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273发布日期:2019-08-09 21:4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斜拉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水大坝,具体涉及一种在坝前设置拉索来承受拉力以防止大坝在水的压力作用下向后翻倒的斜拉坝,属于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大坝在朝着更高更薄的方向发展:有坝高185米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有坝高305米的混凝土拱坝锦屏一级大坝、有坝高304米的土石坝努列克坝。可以说最高的大坝也就刚达到300米级别,而且各种坝型都有它各自的缺点,如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过程中温度不好控制、坝体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等;混凝土拱坝对地形要求高、支模复杂等;土石坝抗洪能力差、坝体填筑材料太多等。

自1956年斜拉桥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斜拉桥技术得到空前发展。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俄罗斯岛大桥,主跨径为1104米,于2012年7月完工。国内的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米。

以往的大坝都是在坝后采取设施来防止其向后倾覆,而没有在坝前修建设施来防止大坝向后倾覆。斜拉桥的出现使桥梁的跨度大幅提升,斜拉桥优点很多,以往的大坝都没有把斜拉桥的优点应用到大坝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桥梁工程中的斜拉桥技术应用到坝工技术当中来提供一种高坝体和薄坝身的大坝。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斜拉坝,包括立柱、挡水面板、地基、锚杆、拉索、防渗帷幕。所述拉索(1)一端连接在立柱(3)上、另一端连接在坝前地基(4)上,与地基(4)相接触的周围岩体中打入锚杆(5)用来将地基(4)牢牢固接在周围岩体中,所述地基(4)沿河流方向按呈条状布置,所述地基(4)布置在坝前给拉索(1)提供拉力,在地基(4)对应的下游端建造立柱(3),在每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挡水面板(2),所述拉索(1)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水面板(2)可由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做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拉索(1)的设置型式主要有扇型、竖琴型和辐射型三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水面板(2)可采取的型式有:平板式、拱形和大头坝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水面板(2)立柱(3)连接处设有止水,所述斜拉坝底部设有防渗帷幕(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约坝体混凝土用量、缩短施工周期、各坝段独立作用,当一个坝段受到破坏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坝段正常作用、在坝前设置拉索传递拉力可使材料强度充分发挥、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坝底的扬压力小、支模简单、温度应力小、顺水流方向为斜拉桥结构模型,属于超静定结构,超载能力强,不怕洪水漫顶、大坝可以建的更高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剖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中:1、拉索;2、挡水面板;3、立柱;4、地基;5、锚杆;6、防渗帷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拉索1,拉索1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一端连接在地基4上,另一端连接在立柱3上。与地基4相接触的周围岩体中打入锚杆5用来将地基4牢牢固接在周围岩体中,所述地基4沿河流方向按呈条状布置,所述地基4布置在坝前给拉索1提供拉力,在地基4对应的下游端建造立柱3,在每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挡水面板2。

所述挡水面板2可由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做成。

所述挡水面板2和立柱3连接处设有止水。

所述拉索1的设置型式主要有扇型、竖琴型和辐射型三种。

所述挡水面板2可采取的型式有:平板式、拱形和大头坝式。

所述斜拉坝底部设有防渗帷幕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