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2326发布日期:2019-04-05 22:0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砌块,尤指一种可于现场迭砌的混凝土预铸砌块。



背景技术:

挡土墙被用来确保土堤能抗拒滑动和坍陷。传统上挡土墙的施作方式,是在现地大面积开挖土方后,先打好地基,再以模板绑固钢筋后灌制水泥,其工法既耗费工时且成本高昂,且一旦施工技术不良,常有塌陷情事发生。业界为了改善前述费时费力高成本的施工方式,改以混凝土预作箱型框体,或石材制成的挡土砖,再至现场将其堆栈组合而成挡土墙。此种挡土墙具有造价较低、施工快速、耐震性佳、符合自然生态与美化景观等功效,所以挡土砖逐渐取代钢筋混凝土而广泛应用于挡土墙的建构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挡土墙需按现地实际状况调整挡土砖(或称砌块)的堆栈和布置,因现地状况的差异性,挡土墙的轮廓形态将会是多样性的,因此需设计一种应用面广泛、可产生多种堆砌型态、且具有堆砌稳固性的砌块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砌块,该砌块为预铸成型体;包含:一本体,为立方实心结构;该本体的上、下方包括相对应的一顶部和一底部,该本体的前、后方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侧和一第二侧,该本体的左、右方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贯穿该顶部至该底部成型至少一纵贯孔;该第一端凸设一端块,该第二端凹设一端槽,该端槽具有可接收该端块的容积;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分别凹设至少一搭接槽,该搭接槽具有可接收该端块的容积;该顶部凹设有交错型态的至少一迭接槽,该底部凸设有至少一迭接块,该迭接槽具有可接收该迭接块的容积。

较佳的,该本体为六面立方实心结构。

较佳的,该本体的该第一侧、该第二侧与该第一端、该第二端的相连角为倒角。

较佳的,该端块、端槽、该搭接槽均为等腰梯形结构。

较佳的,该迭接槽和该迭接块具有等腰梯形截面。

较佳的,该纵贯孔为推拔孔。

较佳的,该纵贯孔为双向推拔孔,包括从该本体的顶部向内部渐缩的孔径,以及该从该本体底部向内部渐缩的孔径。

较佳的,该迭接块呈交错型态凸设于该底部。

较佳的,该迭接槽和该迭接块的交错型态和位置对应。

较佳的,该端槽和该搭接槽均向上开口连通至该迭接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上述构造,本发明可将众多的砌块相连延伸构成为一个水平向的砌块组合;本发明可将众多的砌块上下平行连接堆栈构成一垂直向的砌块组合;通过水平向和垂直向相连的众多砌块构成一个大面积的挡土墙、围墙、装饰墙、或田梗。此外,本发明也可将一个砌块的端部连接在另一个砌块的侧面,或者是一个砌块可以上下相交连接另一个砌块,藉此构成各种型式的墙面结构或者是两墙之间的加劲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砌块具有灵活性的组装面积和组合变化。

借由前述的等腰梯形结构和等腰梯形截面,使众多的砌块是互锁的连接在一起,增加连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该纵贯孔具有提供挡土壤空气流通和排水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砌块第一视角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砌块第二视角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砌块俯视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砌块仰视平面图。

图5为图3箭头v方向的侧视图。

图6为图3箭头vi方向的侧视图。

图7为图3vii-vii剖面图。

图8为图3viii-viii剖面图。

图9为图5ix-ix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一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二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三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砌块组合例四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砌块2-砌块10-本体

101-顶部102-底部103-第一侧

104-第二侧105-第一端106-第二端

107-相连角

11-纵贯孔12-端块13-端槽

14-搭接槽15-迭接槽16-迭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至图7,本发明砌块为预铸成型体;该砌块包含:一本体10,为六面立方实心结构,该本体10的上、下方包括相对应的一顶部101和一底部102,该本体10的前、后方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侧103和一第二侧104,该本体10的左、右方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端105和一第二端106;该第一侧103、第二侧104与该第一端105、第二端106的相连角107为倒角。贯穿该顶部101至该底部102成型至少一纵贯孔11;该第一端105凸设一端块12;该第二端106凹设一端槽13,该端槽13具有可接收该端块12的容积。该第一侧103和该第二侧104分别凹设至少一搭接槽14,该搭接槽14具有可接收该端块12的容积。该顶部101凹设有交错型态的至少一迭接槽15,该底部102凸设有交错型态的至少一迭接块16,该迭接槽15和该迭接块16的交错型态和位置对应,该迭接槽15具有可接收该迭接块16的容积。

如图8、9,该端块12、端槽13、该搭接槽14均为等腰梯形结构,该迭接槽15和该迭接块16亦具有等腰梯形截面。该端槽13和该搭接槽14均向上开口连通至该迭接槽15。

如图1、8,该纵贯孔11为矩形双向推拔孔,包括从该本体10的顶部101向内部渐缩的孔径,以及该从该本体10底部102向内部渐缩的孔径。

如图10,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一示意图。通过该端块12和该端槽13的接合,一个砌块1可以连接另一个砌块2的端部,如此相连延伸构成为一个水平向的砌块组合。端块12和端槽13的结合方式,除了可以直接对接嵌合之外,基于端槽13向上开口连通至迭接槽15,因此砌块2可以由上而下的方向设置,使砌块2的端块12为由上而下的嵌入砌块1的端槽13中。如图11,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二示意图。通过该迭接槽15和该迭接块16的接合,一个砌块1可以上下平行的连接另一个砌块2,如此堆栈构成一垂直向的砌块组合。图10和图11的砌块组合可以延伸构成一个大面积的墙面结构。

如图12,本发明砌块组合例三示意图。通过该端块12和该搭接槽14,一个砌块1的端部可以连接在另一个砌块2的侧面。端块12和搭接槽14的结合方式,除了可以直接对接嵌合之外,基于搭接槽14向上开口连通至迭接槽15,因此砌块1可以由上而下的方向设置,使砌块1的端块12为由上而下的嵌入砌块2的搭接槽14中。

如图13,通过该迭接槽15和该迭接块16的接合,一个砌块1可以上下相交连接另一个砌块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砌块,为预铸成型体;包含:一本体,为立方实心结构;贯穿该砌块的顶部至底部成型至少一纵贯孔;砌块的第一端凸设一端块,砌块的第二端凹设一端槽;砌块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凹设至少一搭接槽;砌块的顶部凹设有交错型态的至少一迭接槽,砌块的底部凸设有交错型态的至少一迭接块。通过上述构造,本发明可将众多的砌块相连延伸构成为一个水平向、垂直向的砌块组合,并延伸构成一个大面积的挡土墙、围墙、装饰墙、或田梗。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承旻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