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322发布日期:2018-10-30 21: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坍塌是目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事故往往伴随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预防基坑坍塌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定时监测,发现基坑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警戒值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但是,单独采用委托第三方进行定时监测的方法有一定缺陷和不足:首先,监测不是连续的,坍塌事故有可能就发生在相邻两个定时监测间隔的时间段内;其次,定时监测报告送达工地现场的时间往往滞后,会失去宝贵的抢险最佳时机。如何能够使建设工程监理方随时随地接收到基坑位移测量状况,同时又能使施工现场随时对基坑位移进行监测是本领域技术工作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效率高且测量灵敏度高的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能够实时精确的自动监测基坑支护桩的位移并在必要时向施工现场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提供报警功能,方便了施工现场工程人员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对基坑位移的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位移传递杆以及支撑在基坑的外部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与支撑架相固定,支撑架上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弹簧,其中弹簧的左端与筒体的左端相固定,弹簧的右端与位于筒体内的拉压传感器连接,拉压传感器通过推拉杆与位于筒体内的拨杆连接,拨杆的上端穿出开设于筒体侧壁纵向上的槽缝与所述位移传递杆的右端相固定,位移传递杆的左端与压顶圈梁相固定,压顶圈梁固定设置于基坑支护桩上方;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沿所述槽缝还设有位移刻度;所述拉压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触摸操作屏、存储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上述筒体上沿其纵向设有滑槽,所述位移传递杆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上述位移传递杆的中部还通过多个位移传递杆支架支撑,其中每个位移传递杆支架的上端设有横向的套接于位移传递杆上的导向套筒,所述位移传递杆与导向套筒滑动连接。

上述导向套筒过其中心线被分割成两半部分,该两半部分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该两半部分之间通过锁扣实现扣合。

上述位移传递杆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坑的外部或者支撑架上,其中位移传递杆支架以悬臂的形式将所述导向套筒伸向位移传递杆的杆身部位。

上述固定桩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与支撑架的左端相固定,另一个与支撑架的右端相固定。

上述固定桩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卡箍相固定。

上述微处理器是型号为AT89C2051的单片机;所述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均是3G或4G无线通信模块。

上述微处理器、触摸操作屏、存储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效率高且测量灵敏度高的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通过弹簧的拉力与伸缩量的对应关系,将拉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弹簧拉压力转换为相应的位移量,将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时发送给建设工程监理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精确的自动监测基坑支护桩的位移并在必要时向施工现场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提供报警功能,方便了施工现场工程人员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对基坑位移的实时监控。通过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桩在不同的方向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全面的对各个基坑支护桩的在不同方位上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系统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移传递杆与滑槽连接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移传递杆与位移传递杆支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位移传递杆7以及支撑在基坑的外部的固定桩9,所述固定桩9与支撑架16相固定,支撑架16上固定有筒体1,所述筒体1内设有弹簧2,其中弹簧2的左端与筒体1的左端相固定,弹簧2的右端与位于筒体1内的拉压传感器3连接,拉压传感器3通过推拉杆5与位于筒体1内的拨杆4连接,拨杆4的上端穿出开设于筒体1侧壁纵向上的槽缝8与所述位移传递杆7的右端相固定,位移传递杆7的左端与压顶圈梁24相固定,压顶圈梁24固定设置于基坑支护桩23上方;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沿所述槽缝8还设有位移刻度6;所述拉压传感器3与微处理器14信号连接,微处理器14分别与触摸操作屏13、存储模块、报警模块11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5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5与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4与电源模块1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基坑支护桩23及压顶圈梁24在基坑发送变形有位移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将位移量传递给所述位移传递杆7,位移传递杆7则会沿筒体1的纵向滑动,从而带动拨杆4沿槽缝8移动,进而通过推拉杆5将拉、压力传递给弹簧2,从而带动弹簧2进行伸长或压缩,则弹簧2的长度变化量即为所要测的基坑支护桩23在所测方向上的位移量,而弹簧2的长度变化量可以通过设于筒体1侧壁上的位移刻度6在位移传递杆7右端头处的变化量直接现场读出;此外通过存储模块则预先存储了弹簧2的压缩长度变化量与弹簧2的拉、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所述拉压传感器3实时进行检测所述弹簧2的拉压力值,并将所检测到的拉压力值实时发送给微处理器14,触摸操作屏13用于设置报警模块的报警阈值,同时触摸操作屏13用于设置系统的其它参数,其它参数包括报警声音的大小、存储模块中数据的修改等。所述微处理器14实时接收拉压传感器3实时发送来的拉压力值,微处理器14同时将所接收到的拉压力值实时与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弹簧2的压缩长度变化量与弹簧2的拉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中的拉压力值进行比对,当微处理器14所接收到的拉压力值与存储模块的存储数据中对应的某拉压力值一致时,则微处理器将相应的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弹簧2的压缩长度变化量(即对应的基坑支护桩23的位移量)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5发送给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予以显示。当所检测到的弹簧长度变化量(即此时对应的基坑支护桩23的位移量)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同时微处理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发送报警提示命令。通过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桩在不同的方向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全面的对各个基坑支护桩在不同方位上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述筒体1上沿其纵向设有滑槽17,所述位移传递杆7与所述滑槽17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述位移传递杆7的中部还通过多个位移传递杆支架19支撑,其中每个位移传递杆支架19的上端设有横向的套接于位移传递杆7上的导向套筒18,所述位移传递杆7与导向套筒1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筒18过其中心线被分割成两半部分,该两半部分通过合页20活动连接,且该两半部分之间通过锁扣21实现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递杆支架19通过螺栓22固定于基坑的外部或者支撑架16上,其中位移传递杆支架19以悬臂的形式将所述导向套筒18伸向位移传递杆7的杆身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9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与支撑架16的左端相固定,另一个与支撑架16的右端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9与支撑架16之间通过卡箍10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14是型号为AT89C2051的单片机;所述建设工程监理用手持接收终端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5通过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5、无线接收模块均是3G或4G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14、触摸操作屏13、存储模块、报警模块11、无线通信模块15以及电源模块12均设于所述支撑架16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效率高且测量灵敏度高的建设工程监理用基坑位移测量装置,通过弹簧的拉力与伸缩量的对应关系,将拉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弹簧拉压力转换为相应的位移量,将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时发送给建设工程监理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精确的自动监测基坑支护桩的位移并在必要时向施工现场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提供报警功能,方便了施工现场工程人员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方对基坑位移的实时监控。通过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桩在不同的方向上设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全面的对各个基坑支护桩的在不同方位上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