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740发布日期:2019-04-09 21: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部山区修筑高速公路、铁路时,经常会遇到开山形成的大量裸露高陡岩质边坡,岩质坡面裸露其表面极易风化,从而导致山体滑坡或块石滚落,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而且大量的岩质边坡裸露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不符合我国当下绿色发展理念。

传统的高陡岩质边坡防护结构主要可以归为三类,其一为支挡加固法、其二为整体锚喷支护法、其三为锚杆(索)混凝土框格梁法。对于第一类及第二类支护结构,支护后的边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对生态造成较大破坏,而且后期的整治费用高,生态环境效果极差,对于第三类支护结构,由于混凝土框格梁法的施工需要支护模板并在混凝土框格梁中布设钢筋网等,对于高陡岩质边坡施工难度极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且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格梁3、基质土5、植生土6和草垫7,所述的混凝土框格梁3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1上,并将岩质边坡1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所述的基质土5、植生土6和草垫7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固定于框体内。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用于锚固草垫7的锚钉8,所述的锚钉8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钉脚82和用于连接两个钉脚的钉身81,所述的锚钉8由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制成。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锚杆2,所述的锚杆2一端设置于混凝土框格梁3内,另一端固设于岩质边坡1的坡体内。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排水管4,所述的排水管设置于混凝土框格梁3内,并使混凝土框格梁3分隔出的每个框体均至少连通相邻的一个框体或框体外部空间。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设置于岩质边坡1底部并沿边坡底部边缘延伸。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所述的混凝土框格梁3是由钢丝混凝土制成,所述的钢丝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质量比为1%~2%的钢丝所形成,所述的钢丝直径为0.3mm~0.5mm,长度为20mm~25mm。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所述的混凝土框格梁3分隔出的框体尺寸为(100-150)cm×(100-150)cm。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所述的基质土5和植生土6中设有质量比为1%~2%的竹丝,所述的竹丝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制成的长为5cm~15cm的竹丝。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所述的草垫7是采用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为10mm~12mm,厚为8mm~10mm的竹片,然后采用竹藤将竹片与稻草捆扎而成的竹筋草垫。

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所述的岩质边坡1坡度为45°~7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采用喷射钢丝混凝土施做框格梁代替传统的模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该结构不需要在框格梁中增设钢筋及浇筑梁时设置模板,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同时可根据边坡的坡度来调整框格及框格梁的尺寸,当坡度偏大时钢丝混凝土框格梁形成的中空空间尺寸取小值,当坡度偏小时,钢丝混凝土框格梁形成的中空空间尺寸取大值,从而不需通过增设钢丝网或土工格栅等措施来增强喷播的土体。

2、因喷射钢丝混凝土框格梁的尺寸比传统模注混凝土框格梁的截面尺寸小,对生态破坏小,能有效提升工程的绿化率。

3、竹筋草垫采用竹筋与水稻杆编制而成,其腐烂后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肥料,可以克服采用土工布作为上覆垫层带来的环境问题,可实现绿色、经济、环保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竹筋U型锚钉示意图;

其中1为岩质边坡、2为锚杆、3为混凝土框格梁、4为排水管、5为基质土、6为植生土、7为草垫、8为锚钉、81为锚钉钉身、82为锚钉钉脚、9为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混凝土框格梁3、基质土5、植生土6和草垫7,混凝土框格梁3突出的设置于岩质边坡1上,并将岩质边坡1表面分隔为多个框体,基质土5、植生土6和草垫7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固定于框体内。这样可形成多个分隔出的框体结构,能够保证稳固边坡以及起到较好的生态绿化作用。

为了将草垫固定于框体内,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锚固草垫7的锚钉8,锚钉8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钉脚82和用于连接两个钉脚的钉身81,锚钉8由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制成。制成的锚钉8从草垫7上钉入至框体内,以起到固化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固混凝土框格梁3结构以及岩质边坡1自身结构,本实施例还包括锚杆2,锚杆2一端设置于混凝土框格梁3内,另一端固设于岩质边坡1的坡体内。

为了便于框体的排给水,本实施例还包括排水管4,排水管设置于混凝土框格梁3内,并使混凝土框格梁3分隔出的每个框体均至少连通相邻的一个框体或框体外部空间。这样能有效的保证框体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水分,而在水量过大时,又能及时排出多余的水。

为了便于边坡排水,本实施例还包括排水沟,排水沟设置于岩质边坡1底部并沿边坡底部边缘延伸。

为了实现替代原有的模注钢筋混凝土结构,便于施工的快速开展,且同时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混凝土框格梁3是由钢丝混凝土制成,钢丝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质量比为1%~2%的钢丝所形成,钢丝直径为0.3mm~0.5mm,长度为20mm~25mm。

为了配合边坡的坡度以及兼顾框体自身的结构强度,混凝土框格梁3分隔出的框体尺寸为(100-150)cm×(100-150)cm。当坡度偏大时钢丝混凝土框格梁形成的中空空间尺寸取小值,当坡度偏小时,钢丝混凝土框格梁形成的中空空间尺寸取大值,从而不需通过增设钢丝网或土工格栅等措施来增强喷播的土体。且坡度较小时,也能尽量减少工作量并保证框体强度。

为了强化土质,基质土5和植生土6中设有质量比为1%~2%的竹丝,竹丝是将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制成的长为5cm~15cm的竹丝。

为了保证草垫7的强度,防止种子长成植株前雨水冲刷植生土6,草垫7是采用龄期不低于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为10mm~12mm,厚为8mm~10mm的竹片,然后采用竹藤将竹片与稻草捆扎而成的竹筋草垫。

本实施例适用于坡度为45°~70°的岩质边坡1,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施工。

实际施工时,可遵循下述步骤执行:

1、清理岩质边坡1,使处理后的坡面平整无大的凹凸面。

2、根据放样确定边坡锚杆钻孔的位置,钻锚杆孔并安装锚杆2。锚杆2对边坡进行加固并用于固化混凝土框格梁3。

3、采用直径为0.3mm、长度为25mm、渗量为2%质量比的钢丝混凝土喷射钢丝混凝土框格梁3,钢丝混凝土框格梁3的宽度为15cm,高度为18cm,钢丝混凝土框格梁3形成的中空空间尺寸可根据边坡坡度调整为(100-150)cm×(100-150)cm。

4、将龄期为3年的毛竹劈成碎竹片,并采用电动碾碎机碾压制成的长为5cm~15cm竹丝,采用本地的粘性土、保水剂、肥料、并添加1%的竹丝搅拌成基质土5,在钢丝混凝土框格梁3内喷播一层厚度为15cm的基质土5。

5、采用本地的粘性土、保水剂、肥料、土壤改良剂、草种、并添加1%的竹丝搅拌成植生土6,在钢丝混凝土框格梁3的基质土5上再喷播一层厚度为3cm的植生土6。

6、采用龄期为3年的毛竹加工成宽为10mm~12mm,厚为8mm~10mm,长为120cm的竹片,并采用竹藤将竹片与稻草捆扎成120cm×120cm的竹筋草垫7。

7、采用龄期为3年的毛竹制作竹筋U型锚钉8,其中竹筋U型锚钉钉身81长为6cm,竹筋U型锚钉钉脚82长为15cm,并采用竹筋U型锚钉将竹筋草垫7固定在基质土5上。

8、施做坡底排水沟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