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834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地下室建筑工程时,当建筑物上部结构荷重不能平衡地下水浮力的时候,整体结构就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抗浮设计,其中抗拔桩应用广泛。在抗拔桩施工过程中,若桩基较深,就需要对多个抗拔桩进行对接。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23639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拔桩,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上桩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下桩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其中第二端板与第三端板接触,第二端板的至少两角焊接第一连接板,第三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应的位置焊接第二连接板,相应位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至少有部分重叠,该重叠的部分也焊接,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桩体和/或下桩体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上桩体和/或下桩体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场施工时,焊接质量受工人水平、施工方法、环境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裂纹、咬边等焊接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焊缝强度。焊缝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易导致焊缝断裂,上、下桩体分离,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其具有连接牢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包括上节桩和下节桩,所述上节桩的底面连接有端板一,所述下节桩的顶面连接有与端板一焊接的端板二,所述下节桩靠近端板二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下节桩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穿设在连接管上的螺栓和与螺栓配合的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下节桩放至指定位置,再将上节桩吊装至下节桩上。通过将端板一与端板二焊接起来,实现上节桩与下节桩的初步连接。在下节桩顶端套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保护端板一与端板二的焊接处,避免地下水腐蚀破坏焊接处,使上、下桩连接牢固。再通过螺栓与螺孔的配合,使得连接管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从而使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沿连接管的侧面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螺栓的数目,使得连接管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从而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与上节桩之间也设置有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套在焊接处后,通过将螺栓插入上节桩上的螺孔,使得上节桩与连接管连接更牢固,从而使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贯穿连接管顶面和底面且垂直于连接管顶面的拉结筋,所述拉结筋伸出连接管的两端呈弯曲设置,所述上节桩和下节桩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拉结筋配合的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套在焊接处后,将拉结筋分别卡入下节桩圆周侧壁上的圆环和上节桩圆周侧壁上的圆环。当上节桩受到向上的浮力时,拉结筋有随上节桩上升的趋势,下节桩圆周侧壁上的圆环限制拉结筋上升,从而限制上节桩的上升,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结筋在连接管内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拉结筋的数量,使得拉结筋对上节桩施加的向下的拉力大于上节桩受到的向上的浮力,从而限制上节桩的上升,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圆周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抗浮柱,所述抗浮柱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节桩受到向上的浮力时,土壤对抗浮柱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阻止上节桩上浮,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为牢固。抗浮柱向下倾斜,方便抗浮柱插入土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浮柱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尖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锥部能够使抗浮柱更方便地插入土壤,同时也能使抗浮柱插入土壤时减小土壤的松动程度,使得土壤与抗浮柱贴合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土壤对抗浮柱的约束也越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浮柱侧面上设置有螺旋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片插入土壤后,螺旋片上方的土壤阻挡螺旋片向上移动,使抗浮柱不易向上拔出,从而与连接管一起约束上节桩与下节桩,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连接管保护端板一与端板二的焊接处,避免地下水腐蚀破坏焊接处,使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牢固,螺栓与螺孔的配合,使得连接管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从而使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2.通过拉结筋与圆环的配合,下节桩圆周侧壁上的圆环限制拉结筋上升,从而限制上节桩的上升,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为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3.通过设置抗浮柱,当上节桩受到向上的浮力时,土壤对抗浮柱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阻止上节桩上浮,使得上节桩与下节桩连接更为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节桩;11、端板一;2、下节桩;21、端板二;3、连接管;4、螺栓;41、螺孔;5、拉结筋;51、圆环;6、抗浮柱;61、尖锥部;7、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包括上节桩1和下节桩2。抗拔桩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混凝土桩,本实施例中的抗拔桩呈圆柱状。在抗拔桩施工过程中,若桩基较深,就需要对多个抗拔桩进行对接,将上节桩1和下节桩2接起来。施工时先将下节桩2打入土壤,露出一部分在土壤外供连接。上节桩1的底面连接有端板一11,下节桩2的顶面连接有端板二21,将端板一11与端板二21焊接起来,实现上节桩1与下节桩2的初步连接。下节桩2的顶端还套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内径等于下节桩2的直径。连接管3保护端板一11与端板二21的焊接处,避免地下水腐蚀破坏焊接处。

参照图1与图2,连接管3通过紧固件进一步与下节桩2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4与螺孔41。连接管3靠近下节桩2的圆周侧壁上穿设有螺栓4,螺栓4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四个。下节桩2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4配合的螺孔41。连接管3靠近上节桩1的圆周侧壁上也穿设有螺栓4,螺栓4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四个。上节桩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4配合的螺孔41。通过螺栓4与螺孔41的配合,使得连接管3紧箍住上节桩1与下节桩2,从而使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参照图1与图2,连接管3内穿设有拉结筋5,拉结筋5贯穿连接管3的顶面和底面且垂直于连接管3顶面,拉结筋5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拉结筋5伸出连接管3的两端均呈弯曲设置,下节桩2的圆周侧壁上焊接有与拉结筋5底端配合的圆环51,上节桩1的圆周侧壁上焊接有与拉结筋5顶端配合的圆环51。连接管3紧箍住上节桩1与下节桩2后,将拉结筋5的底端弯曲后卡入下节桩2上的圆环51内,将拉结筋5的顶端弯曲后卡入上节桩1的圆环51内。当上节桩1受到向上的浮力时,拉结筋5有随上节桩1上升的趋势,下节桩2圆周侧壁上的圆环51限制拉结筋5上升,从而限制上节桩1的上升,使得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为牢固。

参照图3与图4,连接管3的圆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抗浮柱6,抗浮柱6螺纹连接于连接管3。抗浮柱6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倾斜向下且还设有尖锥部61。尖锥部61能够使抗浮柱6更方便地插入土壤,减小了土壤的松动程度,使得土壤与抗浮柱6贴合更紧密。抗浮柱6的侧面还设置螺旋片7,螺旋片7插入土壤后,螺旋片7上方的土壤阻挡螺旋片7向上移动,使抗浮柱6不易向上拔出,从而与连接管3一起约束上节桩1与下节桩2,使得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下节桩2一部分埋入地下土壤,顶端一部分露出土壤供后续接桩。再将上节桩1吊装至下节桩2的正上方然后放下,将端板一11与端板二21焊接起来,实现上节桩1与下节桩2的初步连接。

再在焊接处套上连接管3,通过连接管3保护端板一11与端板二21的焊接处,避免地下水腐蚀破坏焊接处。旋紧螺栓4,通过螺栓4与螺孔41的配合,使得连接管3紧箍住上节桩1与下节桩2,从而使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接着,分别在上节桩1与下节桩2的圆周侧壁上焊接圆环51,利用工具将拉结筋5的底端弯曲后卡入下节桩2上的圆环51内,将拉结筋5的顶端弯曲后卡入上节桩1的圆环51内。当上节桩1受到向上的浮力时,拉结筋5有随上节桩1上升的趋势,下节桩2圆周侧壁上的圆环51限制拉结筋5上升,从而限制上节桩1的上升,使得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为牢固。

最后,再通过液压装置将上节桩1与下节桩2压进土壤。此过程中,连接管3圆周侧壁上的抗浮柱6也插入土壤。当上节桩1受到向上的浮力时,土壤对抗浮柱6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阻止上节桩1上浮,使得上节桩1与下节桩2连接更为牢固,提高连接节点处的抗拔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