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翅果蝇大规模饲养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79787发布日期:2019-11-20 00:53阅读:10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昆虫人工合成饲料领域以及利用该饲料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斑翅果蝇大规模饲养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matsumura),英文俗名为spottedwingdrosophila(swd),又称樱桃果蝇、斑翅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diptera:drosohpilidae),是樱桃、葡萄、桃、蓝莓等软皮水果的重要害虫。果蝇属的绝大多数果蝇产卵于果实表面或缝隙,以落地果或腐败的水果为生,一般对作物无害。斑翅果蝇则不同,其雌虫产卵器较其他果蝇大,呈锯齿状,能够刺穿果皮将卵直接产于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皮较软的果实内,幼虫在果实内取食,使水果变褐色腐烂,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斑翅果蝇传播速度极快,该虫1916年在日本山梨县首先发现,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夏威夷定殖。2008年在美国本土发现,此后在北美迅速传播。2009年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现该虫后,在欧洲亦不断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斑翅果蝇在我国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见于广西、贵州、河南、山东、湖北、云南、浙江等省区。近年来,斑翅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其危害日益受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等有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先后发布预警或将其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有害生物。近几年,随着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国内外对于斑翅果蝇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其生物学特性、产卵选择性、引诱剂筛选和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而供试昆虫的人工大规模繁殖技术是生物防治、抗药性测定、辐射不育、检疫处理等研究工作的基础。现有的斑翅果蝇饲养繁殖技术所采用的饲料一般为天然的葡萄、香蕉,存在容易导致季节性的饲料短缺、易腐败的缺点;或者人工合成饲料中需添加香蕉、苹果泥等水果成分,存在人工合成饲料配制复杂、保存期短、易腐败等缺点,不利于斑翅果蝇的大规模标准化饲养繁殖。研究简便、经济、易于标准化操作的斑翅果蝇人工合成饲料及饲养方法,解决试虫供应问题,对害虫防治和水果质量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必要环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斑翅果蝇大规模饲养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翅果蝇大规模饲养的人工饲料,包括干粉饲料和湿粉饲料;所述干粉饲料由蔗糖、大豆蛋白胨和干酪素按3:1: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湿粉饲料按每千克计,包括麦麸240-260g,蔗糖120-140g,啤酒酵母粉30-40g,防腐剂1-2g,维生素混合液2ml和水556-608ml。优选地,湿粉饲料中所用防腐剂为尼伯金复合酯。所述水为蒸馏水。所述维生素混合液按1000ml计,含有泛钙酸1000mg,烟酸1000mg,核黄素500mg,盐酸硫胺素250mg,叶酸250mg,盐酸吡哆醇250mg,生物素20mg和vb121mg。以水配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斑翅果蝇饲料中,干粉饲料由蔗糖、大豆蛋白胨和干酪素按3:1: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湿粉饲料按每千克计,包括麦麸250g,蔗糖130g,啤酒酵母粉35g,防腐剂1g,维生素混合液2ml和水582ml。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斑翅果蝇饲料中,干粉饲料由蔗糖、大豆蛋白胨和干酪素按3:1: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湿粉饲料按每千克计,包括麦麸250g,蔗糖130g,啤酒酵母粉35g,防腐剂2g,维生素混合液2ml和水581ml。人工合成饲料中主要成分蔗糖释放热量快,营养吸率高,提供试虫生长所需的主要能量;麦麸和啤酒酵母中含有多种的营养成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作为主要的营养物质为斑翅果蝇提供营养,可保障斑翅果蝇正常生长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补充斑翅果蝇发育所需的维生素,本发明在人工合成饲料中还添加了维生素混合液。防腐剂具有抑菌作用,可使饲料放置在养虫笼饲养斑翅果蝇时,免于因接触外界环境而滋生霉菌等。但如果防腐剂用量过大,会产生一种次生有害物质,影响斑翅果蝇的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甚至导致斑翅果蝇畸形;如果防腐剂用量过小则不能起到抑菌作用。大量实验表明,在常用防腐剂中,尼伯金复合酯对斑翅果蝇幼虫的影响最小,因此,本发明防腐剂采用尼伯金复合酯。采用该种防腐剂可以有效的延长人工合成饲料的使用时间,简化操作,便于斑翅果蝇的大规模饲养。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干粉饲料是将各原料直接混合而成;所述湿粉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蔗糖用适量水溶解,得到蔗糖溶液;(2)将麦麸和啤酒酵母粉混匀,然后加入上述蔗糖溶液,搅拌均匀;(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剂,搅拌均匀;(4)将余量的水加至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混合均匀;(5)最后加入维生素混合液,混合均匀。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人工饲料在斑翅果蝇人工饲养中的应用。将湿粉饲料和干粉饲料分别盛放在不同容器中,同时置于养虫笼内使用。该人工饲料(人工合成饲料)适用于斑翅果蝇各个发育阶段(包括幼虫、蛹及成虫)的养殖。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翅果蝇大规模饲养方法,将所述人工饲料放置于养虫笼中,在25±2℃、相对湿度60±5%、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100-550lux的条件下养殖斑翅果蝇。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翅果蝇的完整世代试虫饲养的人工合成饲料,尤其是供室内大规模人工繁殖斑翅果蝇的饲料,该饲料由麦麸、蔗糖为主要成分,辅助添加大豆蛋白胨、干酪素、啤酒酵母粉和维生素混合液等。采用上述配比和加工方法制得的斑翅果蝇人工合成饲料,100%消除了供试斑翅果蝇饲养对于水果的依赖,实现了全年度对于供试斑翅果蝇的饲养;较使用天然水果如葡萄、油桃等,其品质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提高60-90%,这样保证了所饲养出的斑翅果蝇生理特性的一致性,不会由于季节影响水果品种,进而影响斑翅果蝇的存活和生长;同时也避免饲养的各世代斑翅果蝇不会因为农药等刺激成分而产生抗药性,从而提高了生物实验的准确率和科学性。(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人工合成饲料对供试斑翅果蝇进行饲养,其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蛹羽化率,蛹重、成虫雌雄比例都与天然寄主饲养的斑翅果蝇无明显差异,为供试斑翅果蝇的正常供应提供了有力条件。(三)该人工合成饲料湿粉中的固体部分,以及干粉中的固体部分均可以实现分装及真空包装保存,而饲料配方中的维生素液和水是现用现配或者现用现取。真空包装后在4℃保存期至少为6个月。(四)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经济、易于标准化操作的斑翅果蝇人工饲养方法,可以此为基础实现实验室斑翅果蝇的大规模扩繁,为有害生物防治、不育防控技术等产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最终达到对害虫生物防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大豆蛋白胨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干酪素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麦麸购自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啤酒酵母粉购自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实施例1斑翅果蝇幼虫人工饲料中湿粉的基本组成及其配方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翅果蝇人工合成饲料,该人工合成饲料分为湿粉饲料和干粉饲料两个部分,分别配制完成后盛放在不同容器中,同时置于养虫笼使用。所述干粉饲料由蔗糖、大豆蛋白胨和干酪素按3:1: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湿粉饲料按每千克计,包括麦麸240-260g,蔗糖120-140g,啤酒酵母粉30-40g,防腐剂(尼伯金复合酯)1-2g,维生素混合液2ml和水556-608ml。所述维生素混合液按1000ml计,含有泛钙酸1000mg,烟酸1000mg,核黄素500mg,盐酸硫胺素250mg,叶酸250mg,盐酸吡哆醇250mg,生物素20mg和vb121mg。所述湿粉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蔗糖用适量水溶解,得到蔗糖溶液;(2)将麦麸和啤酒酵母粉混匀,然后加入上述蔗糖溶液,搅拌均匀;(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防腐剂,搅拌均匀;(4)将余量的水加至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混合均匀;(5)最后加入维生素混合液,混合均匀。根据斑翅果蝇幼虫对相关营养物质的需求,选取幼虫人工饲料中湿粉的3种主要成分:麦麸(a)、蔗糖(b)、啤酒酵母(c)作为试验因子,每因子取3个水平按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设计(表1),以斑翅果蝇幼虫存活率、蛹平均质量及羽化率作为考察指标,选出上述3种主要成分的最佳用量。试验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光照条件14h/d、光照强度100-550lux的昆虫饲养室中进行。其中,防腐剂用量为1g、维生素混合液2ml,用蒸馏水补齐至1000g。表1斑翅果蝇幼虫人工合成饲料中每千克湿粉的原料配方正交因素水平表1、取初孵幼虫30头接入人工饲料上,置于养虫室饲养观察。记录不同配比饲料饲养幼虫发育至老熟的幼虫数量,计算幼虫存活率。试验重复3次。2、随机抽取不同配比饲料饲养的斑翅果蝇蛹30头,称重后计算每头蛹平均质量。试验重复3次。3、随机抽取不同配比饲料饲养的30个蛹,待所有蛹羽化结束时,计算羽化率。试验重复3次。试验结果见表2。表2斑翅果蝇幼虫人工饲料中湿粉主要成分正交试验结果项目幼虫存活率(%)单头蛹平均质量(mg)羽化率(%)a1b1c190.331.2093.52a1b2c293.241.4294.77a1b3c392.691.4692.29a2b1c288.541.1190.24a2b2c385.011.0791.45a2b3c187.951.3193.33a3b1c380.721.2388.74a3b2c183.661.4591.25a3b3c283.471.1990.33可以看出,斑翅果蝇幼虫人工饲料的最优组合为a1b2c2,即主要成分的最佳质量配比为麦麸:蔗糖:啤酒酵母粉=250:130:35。本发明所采用的人工合成饲料,其中湿粉饲料按每千克计,各原料配比按照重量(克)计为:麦麸250g,蔗糖130g,啤酒酵母35g,防腐剂1g,维生素混合液2ml和蒸馏水582ml。实施例2人工合成饲料和天然饲料(红提葡萄)饲养斑翅果蝇的比较在相同条件下,用天然饲料(红提葡萄)和采用实施例1最优配比的人工合成饲料喂养斑翅果蝇,每个处理重复10次。每个重复接50粒卵。蛹期每天24h分三个时段观察,及时收集蛹,作好记录,称蛹重。然后将每种处理10次重复所得到的蛹混合,从中随机取蛹100个,放置于直径为20cm的塑料圆桶中饲养统计羽化率。并随机取成虫50对,将每一对放入100ml透气培养瓶中产卵,培养瓶铺上湿润滤纸,加带蜂蜜水的小棉球。根据结果计算斑翅果蝇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单雌产卵量。结果见表3。表3人工合成饲料与葡萄饲养斑翅果蝇的效果比较项目人工合成饲料天然饲料(红提葡萄)孵化率(%)94.5095.05化蛹率(%)82.5273.22羽化率(%)94.7793.95单头蛹平均质量(mg)1.421.21产卵量/每头雌虫(粒)7880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卵的孵化率,蛹的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都与天然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十分接近且均无显著差异。而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的化蛹率则明显高于天然饲料饲养的斑翅果蝇,主要是由于葡萄饲养试虫后期极易生霉,对幼虫的化蛹率影响较大。人工饲料饲养试虫的平均蛹重高于天然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可能也与天然饲料被取食后容易流汤和发霉有关。总之,由于天然饲料饲养斑翅果蝇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进而影响试虫发育;同时天然饲料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无法长期获得新鲜的材料,而非新鲜的葡萄由于其营养物质的流失,效果较本发明的人工合成饲料有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天然饲料中均含有农药残留,在使用时安全性较之本发明的合成饲料低很多。实施例3人工合成饲料和天然饲料(部分去皮的油桃)饲养斑翅果蝇的比较在相同条件下,用天然饲料(部分去皮的油桃)和采用实施例1最优配比的人工合成饲料喂养斑翅果蝇,每个处理重复10次。每个重复接50粒卵。蛹期每天24h分三个时段观察,及时收集蛹,作好记录,称蛹重。然后将每种处理10次重复所得到的蛹混合,从中随机取蛹100个,放置于直径为20cm的塑料圆桶中饲养统计羽化率。并随机取成虫50对,将每一对放入100ml透气培养瓶中产卵,培养瓶铺上湿润滤纸,加带蜂蜜水的小棉球。根据结果计算斑翅果蝇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单雌产卵量。结果见表4。表4人工合成饲料与油桃饲养斑翅果蝇的效果比较项目人工合成饲料天然饲料(油桃)孵化率(%)94.5095.36化蛹率(%)82.5270.55羽化率(%)94.7794.35单头蛹平均质量(mg)1.421.28产卵量/每头雌虫(粒)7883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卵的孵化率,蛹的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都与天然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十分接近且均无显著差异。而人工饲料饲养幼虫的化蛹率则明显高于天然饲料饲养的斑翅果蝇,主要是由于油桃果肉接触空气后极易氧化,饲养试虫后期油桃生霉严重,对幼虫的存活及化蛹率影响较大。人工饲料饲养试虫的平均蛹重高于天然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可能也与天然饲料被取食后容易流汤和发霉有关。总之,由于天然饲料饲养斑翅果蝇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进而影响试虫发育;同时天然饲料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无法长期获得新鲜的材料,另外天然饲料中均含有农药残留,在使用时安全性较之本发明的合成饲料低很多。实施例4人工合成饲料真空包装储存6个月后饲养斑翅果蝇的效果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实施例1最优配比的人工合成饲料和真空包装低温存储6个月后的人工合成饲料喂养斑翅果蝇,每个处理重复5次。每个重复接50粒卵。蛹期每天24h分2个时段观察,及时收集蛹,作好记录,称蛹重。然后将每种处理5次重复所得到的蛹混合,从中随机取蛹100个,放置于直径为20cm的塑料圆桶中饲养统计羽化率。并随机取成虫50对,将每一对放入100ml透气培养瓶中产卵,培养瓶铺上湿润滤纸,加带蜂蜜水的小棉球。根据结果计算斑翅果蝇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单雌产卵量。结果见表5。表5不同包装的人工饲料饲养斑翅果蝇的效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和真空包装低温保存6个月后的人工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卵的孵化率,蛹的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都与天然饲料喂养的斑翅果蝇十分接近且均无显著差异,饲养效果不受影响。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