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466发布日期:2018-11-07 20:4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体来说属于综合管廊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新兴工程,目前正在我国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以预制管件结构为主体,管廊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整体质量,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已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安装施工简便快捷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管廊工程施工,部分管廊项目在招投标阶段甚至明确做出采用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施工的强制性比例要求。

对于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工程,若设计期间地勘工作不足或是施工期间地基处理不当,运营期间地基承载力不足容易出现沉陷病害,尤其是管廊节段拼装缝位置。一旦出现沉陷病害,将严重制约和影响管廊内部管线安全及功能,该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采用膜袋注浆技术及工艺针对管廊沉陷段底部进行加固和填充,有效解决既有管廊沉陷病害工程难题,施工简便快捷,工程价值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设计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包括注浆钻孔(3)、注浆管(4)、膜袋(5)和注浆加固体(9),所述注浆钻孔(3)梅花形布置于预制管廊节段(1)沉陷段底板下部,在所述注浆钻孔(3)内设置注浆管(4),所述膜袋(5)套设在所述注浆管(4)上,所述膜袋(5)上端绑扎在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的底板沉陷最高处,所述膜袋(5)内灌装注浆加固体(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浆钻孔(3)的孔位直径为Φ20cm~Φ30cm,钻孔深度为2~3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浆管(4)采用直径为Φ30mm~Φ40mm,壁厚为3mm~5mm的钢管制成,其管身均匀分布注浆孔眼(7)。优选的,所述注浆管(4)的管节底口封端并套有堵头(8)。优选的,所述堵头(8)为塑料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膜袋(5)采用直径为Φ300mm~Φ400mm的卷筒型尼龙纤维袋,其中部每隔0.5m用铁丝(6)绑扎,被多段绑扎在所述注浆管(4)上。优选的,所述铁丝(6)为12#铁丝。

进一步的,所述膜袋(5)灌装的所述注浆加固体(9)选用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P·O32.5。

本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当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发生沉陷病害时,其预制管廊节段(1)发生沉陷,此时预制管廊节段(1)之间的预制管廊拼装接缝(2)发生错位。首先,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布置注浆钻孔(3)、注浆管(4)、膜袋(5),之后,通过所述注浆管(4)向所述膜袋(5)内灌装注浆加固体(9)。随着注浆加固体(9)的灌入,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的沉陷段底板下部空隙被逐渐填充,直到浆液充分填充沉陷段底板下部空隙,即可完成对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段底部的加固和填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工程出现的沉陷病害,能够及时填充预制管廊节段的沉陷段底板下部空隙,施工需要的设备都是小型机械,操作简单易行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注浆钻孔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注浆管绑扎膜袋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膜袋绑扎大样图;

图5:本实用新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膜袋注浆加固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预制管廊节段,2—预制管廊拼装接缝,3—注浆钻孔,4—注浆管,5—膜袋,6—铁丝,7—注浆孔眼,8—塑料堵头,9—注浆加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本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使用步骤如下: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检查和标记→现场施工准备→钻机成孔→膜袋分段绑扎及下放注浆孔→拌制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注浆施工→拔管→补浆→清管移机→试验检测。

具体施工步骤如图1~图5所示,在预制管廊节段1发生沉陷时,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之间的预制管廊拼装接缝2发生错位。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长度为3m~5m,其断面形式可为矩形或类椭圆形。所述预制管廊拼装接缝2搭接宽度为15cm~30cm,其间距与预制管廊节段1的长度一致。根据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和所述预制管廊拼装接缝2的尺寸,设计注浆钻孔3的孔位直径为Φ20cm,并梅花形布置于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沉陷段影响范围内底板以下,钻孔深度为2.5m。此时,如果存在深层软弱下卧层,钻孔深度应超过土层分界1m以上。

所述注浆钻孔3的成孔设备需选择小型机械,并满足地下管廊内部净空要求。成孔钻进时可用清水循环,对于易塌坍孔地层采用泥浆循环。成孔过程中,如果地下管廊内部安装管线较多,需考虑局部拆迁管线及支座,以满足钻孔施工的空间需求。

然后在所述注浆钻孔3内设置注浆管4,所述膜袋5套设在所述注浆管4上,其上端绑扎在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的底板沉陷最高处。所述注浆管(4)采用直径为Φ40mm、壁厚为3mm的钢管制成,管身均匀分布注浆孔眼7。所述膜袋5为土工织物袋,优选直径为Φ300mm的卷筒型尼龙纤维袋。按照设计的注浆长度,确定所述膜袋5的尺寸,套设所述膜袋5时,在其中部每隔0.5m处用铁丝绑扎一道,整个膜袋5被分为多段绑扎在注浆管4上,膜袋5的底端向上300mm处用铁丝绑扎两道。

之后,向所述膜袋5内灌装注浆加固体9。所述注浆加固体9选用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P·O32.5。注浆过程中,遵循自下而上,逐节压浆的原则,一边向上拔注浆管4,一边注浆。根据注浆速度、每延米设计注浆量和每次拔管的长度确定拔管时间,一般每次拔管高度即为每节注浆管4的高度。注浆压力根据注浆孔眼7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综合确定,保证注浆加固体9之间充分挤密。在所述膜袋5绑扎范围注浆施工完成后,继续上拔注浆管4,直到注浆到达所述预制管廊节段1的底板原始标高位置后停止注浆,保证浆液充分填充沉陷段底板下部空隙。

最后,清理现场,移除注浆管4和浆钻孔3的成孔设备,并对施工结果进行试验检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仍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