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内置振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152发布日期:2018-11-30 20:1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振捣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桩基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是先钻孔,然后下钢筋笼,最后混凝土浇筑,该方法在进行较深的桩基施工中,往往发生塌孔现象,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而且由于塌孔,造成混凝土不能充满整个钻孔,影响建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振捣器,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建筑施工时,首先用中空钻杆钻孔,达到预定深度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拔出钻杆,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振捣器,将钢筋笼置入孔中,所述混凝土内置振捣器,包括振捣头,所述振捣头下方固定有传力杆,钢筋笼的上方设置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振捣头的下方;传力杆的下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与钢筋笼底部的凸起抵接;所述传力杆的外表面设置沿传力杆轴向排列的分力凸块,为保证振捣时不仅能沿上下方向振动,还能沿横向振动,所述分力凸块的形状为圆锥形,分力凸块的尖端为球形。

为保证钢筋笼与传力杆轴向的匹配,所述传力杆上端与轴向调整环螺纹连接,所述轴向调整环与振捣器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力凸块为多列,沿传力杆外圆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振捣器的振动方向是沿传力杆的轴向上下振动,而分力凸块的外表面为圆锥形设置,因此保证了将振动力分解成沿圆锥表面法线方向的分力,进而对孔中远离传力杆及钢筋笼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力凸块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振捣头1,所述振捣头1下方固定有传力杆2,钢筋笼5的上方设置折弯部6,所述折弯部6通过螺栓4固定在振捣头1的下方;传力杆 2的下部设置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钢筋笼底部的凸起11抵接;所述传力杆2的外表面设置沿传力杆轴向排列的分力凸块7,为保证振捣时不仅能沿上下方向振动,还能沿横向振动,所述分力凸块7的形状为圆锥形8,分力凸块7的尖端为球形9。

所述钢筋笼的下部12为锥形,以便于钢筋笼向下运动。

为保证钢筋笼5与传力杆2轴向的匹配,所述传力杆2上端与轴向调整环3螺纹连接,所述轴向调整环3与振捣器2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力凸块为多列,沿传力杆外圆均匀排列。

施工时,首先用中空钻杆钻孔13,达到预定深度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拔出钻杆,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振捣器,将钢筋笼置入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