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026发布日期:2019-04-29 12:2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住宅区地表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循环,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目前,现有自然降水一般是排入下水管道,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量雨水排入管道无疑会增大城市整体的排水压力,且遇到管道堵塞会形成洪涝灾害;其次,雨水进入管道后变成了污水,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量,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雨水原来是能通过土壤渗透作用补充地下水的,但是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住宅、道路等水泥地面堵住了这个渗水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能够将地表的大量雨水收集到地下,通过泵组将地下的雨水抽到地面进行有效的净化可以直接饮用,当雨水过多时,利用针管原理,通过泵组将简单过滤后不含颗粒物的雨水压入地下,大大提高了小区排洪的能力,而且节约了水资源,有效补充了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抽压装置、雨水净化装置共三部分组成。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由一个位于地下的圆柱形钢筋混凝土储水罐和地表用于储存净化后雨水的小储水罐组成。大量雨水通过位于储水罐上表面的一些小型渗水孔流入储水罐,从而完成雨水收集的工作。

所述雨水抽压装置由泵组,抽水管和压水管组成。所述泵组位于抽水管道的顶部,固定在小储水罐上,所述抽水管道连接储水罐和地表小储水罐,所述压水管贯穿在抽水管道外部,通过预制桩延伸固定在地下。泵组将位于储水罐中的雨水从抽水管中抽到地面的小储水罐中,泵组也可以将简单过滤后的雨水经压水管压入地下,利用针管挤水的原理进行深层地下水的补给。

所述雨水净化装置由滤网和净水器组成。所述滤网固定在小储水罐壁上,经过滤的水流入净水器中,抽上来的雨水经过净水器过滤后可以供人们饮用;所述净化装置连接直饮水龙头。经过滤网简单过滤后的雨水不含大颗粒杂质,所以在被泵组压入地下的时候也不会堵塞压水管,并且预制桩末端有均布的小孔,利于雨水的渗透。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首先滤网和净水器位于地表易于更换,安装维护比较方便;其次,通过泵组进行抽压雨水作业,可以防止城市内涝,也可缓解干旱,操作简单高效;再者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来灌溉和供水或者被重新压入地下,补充深层地下水,比较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抽压装置俯视图(地下部分);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抽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抽水管和压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1、小储水罐;2、泵组;3、滤网;4、直饮水龙头;5、水槽;6、净水器;7、储水罐;8、抽水管;9、预制桩;10、压水管;11、承台;12、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抽压装置、雨水净化装置共三部分组成。其中雨水收集装置由一个位于地下的圆柱形钢筋混凝土储水罐9和地表用于储存净化后雨水的小储水罐1组成。雨水抽压装置由泵组2、抽水管8和压水管10组成,泵组2位于抽水管8的顶部,固定在小储水罐1上,抽水管8连接储水罐7和小储水罐1,压水管10贯穿在抽水管8外部,通过预制桩9延伸固定在地下;泵组2将位于储水罐7中的雨水从抽水管8中抽到地面的小储水罐1中,或将简单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压水管10压入地下,进行深层地下水的补给。雨水净化装置由滤网3和净水器6组成,滤网3固定在小储水罐上,经过滤的水流入净水器6中。

地表雨水从地面流入地下储水罐7中,从而完成雨水的收集工作,然后雨水通过泵组2的作用,经抽水管8流入小储水罐1中,此时的雨水经过滤网3完成净化。另外,同样通过泵组2的作用,可以将小储水罐1中的水通过压水管10压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