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压力平衡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635发布日期:2019-01-15 23:58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异源压力平衡水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异源压力平衡水罐,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平衡不同水源、不同压力的冷热水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的热水供应系统增加了很多新型热源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泵等。这些一次热源系统,需要循环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再进行二次热网供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次热源循环过程中需要通过水泵提供新的动力,改变了初始水压,如果二次热网是开式系统,会使得冷热水压力不匹配,就是我们常说的“冷热水不同源”。“冷热水不同源”会影响整个热水系统平衡,最明显的现象是,洗澡的热水会忽冷忽热,更严重会突然变热烫伤使用者。而且使用者在使用热水时,会频繁放水调试,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目前解决“冷热水不同源”的方法有两个:

1、采用二次热网闭式间接换热系统,二次冷热水压可能近似相同。缺点是,一次热网热量由于在二次热网间接换热后,达不到热能的最大化利用,不节能。(此方法在《给水排水》国家刊物2012Vol.38No.6第77页《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式空气源热泵供水系统应用探讨》一文中有详细介绍。)

2、采用屋顶双水箱,一次热网换出的热水进入屋顶储热开式水箱,冷水进入屋顶另一座冷水开式箱。冷热水箱同高度同时重力供水。缺点是,需要增加水箱,限制建筑物造型,开式水箱内水质难以保证。

以上两种方法都没有彻底解决“冷热水不同源”这个技术问题,而且缺点难以改进。故本人研究出“异源压力平衡水罐”来解决这个难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异源压力平衡水罐,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异源压力平衡水罐。用以实现不同源的冷热水系统压力平衡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异源压力平衡水罐包括:卧式水罐、加热系统、冷水补水管、二次热网循环系统、冷水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水罐的内部设置有热水腔和冷水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系统与热水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水补水管与热水腔和冷水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热网循环系统与热水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水出水管一端与冷水腔相通,另一端与二次热网循环系统的分支管一同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水罐的内部设置有隔膜,隔膜的边缘与卧式水罐的内壁中部密封连接,将卧式水罐分割成两个腔体,分别为:热水腔和冷水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膜为折叠型设计,可随热水腔和冷水腔内水压变化而伸缩变化;隔膜的材质为食品级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一次热网循环系统装置和辅助热源装置;一次热网循环系统装置包括:一次热源、一次循环水管、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一次循环水管的两端均与热水腔相连通,一次循环水管上串联有一次热源和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一次热源可采用太阳能、热泵和废热能其中的一种;辅助热源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水补水管一端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一分为二,分别与热水腔和冷水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热网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水管、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二次循环水管的两端均与热水腔相连通;二次循环水管上装有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二次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分支管,并通过分支管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冷水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水腔上装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水腔和一次循环水管上各装有一个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个系统:

1、一次热循环系统:也就是一次加热循环系统;当热水腔中的水温达不到标准时,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启动将热水腔和一次循环水管中的水循环起来,经一次热源将一次循环水管内的水加热后再送入到热水腔中;如果再此循环系统中一次热源因特殊原因无法加热(或加热缓慢)时,可通过辅助热源装置对热水腔内的水进行电加热;

2、二次热循环系统:也就是热水使用循环系统;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启动将热水腔和二次循环水管循环流动起来,热水经过二次循环水管到淋浴器或混水阀时流出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经二次循环水管和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流回热水腔进行再次加热;

3、冷水系统:包括:冷水补水系统和冷水使用系统;

1)、冷水补水系统是由冷水补水管将外部供水系统的冷水,补充到热水腔和冷水腔中;冷水腔中的冷水可直接使用,热水腔中的冷水经一次热循环系统加热后使用;

2)、冷水使用系统是由冷水出水管将冷水腔中的冷水引入到淋浴器或混水阀中使用;冷水使用系统的冷水水压是由两部分压力产生;一部分为冷水补水管补充入冷水腔的冷水产生,另一部分时通过热水腔中的水压经隔膜移动挤压传递给冷水腔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解决了闭式系统间接换热的换热能效,减少了热能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热水腔内热水的加热采用两种方式,提高了热水供热速度和持续性;

3、本实用新型冷热水腔之间采用隔膜分隔开,能够更准确、实时的调整平衡冷热水压力,不增加过多投入;

4、本实用新型的隔膜采用折叠式结构,增大了两个腔体空间的转换率;

5、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折叠隔膜将卧式水罐分割为两个冷热水腔,避免了以往硬性分割使用时,因一个或两个水腔长期压力变化而造成的变形渗漏情况;

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避免了使用时水流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同时不用反复调节水温,也节约了用水;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隔膜设计,更加适用于太阳能、热泵等一次热源压力不定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换热持久、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1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一次热源 2、一次循环水管 3、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 4、温度计 5、安全阀 6、辅助热源装置 7、卧式水罐 8、热水腔 9、隔膜 10、冷水腔 11、冷水补水管 12、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 13、冷水出水管 14、二次循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异源压力平衡水罐包括:卧式水罐7、加热系统、冷水补水管11、二次热网循环系统、冷水出水管13;卧式水罐7的内部设置有热水腔8和冷水腔10;加热系统与热水腔8相连接;冷水补水管11与热水腔8和冷水腔10相连通;二次热网循环系统与热水腔8相连接;冷水出水管13一端与冷水腔10相通,另一端与二次热网循环系统的分支管一同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卧式水罐7的内部设置有隔膜9,隔膜9的边缘与卧式水罐7的内壁中部密封连接,将卧式水罐7分割成两个腔体,分别为:热水腔8和冷水腔10。

隔膜9为折叠型设计,可随热水腔8和冷水腔10内水压变化而伸缩变化;隔膜9的材质为食品级丁腈橡胶。

加热系统包括:一次热网循环系统装置和辅助热源装置6;一次热网循环系统装置包括:一次热源1、一次循环水管2、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3;一次循环水管2的两端均与热水腔8相连通,一次循环水管2上串联有一次热源1和一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3;一次热源可采用太阳能、热泵和废热能其中的一种;辅助热源装置6为电加热装置。

冷水补水管11一端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一分为二,分别与热水腔8和冷水腔10相连通。

二次热网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水管14、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12;二次循环水管14的两端均与热水腔8相连通;二次循环水管14上装有二次热网循环水泵机组12;二次循环水管14上设置有分支管,并通过分支管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冷水出水管13的一端与冷水腔10相连通,另一端与淋浴器或混水装置相连接。

热水腔8上装有安全阀5。

热水腔8和一次循环水管2上各装有一个温度计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