56.4kg,最小为14.6kg,这样就便于工人搬运与施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

4.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预制生产工艺,采用页岩陶粒混凝土制作,或其他轻骨料混凝土,构件自身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蓄水、吸附等作用,因此还将对水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此外,若采用建筑垃圾作为再生骨料,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开辟了良好的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砖的构造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砖的构造图;

图4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砖的构造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砖的构造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砖的构造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砖的构造图;

图9是本发明的挡土墙砖装配效果背面填土方向斜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挡土墙砖装配效果正面临空方向正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挡土墙砖装配效果侧面正视示意图。

在本说明书中,符号a表示长度为500mm,d表示为底层砖,200表示横截面尺寸200mm×200mm,300表示横截面尺寸200mm(高)×300mm(宽);以下相关符号意义相同,只是b表示长度为400mm,c表示长度为300mm,u表示为上层砖。

图中:1-第一侧,1-1-第一直边,1-2-第一凸台,1-3-第二直边,1-4-第三凸台,1-5-第四直边,2-第二侧,3-第三侧,3-1-第三直边,3-2-第二凸台,3-3-第一斜边,3-4-第五直边,3-5-第四凸台,3-6-第六直边,4-第四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及其预制生产工艺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包括墙砖砖体,所述墙砖砖体的横截面由第一侧1、第二侧2、第三侧3以及第四侧4逆时针依次首尾顺序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侧1与第三侧3彼此相对,第二侧2与第四侧4彼此相对且平行;所述第一侧1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第一直边1-1和第二直边1-3,以及位于第一直边1-1和第二直边1-3之间且朝远离第三侧3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1-2;所述第一直边1-1远离第一凸台1-2方向端与第四侧4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直边1-3远离第一凸台1-2方向端与第二侧2端部连接;

所述第三侧3包括与第一直边1-1平行的第三直边3-1、第一斜边3-3、位于第三直边3-1和第一斜边3-3之间且朝向第一侧1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3-2;所述第二凸台3-2与第一凸台1-2规格相同且彼此相对;所述第三直边3-1远离第二凸台3-2一端与第四侧4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斜边3-3与第二凸台3-2远离第三直边3-1一侧的斜边对接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斜边3-3远离第二凸台3-2一端与第二侧2端部连接。

所述墙砖砖体内设有金属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墙砖砖体内横截面形状与墙砖砖体横截面形状形同,且所述加强筋截面形状尺寸小于墙砖砖体横截面形状尺寸,所有凸台斜边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

一种自重装配式无粘结挡土墙砖预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墙砖砖体的图纸进行模具制作,其模具采用铸造方式制作;

步骤2:然后利用点焊机进行所述墙砖砖体的加强筋网架焊接;

步骤3:按照水泥:粉煤灰:页岩陶粒:页岩陶砂:水=1:0.7:0.96:1.15:0.001的配合比,依次称量各分项材料,并按二次投料的方式,通过强制搅拌机进行搅拌,并要求坍落度为70mm;

步骤4:然后入模、振捣、抹压,24小时后拆模,养护3d后即可码放,码放高度不超过2.0m,继续养护至28d,即可运输。

所述水泥强度等级选用常用的lc20;页岩陶砂粒径为≤5mm,页岩陶粒粒径为≤15m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为了与常用规格砖长配合使用,所述第一侧1还包括与第一直边1-1或第二直边1-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四直边1-5,以及朝向第三侧3方向凸出的第三凸台1-4;所述第三凸台1-4一端与第二直边1-3远离第一凸台1-2方向端对接,且第三凸台1-4另一端与第四直边1-5一端对接;所述第四直边1-5远离第三凸台1-4方向端与第二侧2端部对接;

所述第三侧3还包括与第三直边3-1平行的第五直边3-4和第六直边3-6,以及位于第五直边3-4和第六直边3-6之间且朝远离第一侧1方向凸出的第四凸台3-5;所述第五直边3-4和第六直边3-6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五直边3-4远离第四凸台3-5方向端与第一斜边3-3远离第二凸台3-2方向端连接;所述第六直边3-6远离第四凸台3-5方向端与第二侧端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