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706发布日期:2019-05-21 21:4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漏斗,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下水漏斗,现在均采用筒柱结构,在排水时,很容易导致杂物将排水孔堵塞,导致积水,同时漏斗上的头发与丝状物也不便于清理,同时传统的漏斗防止下水气味回流时,通过在下水口处设有凹槽结构,使水流不完全排走,达到防止气味回流的目的,但上述的流水效率不高,在遇到大量排水时,无法快速排出,形成积水,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通过管壳的内部安装有弯管,水流通过入水槽流入时,形成较为宽敞的流水,大大避免了传统漏斗流水过慢,产生积水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包括管壳、放置壳、入水槽、弯管、出水口、铁环和过滤网,所述管壳的顶端开设有入水槽,所述入水槽的内壁固定有放置壳,所述入水槽的底端连接有弯管,且弯管固定于管壳的内部,所述放置壳的顶端放置有铁环,且铁环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端的中心处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管壳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弯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壳顶端的两侧安装有磁块,所述磁块与铁环为磁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铁环顶端的外周为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安装有多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环保下水漏斗,通过管壳的内部安装有弯管,水流通过入水槽流入时,形成较为宽敞的流水,大大避免了传统漏斗流水过慢,产生积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环保下水漏斗,通过管壳的内部安装弯管,弯管排完水后弯管内部流水,避免气味发生回流。

3.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环保下水漏斗,通过铁环顶端的外周为安装多组挡片,可对头发进行拦截,避免头发过多堵塞过滤网,大大提高了排水的效率,设计简单,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环保下水漏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环保下水漏斗的管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壳;2、放置壳;3、入水槽;4、铁环;5、挡片;6、过滤网;7、把手;8、弯管;9、磁块;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环保下水漏斗,包括管壳1、放置壳2、入水槽3、弯管8、出水口10、铁环4和过滤网6,所述管壳1的顶端开设有入水槽3,所述入水槽3的内壁固定有放置壳2,所述入水槽3的底端连接有弯管8,且弯管8固定于管壳1的内部,所述放置壳2的顶端放置有铁环4,且铁环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顶端的中心处固定有把手7。

其中,所述管壳1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0,所述弯管8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0连通。

其中,所述放置壳2顶端的两侧安装有磁块9,所述磁块9与铁环4为磁性连接。

其中,所述铁环4顶端的外周为安装有挡片5,所述挡片5安装有多组。

工作原理:使用时,管壳1安装于下水管道中,将铁环4放置在放置壳2上,并对入水槽3形成了拦截,同时铁环4将被放置壳2顶端安装的磁块9进行吸附,排水时,水流通过过滤网6进入入水槽3的内部,形成快速排水的效果,同时水流中含有毛发或丝状物时,聚集较多时,头发等丝状物将被挡片5拦截,或聚集在挡片5四周,不会对过滤网6的底部形成堵塞,避免影响排水的效率,水流通过弯管8进入出水口10排出,排出结束后,弯管内部留水,避免异味回流,设计简单,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