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饲料添加剂及其在降低淡水鱼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9786发布日期:2019-11-20 00:53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饲料添加剂及其在降低淡水鱼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饲料添加剂及其在降低淡水鱼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淡水鱼在水生系统里位于食物链顶端,重金属因为不容易消解导致会随着食物链逐层积累,所以现在很多水产品,如鱼类体内都有较多重金属沉积,人食用后长期的危害较大。目前,降低鱼体重金属的饲料仍未见报道。cn104381641a公开了一种淡水鱼虾防病解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由玉米粉、小麦麸、发酵血粉、黄粉虫粉、豆油、苹果籽粉、水藻、浮萍、荷叶、蒲草、苦草、大蒜叶、茯苓、贯众、荆芥、黄连、大黄、黄芩、酱油、食盐、葱粉、猪骨汤、螃蟹壳粉、骨粉和解毒剂组成;其中的解毒剂由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沸石粉、蒙脱石粉、石膏粉、木质纤维素、活性炭粉、壳聚糖、百部粉和辣椒籽粉组成。该专利说明书第[0006]段的有益效果提到,添加的解毒剂能有效地吸除鱼虾体内的大肠杆菌、肠道毒素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毒物。然而,该专利中却没有记载任何关于该解毒剂可以去除重金属的效果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从该专利中得到如何去除重金属的教导和技术启示。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了该添加剂的饲料,在脂肪含量,灰分含量,水分含量各主要成分差别不大,但能提高淡水鱼的成活率,提高鱼的蛋白含量,提高鱼的营养水平;显著降低鱼体的汞、铅、锌等重金属含量,提高食用的安全性;同时显著降低了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了饲料的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水产饲料添加剂在降低淡水鱼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产饲料添加剂,由大蒜和茯苓提取物组成;所述大蒜占添加剂质量的90.0-95.5%;所述的大蒜,优选以大蒜粉的形式使用;所述的茯苓提取物,由以下步骤制得:将茯苓清洗、粉碎成粉后,用水浸泡,所得提取液经过浓缩、冷冻干燥得干粉,为茯苓提取物;所述的茯苓提取物,其中多糖含量为12.7%。茯苓有解汞毒的功效,还能降低小鼠的血铅含量,其中含有的有机酸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然后排出体外。大蒜通过促进小鼠排泄将重金属排出体外,降低了体内重金属含量。大蒜和茯苓以适当的比例互配后,能更好地降低淡水鱼重金属含量。本发明的水产饲料添加剂可以用于制备降低重金属含量的淡水鱼饲料。一种降低重金属含量的草鱼饲料,含有3-4%(w/w)所述的水产饲料添加剂;优选地,所述的草鱼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本发明中,所述的鱼粉蛋白替代品优选由大豆粉、标准面粉和花生麸组成;所述的草鱼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7-38%,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9-10%。所述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的组成为:每千克饲料中含有300000iu的维生素a,300000iu的维生素d3,2.4g的维生素e,280mg的维生素k3,300mg的维生素b1,600mg的维生素b2,400mg的维生素b6,2mg的维生素b12,2g的烟酰胺,1.2g的d-泛酸钙,240mg的叶酸,4mg的d-生物素,14g的钾,4.6g的镁,8g的铁,32g的锌,92g的铜,92g的锰,200mg的钴,297.6mg的碘,24mg的硒,15g的维生素c,5.6g的肌醇。所述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鱼粉、鱼粉蛋白替代品和纤维素混合,搅匀;加入氯化胆碱、磷酸二氢钙、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混匀;(2)再加入本发明的水产饲料添加剂和鱼油,混匀;加入所得混合物质量总和30-35%的水,充分混合,制成颗粒料,烘干,得到草鱼饲料。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的大蒜茯苓饲料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草鱼鱼体的铅,锌,汞等多种重金属含量,降低了鱼肌肉的重金属含量,在养殖投喂过程中,真正保障了食品来源的健康安全。(2)本发明的大蒜茯苓饲料添加剂可明显增加草鱼的抵抗力与抗逆能力,提高了草鱼的生存率,实现了鱼的健康安全养殖。(3)本发明的大蒜茯苓饲料添加剂还提高了鱼体的蛋白含量,让鱼作为食品更富有营养,更健康。(4)本发明的大蒜茯苓饲料添加剂提高了饲料对鱼的吸引力,残饵的排出较少,氮磷较低,提高了养殖水质。(5)本发明的大蒜茯苓饲料添加剂添加至饲料中,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生长速率,饲料使用的所有原料均为非转基因产品,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保障了水产食品的安全性。饲养效果也明显优于现有的配合饲料。(6)本发明的草鱼饲料与一般普通的草鱼饲料相比,降低了鱼粉含量,能够节约鱼粉10%(即每吨草鱼配合饲料节省鱼粉约100公斤),明显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草鱼体内重金属汞含量及肌肉的重金属汞含量。图2是草鱼体内重金属铅含量及肌肉的重金属铅含量。图3是草鱼体内重金属锌含量及肌肉的重金属锌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种添加了大蒜茯苓添加剂的降重金属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鱼粉15%鱼粉蛋白替代品67.32%纤维素10.5%鱼油1%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1%磷酸二氢钙1%氯化胆碱0.5%大蒜茯苓添加剂3.68%所述的大蒜茯苓添加剂,大蒜占添加剂质量的90.0-95.5%;所述的添加了大蒜茯苓添加剂的降重金属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7.82%,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9.56%。注:实验样品粗蛋白和粗脂肪按照标准方法(aoac,1984)进行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总氮×6.25)测定其粗蛋白质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抽提液)测定粗脂肪含量。按照上表所示配方配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26±0.32g的草鱼56天。摄食本实施例饲料的草鱼比生长速率为0.63±0.07,条件因子为2.36±0.10,存活率96.6%,饲料转化率为2.35±0.40,脏体比为8.20%,肝体比为3.83%,全鱼体脂肪含量为27.30%,体蛋白含量为58.82%,重金属相对含量见附图。注:条件因子=100×(体重/体长3);比生长速率=[(ln末重-ln初重)/养殖天数-1)]·100;饲料转化率=饲料消耗量/增重量;脏体比(%)=100×内脏重(克)/体重(克);肝体比(%)=100×肝重(克)/体重(克);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按照标准方法(aoac,1984)进行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总氮×6.25)测定其粗蛋白质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抽提液)测定粗脂肪含量。鱼体重金属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5009.268,2016)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重金属含量。对比例1一种不添加大蒜茯苓添加剂的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鱼粉15%鱼粉蛋白替代品71%纤维素10.5%鱼油1%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1%磷酸二氢钙1%氯化胆碱0.5%大蒜茯苓添加剂0%所述的不添加大蒜茯苓添加剂的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6.92%,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10.40%。按照上表所示配方配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076±0.09g的草鱼56天。摄食本实施例饲料的草鱼比生长速率为0.56±0.02,条件因子为2.16±0.10,存活率90%,饲料转化率为3.18±0.11,脏体比为9.71%,肝体比为3.91%,全鱼体脂肪含量为28.12%,体蛋白含量为56.85%,重金属相对含量见附图。对比例2一种添加了大蒜粉的降重金属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鱼粉15%鱼粉蛋白替代品65%纤维素10.5%鱼油1%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1%磷酸二氢钙1%氯化胆碱0.5%大蒜粉6%所述的添加了大蒜粉的降重金属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6.9%,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10.4%。按照上表所示配方配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07±0.20g的草鱼56天。摄食本实施例饲料的草鱼比生长速率为0.59±0.06,条件因子为2.15±0.06,存活率96.6%,饲料转化率为2.61±0.34,脏体比为8.68%,肝体比为2.61%,全鱼体脂肪含量为28.20%,体蛋白含量为56.55%,重金属相对含量见附图。对比例3一种添加了茯苓提取物的降重金属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鱼粉15%鱼粉蛋白替代品67.4%纤维素10.5%鱼油1%维生素矿物盐混合物1%磷酸二氢钙1%氯化胆碱0.5%茯苓提取物(用水稀释10倍后)3.6%所述的添加了茯苓提取物的降重金属饲料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38.09%,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9.69%。按照上表所示配方配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47±0.20g的草鱼56天。摄食本实施例饲料的草鱼比生长速率为0.60±0.83,条件因子为2.10±0.22,存活率96.6%,饲料转化率为2.89±0.49,脏体比为8.47%,肝体比为2.91%,全鱼体脂肪含量为31.74%,体蛋白含量为53.67%,重金属相对含量见附图。由图1-图3和实施例、各对比例的养殖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饲料的草鱼体蛋白含量最高,相比对比例有显著性提高;同时,饲料转化率最低,相比对比例有显著性降低,说明饲料的利用率最高,相对成本最低。采用实施例饲料的草鱼,鱼体和肌肉中的汞、铅、锌含量最低,相比对比例有显著性降低。总的来说,本发明添加了降重金属的茯苓大蒜添加剂后,养殖草鱼56天后显著提高了鱼的蛋白含量,更具营养;显著降低了饲料转化率,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其中鱼体和肌肉的重金属汞,铅,锌含量显著降低,说明了鱼体更健康,鱼肉的重金属含量显著性降低,提高了鱼肉的质量。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