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水阀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2788发布日期:2019-06-29 00:3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水阀按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排水阀按钮。



背景技术:

传统双排水阀按钮的操作方式为按压式,参阅图1所示,其通常被设计为:向下按压按钮的两个按件10、20,分别对应排水阀的半排排水和全排排水,这两个按件分体成型,各不干涉,在实现相互独立的排水结果的同时,往往会有用户将两个按件一起按压,使得预期结果是半排排水的,却得到全排排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不可否认,因为两个按件紧靠、并列,用户难免会有手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水阀按钮,既避免了同时按压双按件的情况,又保证半排排水和全排排水的过程互相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排水阀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半排弹簧、全排弹簧、半排按件支架和全排按件支架;半排按件支架和全排按件支架滑动安装在按钮本体中,半排按件支架与按钮本体之间安装半排弹簧,全排按件支架与按钮本体之间安装全排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板,所述翻板轴设于按钮本体的顶部,所述半排按件支架和全排按件支架抵接在翻板下方,并分别沿轴两侧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板上设有转轴,所述按钮本体两侧设有让位孔,转轴置于让位孔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钮本体两侧设有转轴,所述翻板上设有让位孔,转轴置于让位孔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板上设有转轴,所述按钮本体两侧开设滑槽,转轴置于滑槽中,翻板先下压一段行程后再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钮本体设有转轴,所述翻板两侧开设滑槽,转轴置于滑槽中,翻板先下压一段行程后再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板的上端面在对应半排按件支架的位置形成半圆台,翻板的上端面在对应全排按件支架的位置形成圆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翻板的初始位置呈水平状态,当翻板左边对应半排排水、翻板右边对应全排排水时,压动翻板朝左转动,翻板左边往下推动半排按件支架向下移动并压缩半排弹簧,直至半排按件支架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半排排水,此时,翻板右边往上倾斜,全排按件支架不移动,仍处最初的位置;

压动翻板朝右转动,翻板右边往下推动全排按件支架向下移动并压缩全排弹簧,直至全排按件支架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全排排水,此时,翻板左边往上倾斜,半排按件支架不移动,仍处最初的位置;

当翻板左边对应全排排水、翻板右边对应半排排水时,同理。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翻板采用传统双按件“一体化”的设计,并以转动的方式进行驱动,代替了传统的按压式驱动,由于翻板左右两边的转动方向相悖,故保证了排水阀单次排水要么半排排水,要么全排排水,同时,实现了半排排水和全排排水的过程相互独立,此外,一体成型的翻板容易加工生产,且省去了分步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4是行程较长的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半排排水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排排水的剖视图;

图8是行程较长的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9是行程较长的本实用新型半排排水的剖视图;

图10是行程较长的本实用新型全排排水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按钮本体1,半排弹簧2,全排弹簧3,半排按件支架4,全排按件支架5,翻板6,上端面61,半圆台611,圆台612,转轴7,让位孔8,滑槽9,切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双排水阀按钮,参阅图2-10,

一种双排水阀按钮,包括按钮本体1、半排弹簧2、全排弹簧3、半排按件支架4和全排按件支架5;半排按件支架4和全排按件支架 5滑动安装在按钮本体1中,半排按件支架4与按钮本体1之间安装半排弹簧2,全排按件支架5与按钮本体1之间安装全排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板6,所述翻板6轴设于按钮本体1的顶部,所述半排按件支架4和全排按件支架5抵接在翻板6下方,并分别沿轴两侧放置。

如图3所示,所述按钮本体1两侧设有转轴7,所述翻板6上设有让位孔8,转轴7置于让位孔8中,作为一种等同实施例(图中未示出),所述翻板6上设有转轴7,所述按钮本体1两侧设有让位孔 8,转轴7置于让位孔8中;上述使得翻板6从上往下安装在按钮本体1上,从而翻板6在转轴7两侧转动,结构轻巧简单、易装配。进一步优化,翻板6的上端面61为光滑曲面,上端面61的边缘高度低于中部的高度,便于用户顺势向下转动翻板6。

如图4所示,为了应用于行程较长的按钮,所述按钮本体1两侧设有转轴7,所述翻板6上开设滑槽9,转轴7置于滑槽9中,转轴 7置于滑槽9中,作为一种等同实施例(图中未示出),所述翻板6 上设有转轴7,所述按钮本体1两侧开设滑槽9;翻板6先下压一段行程后再转动,这样可以使转动角度变小,达到同样的行程效果,进一步优化,所述翻板6的上端面61为光滑曲面,上端面61的中部的高度低于边缘高度,便于用户顺势下压翻板6。

所述翻板6的上端面61在对应半排按件支架4的位置形成半圆台611,翻板6的上端面61在对应全排按件支架5的位置形成圆台 612,半圆台611和圆台612起到标识的作用,如图2、3、4所示,。

如图3、4所示,所述让位孔8的末端和滑槽9的末端形成切口 10,供转轴7与让位孔8、转轴7与滑槽9装配时更快捷。

如图5-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翻板6的初始位置呈水平状态,当翻板6左边对应半排排水、翻板6右边对应全排排水时,压动翻板6朝左转动,翻板6左边往下推动半排按件支架4向下移动并压缩半排弹簧2,直至半排按件支架4 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半排排水,此时,翻板6右边往上倾斜,全排按件支架5不移动,仍处最初的位置;

压动翻板6朝右转动,翻板6右边往下推动全排按件支架5向下移动并压缩全排弹簧3,直至全排按件支架5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全排排水,此时,翻板6左边往上倾斜,半排按件支架4不移动,仍处最初的位置;

当翻板6左边对应全排排水、翻板6右边对应半排排水时,同理。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翻板6采用传统双按件“一体化”的设计,并以转动的方式进行驱动,代替了传统的按压式驱动,由于翻板6左右两边的转动方向相悖,故保证了排水阀单次排水要么半排排水,要么全排排水,同时,实现了半排排水和全排排水的过程相互独立,此外,一体成型的翻板6容易加工生产,且省去了分步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