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四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2070发布日期:2019-04-17 00:14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四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铁塔基础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通信工程由以往常用的角钢塔逐渐被四柱钢管塔替代,四柱钢管塔稳定性强,但构件重量较大,45m铁塔单个塔柱基础预埋件重量达243kg。每座铁塔基础混凝土浇筑前需对4个塔柱基础预埋件(重量近1000kg)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调整精度要求高,操作较困难,且铁塔建设地点一般运输条件较差。目前多数施工队在铁塔基础混凝土浇筑前用6根钢管固定地脚螺栓,使用钢卷尺测量后慢慢调整精度,费时费力,且人工测量及调整后常常无法满足各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各地脚螺栓高度及各地脚螺栓扭转允许误差,导致后续铁塔安装精度无法满足要求,影响施工质量及安全。

为了四柱钢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用于铁塔基础4套地脚螺栓固定及相对位置的调整,解决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各地脚螺栓高度及各地脚螺栓扭转偏差大的问题。地脚螺栓的预埋施工精度直接影响塔吊的安装和使用,通常,四柱钢管塔在安装时由于重量大,调整尺寸困难,定位的调整需要花费一个班组一整天的调节时间。

公开号为CN 206637189 U的一种大型塔式起重机基础预埋螺栓固定装置,该实用新型用于起重机基础施工,此装置仅解决单个机械平台基础施工时地脚螺栓的固定,较简单,无法连续调节只能适用于一种型号,无法对多个柱基础预埋件相对位置调整固定及螺栓顶面高度进行调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四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解决四柱钢管通信铁塔基础施工时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各地脚螺栓高度及各地脚螺栓扭转偏差精度的控制,可连续调节使用于多种常见型号,采用拼装方式,便于安装、拆卸及运输。

所述的可调式四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为框状矩形的固定框,固定框相邻边之间连接固定的斜撑杆和位于固定框四个顶点位置的螺栓定位板;

所述固定框的每一条边由中部的调节方钢和与所述调节方钢的两端可伸缩套接的一对调节角钢组成,在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的腹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位,通过螺栓穿过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的调节孔位将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紧固为固定框的边;

所述斜撑杆的两端部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位,通过螺栓穿过斜撑杆和调节方钢的调节孔位将斜撑杆和调节方钢紧固;

所述螺栓定位板为设有混凝土浇筑孔、定位孔和连接孔的平板,所述混凝土浇筑孔直径为210~230mm,用于穿过地脚螺栓;所述定位孔与地脚螺栓上的螺栓法兰连接孔位置对应,用于与螺栓法兰紧固连接;所述连接孔用于与垂直相邻的两根调节角钢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平行于调节方钢和斜撑杆,分别与每一条调节方钢和斜撑杆固定设有水平尺。

所述调节角钢的长度为1150~1190mm,调节方钢的长度为2000~2100mm,斜撑杆的长度为1800~2200mm;调节方钢和斜撑杆分别对称分布有4对调节孔位,调节角钢的外端部设有与螺栓定位板的连接孔对应的连接通孔,调节角钢上至少设有三对与调节方钢的调节孔位对应的连接通孔。

优选地,所述螺栓定位板上混凝土浇筑孔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所连接的连接角钢延长线交点外移52~6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螺栓孔位进行拼装可连续调节,对铁路上常用的30m-45m四柱钢管通信塔通用,同时自带水平尺调平功能,安装及拆卸简单、成本低、运输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通过不同孔位用螺栓进行连接,跟开长度适用于不同高度铁塔基础地脚螺栓的固定及调平。施工过程中,运输、拆卸及安装简单易操作,此装置确保了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各地脚螺栓高度及各地脚螺栓扭转偏差等精度的控制。解决了传统施工中为固定地脚螺栓,控制精度费工费力的现象,使得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本装置选材为国标50方钢、角钢及厚8mm钢板,使用数控机床对孔位进行加工,成本约3000元/套,通用性强,相比于传统基础螺栓固定方式,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通过现场施工比对,每处铁塔基础施工工效提高约85%,且通过此装置施工的10处铁塔,均能满足精度控制要求:地脚螺栓中心间距误差≤3mm、各地脚螺栓高度误差≤3mm、地脚螺栓扭转误差≦1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角钢,2-调节孔位,3-调节方钢,4-斜撑杆,5-螺栓定位板,6-定位孔,7-混凝土浇筑孔,8-水平尺,9-固定框,1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可调式四管塔基础地脚螺栓固定及调平装置,包括拼接为矩形框状的固定框9,固定框相邻边之间连接固定的斜撑杆4和位于固定框四个顶点位置的螺栓定位板5。

所述固定框9的每一条边由中部的调节方钢3和与所述调节方钢的两端可伸缩套接的一对调节角钢1组成,在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的腹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位2,调节孔位2为竖向时,调节孔位2穿透调节方钢的顶底钢板和调节角钢的水平翼板;调节孔位2为横向时,调节孔位2穿透调节方钢的相对两侧钢板和调节角钢的竖直翼板。通过螺栓穿过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的调节孔位将调节方钢和调节角钢紧固为固定框的边,由于调节角钢可以在调节方钢内伸缩,因此,固定后的边长可以调节变化,经过调解后可以适用于不同跟开长度的四管铁塔。

所述斜撑杆4的两端部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位,通过螺栓穿过斜撑杆4和调节方钢的调节孔位将斜撑杆和调节方钢紧固。多个调节孔位可以使斜撑杆跨接在调节方钢的跨距可以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跟开长度的四管铁塔。

所述螺栓定位板5为设有混凝土浇筑孔7、定位孔6和连接孔10的平板,所述混凝土浇筑孔7直径为210~230mm,用于穿过地脚螺栓,穿过并调平后浇筑混凝土固定。

所述定位孔6与地脚螺栓上的螺栓法兰连接孔位置对应,用于与螺栓法兰紧固连接和调整高度。

所述连接孔10用于与垂直相邻的两根调节角钢连接固定,俯图中螺栓定位板5每一方向的连接孔10设有两个,两个垂直方向的连接孔10几乎延长线交点在螺栓定位板5的中心。所述螺栓定位板5上混凝土浇筑孔7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所连接的连接角钢延长线交点外移52~60mm。可以减小螺栓定位板5的面积。

平行于调节方钢3和斜撑杆4,分别与每一条调节方钢3和斜撑杆4固定设有水平尺8。可以在调整过程中随时方便地查看到调节的水平度。具体控制方法为:在1根方钢及与其相邻2根斜拉角钢上分别放置水平尺,确定好标高后,先调节1根方钢两端的基础螺栓高度使方钢上水平尺水平,此两个基础螺栓后面不再调节,选择其一斜拉角钢看水平尺是否水平,若不水平则调节与该斜拉角钢相连的边所在的未调节过的基础螺栓高度直至水平,然后同此法再调节另一斜拉角钢水平尺水平。

作为实施例,以往地脚螺栓是通过6根5米长钢管用夹具固定,这样很难保证四个地脚螺栓组成一个正方形能满足各种精度要求,而且每个地脚螺栓还可能出现扭转的情况,调整起来不仅麻烦耗时还存在很大的误差。由于钢管上面没有具体的刻度,只能拿尺子测量,一点点调整固定,固定完一边再固定其他位置,每个基础螺栓都比较重,例如跟开距离为45米的一个就243kg,一个四管塔是有4个,很容易弄偏,要么是单个基础自己的中心轴距扭了,要么高了或低了,要么就是两个基础螺栓间距在调整过程中又动了,要不断的调整才行,现场采用这个钢管固定需要5个人差不多调整一天时间才能调完。本实用新型可以大为节省调节时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选材为镀锌50角钢、50方钢及5mm米厚方钢板,由数控机床进行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尺寸设计,根据铁塔根开的四个标准,分别制定四个对应的尺寸,四个尺寸分别对应四种高度四管塔的根开,45米塔根开为3650mm,40米塔根开为3300mm,35米塔根开为2950mm,30米塔根开为2600mm。

本实用新型为一套通用装置,按照图纸标注进行加工,根据根开尺寸确定边的组装方式,每个根开对应一种边长。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组装即可,此模具的应用不仅使得四个地脚螺栓为严格方形且避免了扭转情况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地脚螺栓的调整固定精度且大大的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实施例中,按照所述调节角钢1的长度为1150~1190mm,调节方钢3的长度为2000~2100mm,斜撑杆4的长度为1800~2200mm;调节方钢3和斜撑杆4分别对称分布有4对调节孔位2,调节角钢1的外端部设有与螺栓定位板5的连接孔对应的连接通孔,调节角钢1上至少设有三对与调节方钢3的调节孔位对应的连接通孔。边由2根长1175mm的调节角钢和1根长2060mm的调节方钢组成,角钢上间距为175mm的孔是调节孔,方钢两端的角钢均对称安装,以方钢最外端第一个孔为基准孔,45米塔根开时使基准孔与调节角钢第3个调节孔重合,40米塔根开时使基准孔与调节角钢第4个调节孔重合,35米塔根开时使基准孔与调节角钢第5个调节孔重合,30米塔根开时使基准孔与调节角钢第6个调节孔重合。根据铁塔根开计算出对应的边长,边是由2条角钢和1条方钢组成,方板是固定在地脚螺栓的4个螺杆上且与地脚螺栓法兰贴紧,材料选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通过指定的孔固定后边长在根开误差允许范围内。

通过不同孔位用螺栓进行连接,跟开长度适用于不同高度铁塔基础地脚螺栓的固定及调平。施工过程中,运输、拆卸及安装简单易操作,此装置确保了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各地脚螺栓高度及各地脚螺栓扭转偏差等精度的控制。解决了传统施工中为固定地脚螺栓,控制精度费工费力的现象,使得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