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单管塔的预制拼装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385发布日期:2019-09-20 20:4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单管塔的预制拼装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站土建配套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信单管塔的塔基。



背景技术:

随着运营商提升网络的覆盖,基站大规模建设。传统的基站基础以现浇混凝土基础为主,混凝土养护时间长(约28天),养护质量和基础施工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导致基站整个建设周期长,杆塔安装需二次进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难,容易引起扰民、阻工等问题,制约了基站的建设交付。

传统现浇基础均是通过现场选址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形状来完成,施工周期长,且需要各种施工设施,这种方式已无法满足基站的建设需求,所以基站土建配套建设需要转变思路,向预制拼装基础方向发展。杆塔基础的施工时间是基站建设周期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基站的开通。

因此,传统现浇基础形式施工周期长,且无法重复使用,对于被逼迁的基站,容易造成逼迁基站的投资浪费,迫切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基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单管塔的预制拼装基础,该预制拼装基础能批量规范化生产,可与杆塔同时吊装施工,施工周期短,且能回收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信单管塔的预制拼装基础,该塔基包括基础底块、基础顶块、地脚螺栓块,所述基础底块固定于基础顶块下部;所述地脚螺栓块固定于所述基础底块上部,且所述地脚螺栓块预埋了单管塔地脚螺栓;所述基础顶块固定于所述地脚螺栓块两侧,以进行固定支撑。

所述基础底块具有一块以上,以便于进行运输,同时所述基础顶块也设置有两块,且所述基础底块的拼接方向与基础顶块和地脚螺栓块的拼接方向交错,以具有稳定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基础底块具有三块,中间的基础底块呈长方体型结构,其两侧分别有凹槽,用以安置连接板;两侧的基础底块则呈对称结构,内侧均具有凹槽,以安置连接板。同时,所述基础底块之间具有块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恰好嵌入到相邻的基础底块短边侧面。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短边侧面均预埋了螺栓,所述螺栓突出于所述连接板的短边侧面。所述基础底块的侧面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为钢板。

进一步,所述基础顶块呈长方体型结构,所述地脚螺栓块则为T字型或工字形结构,且基础顶块与地脚螺栓块通过螺栓用连接板连接,所述螺栓用连接板为钢板。

更进一步,所述所述螺栓用连接板的两侧短边方向预埋两排螺栓。

更进一步,所述基础底块之间的连接板向上伸出有突出的螺栓,所述基础顶块上预留对穿螺栓用孔洞,孔洞位置和大小与连接板上的螺栓适配。

更进一步,所述基础顶块、地脚螺栓块与基础底块相互垂直排列,通过预留的孔洞对穿螺栓连接。

所述地脚螺栓块的上部具有向上垂直伸出的柱头,所述柱头为圆柱状,所述柱头位于地脚螺栓块中间。

进一步,所述地脚螺栓块的上部柱头预埋了单管塔地脚螺栓。

与传统现浇基础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基站基础建设时间;基础分块尺寸小、重量轻,小吨位吊车可实现吊装,适合乡村道路、场地有限、民事严重等多种建设场景,且杆塔安装可与基础吊装共用吊车,同时进行,避免了多次进场施工;可实现搬迁,回收重复使用。

同时,该塔基能批量规范化生产,质量易于管控,节省劳动力,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节地、节材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预制拼装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基础顶块和地脚螺栓块之间螺栓用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基础底块之间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通信单管塔的预制拼装基础,图中所示,该塔基包括基础底块1、基础顶块4、地脚螺栓块5,所述基础底块1固定于基础顶块4下部;所述地脚螺栓块5固定于所述基础底块1上部中间位置,预埋了地脚螺栓6;所述基础顶块4固定于所述地脚螺栓块5两侧。

基础底块1具有一块以上,图中所示为三块,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每块基础底块1的重量,以便于进行运输,同时所述基础顶块4也设置有两块,地脚螺栓块5具有一块,且所述基础底块1的拼接方向与基础顶块4和地脚螺栓块5的拼接方向交错,以使整个预制拼装基础具有稳定的结构。

中间的基础底块1呈长方体型结构,其两侧分别有凹槽,用以安置连接板2;两侧的基础底块1则呈对称结构,内侧均具有凹槽,以安置连接板2。

结合图3所示,所述基础底块1之间具有块状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恰好嵌入到工字型基础底块1和两侧基础底块1的短边侧面。

同时,连接板2的短边侧面均预埋了螺栓3,所述螺栓3突出于所述连接板2的短边侧面。所述基础底块1的侧面与连接板2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2为钢板。

再结合图1所示,所述基础顶块4呈长方体型结构,所述地脚螺栓块5则为T字型结构,且基础顶块4与地脚螺栓块5通过螺栓用连接板9连接,所述螺栓用连接板9为钢板。

结合图2所示,所述所述螺栓用连接板9的两侧短边方向预埋两排螺栓3。

同时,所述基础底块1之间的连接板向上伸出有突出的螺栓7,所述基础顶块4上预留对穿螺栓用孔洞8,孔洞8位置和大小与连接板2上的螺栓7适配。

所述基础顶块4、地脚螺栓块5与基础底块1相互垂直排列,通过预留的孔洞8对穿螺栓7连接。

所述地脚螺栓块5的上部具有向上垂直伸出的柱头,所述柱头为圆柱状,所述柱头位于地脚螺栓块5的中间。所述地脚螺栓块的上部柱头预埋了单管塔地脚螺栓6,通过地脚螺栓6与通信单管塔杆体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栓3突出于所述连接板2、螺栓用连接板9的短边侧面,且螺栓采用8.8S。

再结合图3,连接板2采用Q345钢板;结合图2,螺栓用连接板连接9也采用Q345钢板。在其它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板2和螺栓用连接板连接9也可以采用混凝土块制作。

因此,与传统现浇基础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基站基础建设时间;基础分块尺寸小、重量轻,小吨位吊车可实现吊装,适合乡村道路、场地有限、民事严重等多种建设场景,且杆塔安装可与基础吊装共用吊车,同时进行,避免了多次进场施工;可实现搬迁,回收重复使用。

同时,该塔基能批量规范化生产,质量易于管控,节省劳动力,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节地、节材等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