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0709发布日期:2019-01-08 21:0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



背景技术:

河渠是我国现阶段应用很广的一种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农田灌溉,给排水、防洪、泄洪和给偏远山区生活用水等。

新时期下,我国河渠工程发展趋势为技术创新、不断变革,目前河渠建设在施工技术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河渠施工技术已经向着比较完善的方向发展,普遍运用到我国河渠建设中来,目前为了突破传统施工技术的阻碍现状就要发展创新型技术,来提高河渠的建设质量。

现有河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河渠是通过人工在地面上开凿的水道形成,运输和施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工期长,投入成本大。

(2)传统河渠建设地段行人和车辆无法通行,造成出行不便。

(3)传统河渠没有抗旱功能,旱季河渠干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造工期短、投入成本小、土地占用率低、实用性高、具有抗旱和蓄水功能的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解决了现有河渠建造工期长、投入成本大、建设路段无法通行和实用性低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包括盖板和河渠单元,盖板与河渠单元顶端固定连接;

河渠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河渠壁和位于底部的河渠底,河渠壁包括至少一排第一钢筋水泥罐,每相邻两个第一钢筋水泥罐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一钢筋水泥罐包括第一罐体和位于第一罐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空腔层和实体层,其位于河渠内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流水孔,空腔层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连通第一钢筋水泥罐两侧,并与相邻第一抽水管端口固定连接,第一罐体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

河渠底为至少一排第二钢筋水泥罐,每相邻两个第二钢筋水泥罐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钢筋水泥罐包括第二罐体、位于第二罐体内部的空腔和设置于第二罐体顶端的开口,空腔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管连通第二钢筋水泥罐两侧,并与相邻第二抽水管端口固定连接,第二罐体与第一罐体无缝固定连接,且其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第一钢筋水泥罐的高度高于第二钢筋水泥罐的高度;

盖板与第一钢筋水泥罐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钢筋水泥罐作为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成河渠单元,提高了河渠建造的效率,缩短了建造工期,减少了投入成本,第一钢筋水泥罐和第二钢筋水泥罐形成凹槽实现流水功能,空腔层和内腔实现蓄水功能,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抽取储蓄的水,实现了抗旱功能,第一钢筋水泥罐的滤水层对河水进行过滤,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盖板实现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减少了土地占用率,进一步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河渠单元一侧的过滤网,过滤网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对河流水面垃圾进行拦截,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滤水层的空隙率为10%至30%。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对河水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提高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第一抽水管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的出口端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抽水管里的河水由于重力流向两侧,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相邻河渠单元连接部分的第一抽水管的出口端通过T型盲管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收集的过滤之后的河水直接流入市政管网,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第二抽水管位于河渠外部的一端与抽水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增强了抗旱功能,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第一钢筋水泥罐和第二钢筋水泥罐为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强度高,具有防水功能,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盖板与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与盖板的顶端保持一致。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连接板使盖板与河岸连接,减少河渠的土地占用面积,也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提高了河渠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盖板和连接板为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材质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性,透水实现收集雨水,加强了河渠的蓄水和抗旱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钢筋水泥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钢筋水泥罐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2、第一钢筋水泥罐;21、第一罐体;22、滤水层;23、空腔层;24、实体层;25、流水孔;26、第一抽水管;3、第二钢筋水泥罐;31、第二罐体;32、空腔;33、开口;34、第二抽水管;4、过滤网;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单元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包括一块盖板1和一个河渠单元,盖板1为120cm*330cm*20cm的立方体钢筋混凝土板,与河渠单元顶端固定连接,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

河渠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河渠壁和位于底部的河渠底,河渠壁包括一排如图2所示的第一钢筋水泥罐2,数量为11个,每相邻两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为直径30cm、高度100cm的圆柱体罐,包括第一罐体21和位于第一罐体2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22、空腔层23和实体层24,滤水层22的空隙率为30%,其位于河渠内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流水孔25,用于收集河水,在经过滤水层22的过滤后流入空腔层23,空腔层23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一抽水管26,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一抽水管26连通第一钢筋水泥罐2两侧,并与相邻第一抽水管26端口固定连接,第一罐体21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

河渠底为两排如图3所示的第二钢筋水泥罐3,每排数量为11个,每相邻两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通过在间隙部分浇筑水泥实现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直径30cm、高度30cm的圆柱体罐,包括第二罐体31、位于第二罐体31内部的空腔32和设置于第二罐体31顶端的开口33,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空腔32进行蓄水,空腔32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二抽水管34,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二抽水管34连通第二钢筋水泥罐3两侧,并与相邻第二抽水管34端口固定连接,第二罐体31与第一罐体21通过在间隙部分浇筑水泥实现无缝固定连接,且其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高度高于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高度,形成的凹型河渠实现流水功能;盖板1与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河渠单元一侧的过滤网4,阻截河流垃圾,过滤网4与第一罐体21和第二罐体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抽水通道的出口端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抽水管34位于河渠外部的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对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空腔32里的水进行抽取,实现抗旱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盖板1与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盖板1和连接板5为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建造阶段,通过将预制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的第一钢筋水泥罐2、第二钢筋水泥罐3和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盖板1在河渠建造地点进行装配,通过在间隙部分浇筑水泥实现无缝固定连接,盖板1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丰水期,河流从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形成的凹型河渠中流过,实现防洪泄洪功能,河水通过流水孔25进入第一罐体的过滤层22,经过过滤流入空腔层23,实现蓄水功能,第一抽水管26对空腔层23中的河水进行溢流,河渠单元的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的市政管网,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第二罐体31中的空腔32,实现蓄水功能,同时过滤网4对河流垃圾进行阻难;干旱期,抽水泵通过第二抽水管34将空腔32中的水进行抽取使用,实现抗旱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包括两块盖板1和两个河渠单元,盖板1为120cm*330cm*20cm的立方体钢筋混凝土板,与河渠单元顶端固定连接,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

河渠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河渠壁和位于底部的河渠底,河渠壁包括一排如图2所示的第一钢筋水泥罐2,数量为11个,每相邻两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通过在间隙部分浇筑水泥实现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为直径30cm、高度100cm的圆柱体罐,包括第一罐体21和位于第一罐体2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22、空腔层23和实体层24,滤水层22的空隙率为30%,其位于河渠内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流水孔25,用于收集河水,在经过滤水层22的过滤后流入空腔层23,空腔层23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一抽水管26,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一抽水管26连通第一钢筋水泥罐2两侧,并与相邻第一抽水管26端口固定连接,第一罐体21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

河渠底为两排如图3所示的第二钢筋水泥罐3,每排数量为11个,每相邻两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直径30cm、高度30cm的圆柱体罐,包括第二罐体31、位于第二罐体31内部的空腔32和设置于第二罐体31顶端的开口33,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空腔32进行蓄水,空腔32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二抽水管34,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二抽水管34连通第二钢筋水泥罐3两侧,并与相邻第二抽水管34端口固定连接,第二罐体31与第一罐体21通过在间隙部分浇筑水泥实现无缝固定连接,且其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高度高于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高度,形成的凹型河渠实现流水功能;盖板1与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河渠单元一侧的过滤网4,阻截河流垃圾,过滤网4与第一罐体21和第二罐体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抽水通道的出口端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河渠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第一抽水管26的出口端通过T型盲管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抽水管34位于河渠外部的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对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空腔32里的水进行抽取,实现抗旱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盖板1与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盖板1和连接板5为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建造阶段,通过将预制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的第一钢筋水泥罐2、第二钢筋水泥罐3和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盖板1在河渠建造地点进行装配,盖板1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丰水期,河流从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形成的凹型河渠中流过,实现防洪泄洪功能,河水通过流水孔25进入第一罐体的过滤层22,经过过滤流入空腔层23,实现蓄水功能,第一抽水管26对空腔层23中的河水进行溢流,河渠单元的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两个河渠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第一抽水管26的出口端通过T型盲管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第二罐体31中的空腔32,实现蓄水功能,同时过滤网4对河流垃圾进行阻难;干旱期,抽水泵通过第二抽水管34将空腔32中的水进行抽取使用,实现抗旱功能。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包括一块盖板1和一个河渠单元,盖板1为120cm*300cm*20cm的立方体钢筋混凝土板,与河渠单元顶端固定连接,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

河渠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河渠壁和位于底部的河渠底,河渠壁包括一排第一钢筋水泥罐2,数量为10个,每相邻两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一钢筋水泥罐2为30cm*30cm*100cm的立方体,包括第一罐体21和位于第一罐体2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22、空腔层23和实体层24,滤水层22的空隙率为30%,其位于河渠内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流水孔25,用于收集河水,在经过滤水层22的过滤后流入空腔层23,空腔层23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一抽水管26,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一抽水管26连通第一钢筋水泥罐2两侧,并与相邻第一抽水管26端口固定连接,第一罐体21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

河渠底为两排第二钢筋水泥罐3,每相邻两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无缝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30cm*30cm*30cm的立方体,包括第二罐体31、位于第二罐体31内部的空腔32和设置于第二罐体31顶端的开口33,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空腔32进行蓄水,空腔32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带开孔的第二抽水管34,对河水进行抽取使用,第二抽水管34连通第二钢筋水泥罐3两侧,并与相邻第二抽水管34端口固定连接,第二罐体31与第一罐体21无缝固定连接,且其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高度高于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高度,形成的凹型河渠实现流水功能;盖板1与第一钢筋水泥罐2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河渠单元一侧的过滤网4,阻截河流垃圾,过滤网4与第一罐体21和第二罐体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抽水通道的出口端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抽水管34位于河渠外部的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对第二钢筋水泥罐3的空腔32里的水进行抽取,实现抗旱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为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盖板1与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盖板1和连接板5为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

建造阶段,通过将预制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的第一钢筋水泥罐2、第二钢筋水泥罐3和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盖板1在河渠建造地点进行装配,盖板1河岸接触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顶端与盖板1的顶端保持一致,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丰水期,河流从第一钢筋水泥罐2和第二钢筋水泥罐3形成的凹型河渠中流过,实现防洪泄洪功能,河水通过流水孔25进入第一罐体的过滤层22,经过过滤流入空腔层23,实现蓄水功能,第一抽水管26对空腔层23中的河水进行溢流,河渠单元的第一抽水管26连接形成中部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的拱形抽水通道,抽水通道与市政管网入口端固定连接,抽水通道中的水因重力流向两侧的市政管网,河水通过开口33流入第二罐体31中的空腔32,实现蓄水功能,同时过滤网4对河流垃圾进行阻难;干旱期,抽水泵通过第二抽水管34将空腔32中的水进行抽取使用,实现抗旱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造工期短、投入成本小、土地占用率低、实用性高、具有抗旱和蓄水功能的装配式钢筋水泥罐多功能河渠,解决了现有河渠建造工期长、投入成本大、建设路段无法通行、土地占用率高和实用性低的一系列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用于理解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和效果,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