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渠施工用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9788发布日期:2019-11-20 00:5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导流渠施工用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下综合管廊跨越河渠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跨越河渠的位置采用预制板修建导流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综合管廊作为一个新兴的、利民惠民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其避免了空中架线密集、管线迁改、路面反复开挖的城市弊病,实现了对城市管线的集中管理和维护,为打造现代化文明城市做出巨大贡献。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利施工环境,例如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不良地质条件,都将给管廊基坑开挖带来一定的施工难度。当遇到穿越河道的施工环境,施工难度就不言而喻了。在保证管廊基坑开挖及廊体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导流施工,成为保证安全、高效施工的关键。在河宽及水流不急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袋装土沿挖机由一侧向另一侧填筑,形成围堰,但是该方法存在河道水由围堰向基坑渗漏的情况,汛期雨水的防冲刷及防洪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垮塌。因此,寻求一种能够防止河道水由围堰向基坑渗透且能耐冲刷的装置辅助导流渠的施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渠施工用预制板,该预制板铺设在导流渠底和渠侧能防止河道水向基坑渗漏,且具有较强的耐水流冲击能力,不易坍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导流渠施工用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在所述预制板本体的两侧沿所述预制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预制板本体上对应的侧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卡板,取两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将其中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卡板倒扣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所述凹槽中,两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卡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在所述凹槽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也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卡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插销套,在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第二插销套,当将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卡板倒扣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所述凹槽中,其中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第一卡槽中的所述第一插销套与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的所述第二插销套通过插销连接,所述插销一部分插设在其中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第一卡槽中的所述第一插销套中,所述插销的另一部分插设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的第二插销套中。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的长度设置为当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卡板倒扣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所述凹槽中时,所述插销的一半插设在其中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第一插销套中,所述插销的另一半插设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的所述第二插销套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设置为从槽底向槽顶逐渐增大的楔形,所述第一插销套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楔形,所述第二插销套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楔形。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球形凸起,所述第一插销套上设置有第一轴向插槽,所述第二插销套上设置有第二轴向插槽,所述第一轴向插槽和所述第二轴向插槽的形状均与所述插销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凸起由膨胀止水胶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膨胀止水胶层,当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所述卡板倒扣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所述凹槽中时,所述卡板通过所述膨胀止水胶层与所述凹槽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制板本体上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侧边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槽,两两相邻的所述插接槽之间形成插接部,两块相邻的所述预制板本体在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拼接方式为将其中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边的多个所述插接部插设在另一块所述预制板本体一侧边上对应的多个所述插接槽中以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板本体包括渠底预制板本体和渠侧预制板本体,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上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边均设置有所述多个插接槽和所述多个插接部,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上的其中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槽与其另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部对应设置,两两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在平行于其长度方向上通过其中一块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的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部插设在另一块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的另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槽中进行连接;在所述渠侧预制板本体上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其中一侧边设置有所述多个插接槽和所述多个插接部,所述渠侧预制板本体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槽与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一侧边上的所述多个插接部对应设置,所述渠侧预制板本体与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通过所述渠侧预制板本体上的所述多个插接部插设在所述渠底预制板本体上的所述多个插接槽中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导流渠施工时,在渠侧及底部铺设的双层防渗土工布进行拼装预制板,预制板本体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拼装是采用卡板与卡槽的卡接固定,同时采用多个楔形螺帽与插销咬合进行加固拼装,楔形螺帽与楔形的卡槽之间配合连接使得其在水体底部受水体的压力,两者的咬合非常牢固,插销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凸起,其与插销套上的轴向插槽配合,该球形凸起由膨胀止水胶制成,由于预制板是浸泡在水中,该球形凸起遇水膨胀不但使得插销与插销套之间非常紧密地连接,而且能起到防止水从插销套与插销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起到很好地止水效果,此外,凹槽与卡板之间也设置有膨胀止水胶层,该膨胀止水胶层也能防止水的渗漏和加固预制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防止了预制板本体之间在受水流冲击时产生的滑移问题,也解决了河道水向基坑渗漏的问题;预制板本体在平行于其长度方向则是通过多个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中进行连接固定的,在导流渠底部和堤侧铺设完成的预制板形成整体,不但能防止河道水从围堰向基坑底渗漏,还能大大提高导流渠抗水流冲击的能力,防止导流渠坍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基坑安全问题,降低发生管涌的可能性,提高基坑安全系数。此外,一般管廊跨渠施工有多处时,采用该预制板拼装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反复投入的成本问题,且施工方便、易于拆除,预制板可周转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渠底预制板本体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两块预制板本体连接时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插销套/第二插销套于插销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渠侧预制板本体的横向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多块渠底预制板本体拼装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鉴于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沙袋装土填筑导流渠容易造成河道水向基坑渗漏和垮塌的问题,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共同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流渠施工用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预制板本体的两侧沿预制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100,凹槽100与预制板本体上对应的侧面之间形成与凹槽100配合的卡块101。取两块预制板本体,将其中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卡板101倒扣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凹槽100中,两块预制板本体通过卡板101卡扣在凹槽100中而固定连接。为了加固卡板101与凹槽100的连接和防止水流从卡板101和凹槽100之间的缝隙向基坑渗漏,在预制板本体的凹槽100的内壁上均匀地设置一层膨胀止水胶层102,当两块预制板本体倒扣卡接时,卡板101通过膨胀止水胶层10与凹槽100连接,而卡接连接的预制板本体遇水后,膨胀止水胶层102遇水膨胀,从而使得卡板101紧密地抵压在凹槽100内,大大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牢固度和耐水流冲击而不移位的能力,同时膨胀止水胶层也能防止了水流从卡板101与凹槽100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起到了很好地止水效果,防止了基坑渗水问题的发生。

为了提高两块预制板本体连接的牢固度,在卡板101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槽103,第一卡槽103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第一插销套2。在本实施例中,在卡板101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三个第一卡槽103,当然也可以设置四个、五个等,具体数量以实际需要为准。第一卡槽103和第一插销套2均设置为底部小顶部大的楔形,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卡槽103和第一插销套2之间连接的紧密度,特别是在将该预制板本体设置在导流渠底部,在受水的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卡槽103和第一插销套2的楔形连接更为牢固。此外,在凹槽100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10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凹槽100上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与三个第一卡槽103一一对应的三个第二卡槽104。在第二卡槽104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第二插销套3,第二卡槽104和第一卡槽103的形状相同,均为从槽底向槽顶逐渐增大的楔形,第二插销套3也为与第二卡槽104配合的楔形。当将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卡板101倒扣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凹槽100中时,第一卡槽103中的第一插销套2与第二卡槽104中的第二插销套3通过插销4连接,即插销4的一部分插设在其中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第一卡槽103中的第一插销套2中,插销4的另一部分插设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对应的第二卡槽104中的第二插销套3中。

插销4的长度设置为当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卡板101倒扣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的凹槽100中时,插销4的一半插设在其中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上的第一卡槽103的第一插销套2中,插销3的另一半插设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另一侧上对应的第二卡槽104上的第二插销套3中,这样通过插销4将两块预制板本体的第一插销套2和第二插销套3进行连接,且连接的长度均等,插销4和插销套均受力均匀,从而使得两块预制板本体的连接更稳固,此外,插销4还能在预制板本体进行安装拼接时起到预固定和定位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两两预制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在插销4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球形凸起40,第一插销套2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轴向插槽20,第二插销套3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轴向插槽30。第一轴向插槽20和第二轴向插槽30内也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球形凸起从而使得第一轴向插槽20和第二轴向插槽均与插销4的形状相适配,且第一轴向插槽20和第二轴向插槽的深度均等于插销4长度的一半。这样在插销4插设在第一插销套2和第二插销套3中时,由于球形凸起30的存在,不易被水流冲散,两块预制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更牢固。而为了防止水流从第一插销套与插销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插销套与插销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球形凸起由膨胀止水胶制成,这样将两两卡接的预制板本体放于导流渠内时,膨胀止水胶遇水膨胀,能够封堵第一插销套与插销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插销套与插销之间的缝隙,防止水流向基坑渗漏,此外也能增加第一插销套与插销之间以及第二插销套与插销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为了再次提高拼接后的预制板耐水流冲击的能力,在预制板本体上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侧边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槽,两两相邻的插接槽之间形成插接部,两块相邻的预制板本体在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拼接方式为将其中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边的多个插接部插接在另一块预制板本体一侧边上对应的插接槽中以进行连接固定。预制板本体包括渠底预制板本体11和渠侧预制板本体12。其中,对于设置在导流渠底的渠底预制板本体11,见图1,在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边均设置多个插接槽110和多个插接部111,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插接槽110与其上相对的另一侧边的多个插接部111对应设置,亦即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插接部111与其上相对的另一侧边的多个插接槽110对应设置,这样两两渠底预制板本体11在平行于渠底预制板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其中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的一侧边上的多个插接部插设在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的另一侧边的多个插接槽中进行连接的。而对于设置在导流渠侧堤的渠侧预制板本体12,如图5所示,其只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设置多个插接槽120和多个插接部121,该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一侧边的多个插接槽120与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一侧边的多个插接部111对应设置,亦即该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一侧边的多个插接部121与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一侧边的多个插接槽110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与渠底预制板本体11通过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上的多个插接部插设在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的多个插接槽进行固定连接的。

在施工时,先在导流渠侧堤采用粘性土分层碾压夯实,并大致修坡整平,然后在渠侧及渠底铺设双层防渗土工布。之后在渠底和渠侧的双层防渗土工布上铺设预制板,具体做法为,在渠底平行于预制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铺设预制板时,如图6所示,将其中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的一侧边上的多个插接部插设在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的另一侧边的所述多个插接槽中来实现该方向上两两渠底预制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该方法在渠底平行于预制板本体长度方向上铺上预制板。在渠底垂直于预制板本体长度方向拼接预制板时,对于设置在双层防渗土工布上的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先将插销4插设第一插销套2中,第二插销套3插设在第二插槽104中,再将插设有插销4的第一插销套2卡设在该渠底预制板本体11的第一卡槽103内,然后在第二插销套3内也插设插销4,之后在凹槽100内涂覆上一层膨胀止水胶层102。再取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11,在其上的第一卡槽103和第二卡槽104内分别安上第一插销套2和第二插销套3,然后在其上的凹槽100中施设一层膨胀止水胶层102,之后将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一侧上的卡板101倒扣在防渗土工布上的渠底预制板本体11另一侧上的凹槽100中,此时,设置在防渗土工布上的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一侧上的第一卡槽中的插销4对应地插设在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11另一侧第二凹槽中的第二插销套中,且设置在防渗土工布上的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一侧上的第二卡槽中的插销3对应地插设在另一块渠底预制板本体11另一侧上对应的第一卡槽中的第一插销套中,进而两块渠底预制板本体11在垂直于渠底预制板本体11长度方向通过两根插销3以及卡接连接的卡板、凹槽和膨胀止水胶层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依次类推,用上述方法在整个导流渠渠底拼装预制板。当导流渠渠底铺设完成后,在导流渠渠侧铺设预制板,铺设方法为先将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与渠底预制板本体11通过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上的多个插接部插设在渠底预制板本体11上的多个插接槽进行连接固定,与之同时,在将渠侧预制板本体12与渠底预制板本体11连接时,两两渠侧预制板本体12之间还通过其上的卡板101与凹槽100倒扣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与两两渠底预制板本体11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连接方式相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