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防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6169发布日期:2019-03-15 20:4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溢洪道防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大坝,尤其是一种用于保护溢洪道结构,有效避免小流量泄洪时挑坎护坦被破坏后,造成下部基岩被掏刷的溢洪道防掏装置。



背景技术:

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溢洪道的设计和布置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洪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25~30%及劳动力的25%,故溢洪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溢洪道建造过程中,通常在其泄水道处会采用挑流消能的方式,该方式可以省去消力池等工程,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但是在小流量泄洪过程中,由于水流量小,不能形成挑射,水流长时间直接砸击挑坎护坦,造成挑坎护坦部位被破坏,稍大流量泄流引起的下游回旋的水流又容易掏刷基岩,严重威胁溢洪道甚至水坝安全。实际工程中,这两种导致溢洪道破坏的现象较为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采用挑流消能方式的溢洪道在小流浪泄洪过程中,水流不能形成挑射,长时间砸击破坏护坦部位,稍大流量泄流时引起的回旋水流掏刷基岩,严重威胁溢洪道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溢洪道结构,可以取消护坦,并抵抗回水掏刷下部基岩的溢洪道防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溢洪道防掏装置,设置在溢洪道挑坎处,其特征在于该防掏装置包括固定块和防掏墙,固定块呈直角梯形状,防掏墙呈长方体状,防掏墙竖直固定在固定块底部,固定块上设置有长锚杆,固定块通过长锚杆固定在挑坎底部。

所述的长锚杆至少为两根,平行设置,且间距为2m。

所述的固定块强度为C30,防掏墙强度为C25,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长度不小于15m,防掏墙与挑坎外延的垂直间距为2m。

将固定块上的长锚杆锚入挑坎底部以固定固定块,使得防掏墙固定于挑坎底部,在溢洪道泄水道处的基岩外部形成一个保护层,利用该保护层抵御回旋的水流,避免回旋水流掏刷基岩,威胁泄洪道甚至水坝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溢洪道防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在挑坎底部设置一个防掏装置,在基岩外部形成一个保护层,利用保护层隔绝回旋的水流对基岩的掏刷,为泄洪道和水坝提供保护,同时可以取消常规设计中的水平向护坦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固定块1,防掏墙2,长锚杆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溢洪道防掏装置,设置在溢洪道挑坎处,该防掏装置包括固定块1和防掏墙2,固定块1呈直角梯形状,防掏墙2呈长方体状,防掏墙2竖直固定在固定块1底部,固定块1上设置有长锚杆3,固定块1通过长锚杆3固定在挑坎底部。长锚杆3至少为两根,平行设置,且间距为2m。固定块1强度为C30,防掏墙2强度为C25,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长度不小于15m,防掏墙2与挑坎外延的垂直间距为2m。

将固定块1上的长锚杆3锚入挑坎底部以固定固定块1,使得防掏墙2固定于挑坎底部,在溢洪道泄水道处的基岩外部形成一个保护层,利用该保护层抵御回旋的水流,避免回旋水流掏刷基岩,威胁泄洪道甚至水坝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