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6850发布日期:2020-11-25 17: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伸入地基土(3)中的桩体(1),以及插入桩体(1)中的柱体(2),桩体(1)所在的地基土(3)中以及柱体(2)上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部分位于桩体(1)中,并连接地基土(3)与柱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柱体(2)为管状,所述柱体(2)中浇筑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体(1)的上端向上延伸有加强部(10),所述加强部(10)将柱体(2)的下端包围在其中,且加强部(10)与桩体(1)一体浇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柱体(2)外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块(4),以及设置在桩体(1)所在桩孔(19)内壁上的与第一连接块(4)对应的固定件(5),所述第一连接块(4)至少在柱体(2)上以等距圆周方式分布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5)包括固定轴(6)以及固定在固定轴(6)一端的固定块(7),所述桩孔(19)内壁上设置有插入孔(9),所述固定轴(6)被浇筑在插入孔(9)中,在固定块(7)上开设有t型的安装槽(8),而第一连接块(4)则为t型块并且插入至安装槽(8)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埋置在地基土(3)中的限位环(14)以及设置在柱体(2)上的限位板(15),限位环(14)与桩孔(19)同轴设置,并且限位环(14)的内径小于桩孔(19)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15)设置在柱体(2)内,并且限位板(15)的两端从柱体(2)内穿出,限位板(15)位于柱体(2)外的部分的下端固定有底板(17),底板(17)则抵接在限位环(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

步骤一:开挖形成桩孔(19);

步骤二:在桩孔(19)的内壁上开挖形成插入孔(9),插入孔(9)在相同高度以圆周等距形式分布;

步骤三:在桩体(1)中吊入钢筋笼;

步骤四:将固定件(5)的固定轴(6)插入至插入孔(9)中,然后在插入孔(9)中注入水泥砂浆;

步骤五:利用方位导向件(11)与固定件(5)连接以确保固定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安装槽(8)的朝向;

步骤六:在插入孔(9)中的水泥砂浆固结后向桩孔(19)中浇筑入混凝土;

步骤七:取下方位导向件(11),然后将柱体(2)插入至桩孔(19)中,并且让第一连接块(4)插入至安装槽(8)中;

步骤八:在桩孔(19)上方支模板将柱体(2)的下端包围;

步骤九: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让混凝土填充满桩孔(19)以及模板内,并一体浇筑形成桩体(1)以及加强部(10);

步骤十:在柱体(2)中浇筑入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位导向件(11)包括一个连接环(12),连接环(12)的外侧圆周上面固定有第二连接块(13),在使用方位导向件(11)时,连接环(12)上的第二连接块(13)插入至安装槽(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5,7-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

步骤一:开挖形成桩孔(19);

步骤二:在桩孔(19)所在的上端继续下挖形成与桩孔(19)同轴的圆形预埋槽(20);

步骤三:在桩体(1)中吊入钢筋笼;

步骤四:在预埋槽(20)中设置与桩孔(19)同轴的限位环(14),限位环(14)可以为现场浇筑形成地混凝土结构,或是预制金属结构的;

步骤五:向桩孔(19)中浇筑入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限位环(14)所在位置500mm以下;

步骤六:将柱体(2)穿过限位环(14)插入至桩孔(19)中;

步骤七:在桩孔(19)上方支模板将柱体(2)的下端包围;

步骤八: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让混凝土填充满桩孔(19)以及模板内,并一体浇筑形成桩体(1)以及加强部(10);

步骤九:在柱体(2)中浇筑入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建筑支撑结构,包括伸入地基土中的桩体,以及插入桩体中的柱体,桩体所在的地基土中以及柱体上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部分位于桩体中,并连接地基土与柱体。本发明具有限位机构被浇筑在桩体中,因此桩体与柱体稳固连接。桩体因为伸入地基土中与地基土牢固结合,而具有较强的抗水平力的能力,而桩体与柱体被浇筑在一起,因此桩体与柱体之间一体性更强,因而具有更强的抗水平力的能力。此外,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以方便控制柱体插入至桩体的长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2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