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726发布日期:2019-08-27 20:4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首先出现在法国。自从1833年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后,迄今已经有近182年的发展历程。经过百年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已成为了国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象征和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国外大地震期间,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合管廊建设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综合管廊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国内的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一般仅在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或大型工业企业内根据需要设置一些管线走廊,或者仅仅是单纯放置弱电为主的综合缆线沟。国内第一条市政综合管廊出现在1994年,根据高水平开发建设浦东新区的规划要求,经过前期必要的技术资料收集和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1km,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之下。综合管廊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断面为矩形,由燃气室(单独为一室,内敷设燃气管道)和综合室(内敷设各类通信、电力和上水管)两部分组成。根据综合管廊运行管理的需要,张杨路综合管廊的附属设施系统包括综合管廊内的消防、通风、排水、供电照明、监控管理和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纷纷探索通过建设综合管廊以求达到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的集约化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各大中型城市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准备建设综合管廊。其中,一些地方建成总长17 km和6 km较成规模的多仓或单仓综合管廊系统,并已开始逐步投入使用。

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目前,综合管廊的修建费用仍居高不下,尤其多层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整体空间布局较难做到合理,既保证功能,又要保证受力,另外还有兼顾构件的生产、运输与施工,在现场连接十分困难。并且干式连接的各层剪力问题比较严重,较难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有效解决了干式连接的各层剪力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降低综合管廊修建成本,布局合理,既保证功能,又要保证受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包括水平外壳板、竖直外壳板、竖直结构短板、加强斜肋、水平剪力键、水平剪力槽、竖直剪力键、竖直剪力槽、连接螺孔、水平肩、水平剪力头、剪力斜肋、连接安装口;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的底部为水平外壳板,在水平外壳板的两端分别为竖直向上的竖直外壳板,水平外壳板的中间为竖直向上的竖直结构短板,形成山形混凝土板;水平外壳板、竖直外壳板和竖直结构短板形成两个槽形半舱室,在两个半舱室底部的水平外壳板的两侧端部,其中一端设置若干个水平剪力键,在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若干个水平剪力槽;

分别在竖直外壳板、竖直结构短板中上部的其中一端设置竖直剪力键,在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竖直剪力槽;

在水平外壳板和竖直外壳板内侧的底角处设置加强斜肋;在水平外壳板和竖直结构短板两侧的底角处设置加强斜肋;

在水平剪力键和加强斜肋之间设置连接安装口,在水平剪力槽和加强斜肋之间设置连接安装口;连接安装口俯视为矩形,连接安装口距离水平外壳板的端部100~200mm;连接安装口水平向下开设至水平外壳板的水平中线以下30~50mm,且在水平外壳板的水平中线的中间位置水平向端部开设圆形的连接螺孔;

在竖直外壳板的内侧板面,竖直剪力键的下方设置连接安装口;连接安装口侧视为矩形,连接安装口距离竖直外壳板的侧端部100~200mm;连接安装口侧向开设超过竖直外壳板竖直中线以外30~50mm,且在连接安装口竖直中线的中间位置水平向端部开设圆形的连接螺孔;

沿竖直外壳板和竖直结构短板的纵向将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平均划分三等分部分,竖直外壳板在三个等分部分中间位置的内侧板面分别设置连接安装口,向竖直外壳板内开设超过竖直外壳板竖直中线以外30~50mm;连接安装口距离竖直外壳板的顶端100~200mm,竖直结构短板在三个等分部分中间位置的任意一侧板面分别设置连接安装口,在连接安装口竖直中线的中间位置竖直向竖直外壳板和竖直结构短板的顶端开设圆形的连接螺孔,连接安装口侧视为矩形;

竖直外壳板和竖直结构短板的顶部相同,均沿中线左右对称,中间是凸起的水平剪力头,两侧为斜向下的剪力斜肋,最外侧为水平的水平肩。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外壳板比竖直结构短板高10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剪力键和水平剪力槽的数量均为2-3个,水平剪力键和水平剪力槽的端面均为矩形,长边水平,且水平剪力键和水平剪力槽一一对应且相互契合;水平剪力键和水平剪力槽在水平外壳板的端部均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斜肋为斜面实心混凝土结构,加强斜肋与水平外壳板、竖直外壳板、竖直结构短板均整体连接;且与水平外壳板、竖直外壳板、竖直结构短板的夹角均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剪力键设置在水平外壳板的连接端面,距离水平外壳板的上下边缘距离相等;向水平外壳板的连接端面以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为20~5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剪力槽设置在水平外壳板的连接端面,距离水平外壳板的上下边缘距离相等;向水平外壳板的连接端面的内部凹进,凹进的深度为2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幅降低综合管廊修建成本,布局合理,既保证功能,又要保证受力,另外还兼顾构件的生产、运输与施工。使各部件的连接更加简单、安全、效率、耐久,且防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操作,能大幅降低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正面示意图。

图2为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背面示意图。

图3为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水平外壳板;2为竖直外壳板;3为竖直结构短板;4为加强斜肋;5为水平剪力键;6为水平剪力槽;7为竖直剪力键;8为竖直剪力槽;9为连接螺孔;10为水平肩;11为水平剪力头;12为剪力斜肋;13为连接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盾构施工圆形多舱综合管廊,如图1~图3所示。

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包括水平外壳板1、竖直外壳板2、竖直结构短板3、加强斜肋4、水平剪力键5、水平剪力槽6、竖直剪力键7、竖直剪力槽8、连接螺孔9、水平肩10、水平剪力头11、剪力斜肋12、连接安装口13;综合管廊用山形混凝土板的底部为水平外壳板1,在水平外壳板1的两端分别为竖直向上的竖直外壳板2,水平外壳板1的中间为竖直向上的竖直结构短板3,形成山形混凝土板;水平外壳板1、竖直外壳板2和竖直结构短板3形成两个槽形半舱室,在两个舱室底部的水平外壳板1的两端端部,其中一端分别设置2~3个水平剪力键5,在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2~3个水平剪力槽6,水平剪力键5和水平剪力槽6的端面均为矩形,长边水平,且水平剪力键5和水平剪力槽6一一对应且相互契合;水平剪力键5和水平剪力槽6在水平外壳板1的端部均均匀分布;

在竖直外壳板2、竖直结构短板3 的中上部分别在其中一端设置竖直剪力键7,在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置竖直剪力槽8;

竖直外壳板2比竖直结构短板3高,二者高差H为100~300mm;

在水平外壳板1和竖直外壳板2的内侧底角设置加强斜肋4;水平外壳板1和竖直结构短板3两侧的底角设置加强斜肋4;

在水平剪力键5和加强斜肋4之间设置连接安装口13,在水平剪力槽6和加强斜肋4之间设置连接安装口13;连接安装口13俯视为矩形,距离水平外壳板1的端部100~200mm;连接安装口13水平向下开设至板水平中线以下30~50mm,且在水平中线的中间位置水平向端部开始圆形的连接螺孔9;

在竖直外壳板2的内侧板面,竖直剪力键7的下方设置连接安装口13;连接安装口13侧视为矩形,距离竖直外壳板2的侧端部100~200mm;连接安装口13侧向开设超过板水平竖直中线以外30~50mm,且在竖直中线的中间位置水平向端部开设圆形的连接螺孔9;

沿竖直外壳板2和竖直结构短板3的纵向将板平均划分三等分部分,竖直外壳板2在三个等分的中间位置的内侧板面设置连接安装口13;连接安装口13侧视为矩形,向竖直外壳板2内开设超过板水平竖直中线以外30~50mm,且在竖直中线的中间位置竖直向顶端开设圆形的连接螺孔9;连接安装口13距离竖直外壳板2的顶端100~200mm;

竖直外壳板2和竖直结构短板3的顶部相同,沿中线左右对称,中间是凸起的水平剪力头11,两侧为斜向下的剪力斜肋12,最外侧为水平的水平肩10。

所述加强斜肋4为与所连接的水平外壳板1和竖直外壳板2连接处,以及水平外壳板1和竖直结构短板3连接处的增强的斜面实心混凝土结构,与所连接的水平外壳板1、竖直外壳板2和竖直结构短板3均整体连接;且与水平外壳板1、竖直外壳板2和竖直结构短板3的夹角为30~60°。

所述水平剪力键5设置在水平外壳板1的连接端面,距离水平外壳板1的上下边缘距离相等;向水平外壳板1的连接端面以外伸出,伸出的长度为20~50mm;水平剪力键5的横截面为矩形,且长边水平。

所述水平剪力槽6设置在水平外壳板1的连接端面,距离水平外壳板1的上下边缘距离相等;向水平外壳板1的连接端面的内部凹进,凹进的深度为20~50mm;水平剪力槽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长边水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