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019发布日期:2019-06-13 11:5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



背景技术:

河道积淤是影响河道水质的重要因素,对于流经城市或者绕城的河道,人们都对河道进行修葺,将其设计成倒置的梯形河道。随着河水沉淀,以及活水带来的沉积泥沙,河道底部会形成淤泥,这些淤泥内含有有机物,经发酵会产生甲烷,产生臭味,而且,淤泥里也会堆积其他杂物,为了保证水质,需要对河底的淤泥进行清理。由于河道底部的修建往往依据河底本来的高低走势进行修建,所以河道底部会出现一些坡度,对于高起的部分,会对清淤设备造成阻碍,影响清淤设备的走动,对于低陷的部分,清淤设备不能清理到其底部,造成清理不彻底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清淤设备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从而使该装置可以根据河底的具体高度以及坡度走势进行自适应调整,对河道淤泥进行全面清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包括上悬架、辊架、清淤辊,其中辊架悬挂安装在上悬架下方,辊架的下部安装清淤辊,所述上悬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且在两根横杆中间平行设置中心轴,所述辊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拉杆,拉杆顶端与中心轴连接,且拉杆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在辊架中的拉杆的下端设置辊轴安装套,所述清淤辊中部固定设置辊轴,并通过辊轴安装在辊轴安装套上;在辊轴的两端安装底轮,且底轮相对于辊轴自由转动;在清淤辊上设置辊轴啮合轮,在辊架上通过固定架安装辊驱动电机,该辊驱动电机上设置上啮合轮,且该上啮合轮通过传动带驱动辊轴啮合轮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辊架上部以活动方式连接上悬架,使得辊架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当河道底部高度发生变化时,辊架通过向侧面偏移来使清淤辊与河道底部良好接触,设置的底轮则可以使清淤辊与河底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影响清淤辊的正常转动;与辊架一体设计的辊驱动电机则可以随辊架的偏移而移动,保证对清淤辊的良好驱动。

优选地,所述清淤辊包括辊体、搅拌柱和挂钩,搅拌柱以辐射状均匀设置在辊体上,所述挂钩设置在搅拌柱的顶端。设置搅拌柱可以对河底淤泥进行翻动,使板结的淤泥被打散,有利于对淤泥进行抽离和疏散,设置的挂钩则可以对河底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

优选地,所述搅拌柱的顶端设置末端清扫刷,该末端清扫刷顶端距离清淤辊轴心的距离等于底轮的半径。在底轮的作用下,搅拌柱不能接触河道底部,设置末端清扫刷后,可以对河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增加清理效果。

优选地,所述上悬架中的两根横杆下方设置弧形杆,该弧形杆的两端通过安装套活动套装在横杆上,且弧形杆的弧心位于中心轴的中轴线上,在辊架与弧形杆靠近的位置设置滑套,该滑套与辊架可转动连接,且滑套活动套装在弧形杆上。弧形杆的作用在于增加辊架的着力点,使辊架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为丝杠,丝杠通过设置在上悬架上的固定轴架安装,且在上悬架上安装驱动丝杠转动的电机,所述辊架上端通过中心螺纹轴套连接中心轴采用丝杠作为中心轴,可以通过转动丝杠来移动辊架相对于上悬架的位置,从而调整清淤辊在水底的位置,实现对河底不同位置的清淤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根据河底的具体走势,辊架自动偏移,以使清淤辊与河底保持良好接触;在底轮的作用下,清淤辊在河底可以顺利滚动,不会发生磕碰现象;以丝杠作为中心轴,可以对辊架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增加清淤辊的清理范围,弥补清淤辊本身跨度短的不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辊架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架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辊架与清淤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淤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悬架1、辊架2、清淤辊3、辊轴4、底轮5、中心螺纹轴套6、中心轴7、辊驱动电机8、固定架9、传动带10、弧形杆11、安装套12、滑套13、电机14、固定轴架15、辊轴安装套16、辊轴啮合轮17、上啮合轮18、辊体31、搅拌柱32、末端清扫刷33、挂钩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河道清淤悬架辊,包括上悬架1、辊架2、清淤辊3,其中辊架2悬挂安装在上悬架1下方,辊架2的下部安装清淤辊3,所述上悬架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且在两根横杆中间平行设置中心轴7,所述辊架2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拉杆,拉杆顶端与中心轴7连接,且拉杆可以绕中心轴7转动;在辊架2中的拉杆2的下端设置辊轴安装套16,所述清淤辊3中部固定设置辊轴4,并通过辊轴4安装在辊轴安装套16上;在辊轴4的两端安装底轮5,且底轮5相对于辊轴4自由转动;在清淤辊3上设置辊轴啮合轮17,在辊架2上通过固定架9安装辊驱动电机8,该辊驱动电机8上设置上啮合轮18,且该上啮合轮18通过传动带10驱动辊轴啮合轮17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辊架2上部以活动方式连接上悬架1,使得辊架2可以绕着中心轴7转动,当河道底部高度发生变化时,辊架2通过向侧面偏移来使清淤辊3与河道底部良好接触,设置的底轮5则可以使清淤辊3与河底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影响清淤辊3的正常转动;与辊架2一体设计的辊驱动电机8则可以随辊架2的偏移而移动,保证对清淤辊3的良好驱动。

除此之外,所述清淤辊3包括辊体31、搅拌柱32和挂钩34,搅拌柱32以辐射状均匀设置在辊体31上,所述挂钩34设置在搅拌柱32的顶端。设置搅拌柱32可以对河底淤泥进行翻动,使板结的淤泥被打散,有利于对淤泥进行抽离和疏散,设置的挂钩34则可以对河底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所述搅拌柱32的顶端设置末端清扫刷33,该末端清扫刷33顶端距离清淤辊3轴心的距离等于底轮5的半径。在底轮5的作用下,搅拌柱32不能接触河道底部,设置末端清扫刷33后,可以对河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增加清理效果。

所述上悬架1中的两根横杆下方设置弧形杆11,该弧形杆11的两端通过安装套12活动套装在横杆上,且弧形杆11的弧心位于中心轴7的中轴线上,在辊架2与弧形杆11靠近的位置设置滑套13,该滑套与辊架13可转动连接,且滑套13活动套装在弧形杆11上。弧形杆11的作用在于增加辊架2的着力点,使辊架2更加稳定。所述中心轴7为丝杠,丝杠通过设置在上悬架1上的固定轴架15安装,且在上悬架1上安装驱动丝杠转动的电机14,所述辊架2上端通过中心螺纹轴套6连接中心轴7采用丝杠作为中心轴7,可以通过转动丝杠来移动辊架2相对于上悬架1的位置,从而调整清淤辊3在水底的位置,实现对河底不同位置清淤的目的。

工作原理:将该装置安装在清淤船上,使清淤辊3位于河道水底,启动辊驱动电机8,此时清淤辊3开始转动,河底的淤泥被清淤辊3打散并混于水中,启动清淤船向前走,此时底轮5沿着河底转动,当遇到河底有坡度时,底轮5沿着坡度走动,此时辊架2绕着中心轴7偏转,使清淤辊3始终与河底保持良好接触;当需要对相邻区域进行清淤时,可以启动电机14,使丝杠转动,此时中心螺纹轴套6带动辊架2偏移,实现对清淤辊3位置的调整。

该装置根据河底的具体走势,辊架自动偏移,以使清淤辊与河底保持良好接触;在底轮的作用下,清淤辊在河底可以顺利滚动,不会发生磕碰现象;以丝杠作为中心轴,可以对辊架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增加清淤辊的清理范围,弥补清淤辊本身跨度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高低不平的河道,且能够根据河底坡度自适应调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