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277发布日期:2019-02-12 21:17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文地质勘查领域,尤指一种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尤其是地下水受到不合理的开采以及各种农业、生活、工业等造成的地下水的水位不断降低,水质不断恶化。国家对地下水进行了长期的水位、水质监测,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近几年国家建立了上万口的地下水专业监测井,并安装了自动化的地下水监测设备。为了保护监测井及其地下水监测仪器不被人为破坏,防止雷电、雨等恶劣气候环境对其影响,每个监测井都安装了井口保护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国内的应用的井口保护盖其主要由金属铁管作为主体,顶部有部分塑料或者尼龙材质板材,可以避免地下水监测仪器数据传输的信号被屏蔽。底部有固定的支架,可通过水泥浇筑将井口保护装置固定于监测井的上部。顶部可以用专用的钥匙打开,从而使工作人员进行地下水的采样,仪器的维护等工作。

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井口保护盖,都是直接罩在地下水监测井的上部,因此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地下水监测井中会有大量的潮气在保护盖中,地下水监测仪器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下,会造成外壳生锈,内部电路板进水气从而产生设备故障;在一些高污染的地下水水体监测中,挥发出刺激的气体,会腐蚀监测仪器产生故障;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地下水的采样工作时,还需要先将安装的设备移开,在进行采样,造成了工作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其有效避免了地下水监测井中的潮气或者刺激性的气体对监测仪器本身造成的腐蚀和破坏,保护了仪器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它包括:井口保护舱体、仪器保护舱体和支撑装置,该井口保护舱体和该仪器保护舱体通过连通管连通,该井口保护舱体与该仪器保护舱体固定在该支撑脚装置上,该井口保护舱体罩在地下水监测井井口上。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数个地脚和一支撑板体,该支撑板体搭固于数个该支脚上,该支撑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井口保护舱体的下开口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仪器保护舱体的下端固定于该支撑板体的顶面。

所述井口保护舱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盖帽,该第一管体的下端插固在支撑板体的第一通孔中,该第一管体的下端开口与地下水监测井口对正连通,该第一盖帽盖封于该第一管体的上端开口。

所述仪器保护舱体包括第二管体和第二盖帽,该第二管体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体的顶面,该第二盖帽盖设在该第二管体的上端开口,在该第二盖帽上开设一信号传输通孔,该传输通孔盖封有信号传输盖板。

所述信号传输盖板为尼龙材质或塑料材质。

所述井口保护舱体与所述仪器保护舱体间隔布置。

所述连通管设置在所述井口保护舱体和所述仪器保护舱体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避免了地下水监测井中的潮气或者刺激性的气体对监测仪器本身造成的腐蚀和破坏,保护了监测仪器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井口保护舱体,11:第一管体,12:第一盖帽,2:仪器保护舱体,21:第二管体,22:第二盖帽,23:信号传输盖板,3:支撑装置,31:地脚,32:支撑板体,4: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它包括:井口保护舱体1、仪器保护舱体2和支撑装置3,该井口保护舱体1与该仪器保护舱体2并列间隔布置,该井口保护舱体1和该仪器保护舱体3通过连通管4连通,该井口保护舱体1与该仪器保护舱体2固定在该支撑脚装置3上,该井口保护舱体1的下端罩住地下水监测井井口,该井口保护舱1的下端开口与地下水监测井井口连通。

优选,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六个地脚31和一支撑板体32,该支撑板体32搭固于六个地脚31上,该六个地脚布置成六边形的六个顶点,该支撑板体为一平面板体,该支撑板体32通过螺栓与各地脚固连,该支撑板体32上开设有与所述井口保护舱体的下端开口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仪器保护舱体2的下端焊接于该支撑板体32的顶面。

所述井口保护舱体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一盖帽12,该第一管体11的下端插设在支撑板体的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支撑板体焊接,该第一管体11的下端开口与地下水监测井井口对正连通,该第一盖帽12盖封于该第一管体11的上端开口。

所述仪器保护舱体2包括第二管体21和第二盖帽22,该第二管体22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体3的顶面,该第二盖帽22盖设在该第二管体21的上端开口,在该第二盖帽22上开设一信号传输通孔,该传输通孔盖封有信号传输盖板23。

所述信号传输盖板23为尼龙材质或塑料材质。

所述井口保护舱体1与所述仪器保护舱体2间隔布置。

所述连通管4设置在所述井口保护舱体1和所述仪器保护舱体2的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主要分为井口保护舱体部分、仪器保护舱体部分、支撑装置部分,通过水泥浇筑地脚对地下水监测井起到保护作用。采用两个独立的舱体空间,为安装的监测仪器另外配置一个仪器保护舱体空间,从而避免了地下水监测井中的潮气或者刺激性的气体,对仪器本身造成的腐蚀和破坏,保护了仪器的稳定运行,保障了使用环境,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工作人员进行地下水采样时候,打开保护盖,因为监测仪器放置在另外的空间内,其采样过程不会对仪器进行任何的干扰,避免了仪器的挪动,造成的数据不准或者破坏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野外工作人员地下水采样工作的效率,减轻了工作量,保障了监测仪器运行的可靠性。

野外安装的地下水监测仪器通讯主机部分都可以放置到这个独立的空间内。监测仪器的探头放置在水中,数据电缆一直连通到井口保护舱体中,电缆穿过连通管,与监测仪器的通讯主机相接,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用硅胶或者泡沫胶等将连通管与线缆之间进行密封,彻底隔绝井口保护舱体和仪器保护舱体之间的空气流通,所以可以避免仪器保护舱体受潮或者接触到刺激性的气体,从而对监测仪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信号传输盖板为尼龙材质或塑料材质,起到的作用是不屏蔽通讯主机的信号,随时将数据发送至移动网络,通讯主机的天线就固定在传输盖板的的下部,尽可能的保证高质量的通讯信号。这样便完成整套地下水监测仪器的安装。

相对于传统的地下水监测井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舱体空间,一个保护监测井井口,另外一个放置地下水监测仪器。从根本上避免了地下水监测仪器长期放置在一个密闭潮湿空间中的受潮问题。同时因为两个舱体之间完全封闭,所以在受污染的地下水监测井使用时,也彻底隔绝了一些污染水体挥发的刺激性气体对地下水监测造成的腐蚀问题。工作人员如果进行地下水的野外调查及采样时候只需开关井口保护舱部分,不会对监测仪器产生任何的干扰和影响。如果对地下水监测仪器进行更换电池、维护更换等工作时候只需开关仪器保护舱部分,在整个操作仪器的过程中,不用担心仪器及各种配件工具等因操作不慎掉入到井中等问题发生,不会对地下水监测井产生任何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更加保障地下水监测仪器运行的环境,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在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时,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更加适合地下水监测井及监测仪器的保护,野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地下水勘查采样及仪器维护等工作时候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实用新型能够防潮、防刺激性气体,保护地下水监测仪器,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