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9783发布日期:2019-11-20 00:5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水渠道边坡修复用围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输水渠道(如设计水深高达7m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在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边坡衬砌板受损需要修复的情况。由于总干渠是单线运行,因此不具备停水检修的条件,多采用搭建围堰进行水下干地修复的方法。对于如图1所示的蓬式围堰,包括沿边坡设置的门形钢桁架,其底部设置堵头桁架,顶部延伸至渠道水面以上,钢桁架外侧均铺设有面板,并在面板拼接处设置止水结构,从而确保围堰内与渠道相互隔离,形成一个不漏水的空间以满足施工要求。当边坡损坏面积较大时,例如沿顺水流方向长达为数十米时,就需要将蓬式围堰设计成多跨结构,即在门形钢桁架的主梁a下方安装中支撑b,用以分担围堰上部荷载。然而,由于损坏区域内衬砌板存在裂缝、隆起和塌陷等多种情况,边坡表面不平整度高,现有固定尺寸的钢结构中支撑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不能与底部衬砌板形成良好的接触,容易导致应力集中,破坏围堰面板之间的止水结构;同时,中支撑底部覆盖的边坡受损区域无法进行修复,导致衬砌板修复不完全,使渠道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渠道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支撑与受损边坡安装匹配度不高且影响修复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门形钢桁架主梁下方的中支撑,每条所述中支撑均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的上弦支撑,所述上弦支撑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下弦支撑。

所述下弦支撑底部设置有承托板。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解决了中支撑与已损坏不平整边坡的适应性问题,能够确保位于其上部的围堰结构保持一定的平整度,满足围堰强度要求和止水要求,同时能够通过移动中支撑的位置修复围堰内全部的边坡衬砌板,保证修复质量,使渠道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蓬式围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渠道边坡进行跳仓浇注施工时的位移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门形钢桁架主梁1下方的中支撑,每条中支撑均包括上弦支撑2.1和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2相连的下弦支撑2.3。具体地,该主梁1由工字钢制成,上弦支撑2.1为桁架结构,由角钢或l型钢焊接而成,且顶部安装有滑轮2.5,通过该滑轮2.5与工字钢主梁1的翼缘板滑动相连;下弦支撑2.3较短,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梁格结构;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使下弦支撑2.3陷入边坡内,下弦支撑2.3的梁格底部焊接有一定厚度的钢制承托板2.4;而高度调节机构2.2可选择液压缸、调节丝杠或直线电机等。安装时,三种构件均固定于上弦支撑2.1,可调节的伸缩部分,通过活塞杆、螺丝杆和支撑杆直接作用于下弦支撑2.3。

为了节省工期,通常使用跳仓法对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如图3所示,先对中支撑ⅰ、ⅱ、ⅲ、ⅳ以外的坡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面积所示的a、b、c区)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2抬起各中支撑的下弦支撑2.3,使中支撑ⅰ向a区移动、中支撑ⅱ、ⅲ向b区移动、中支撑ⅳ向c区移动,到达目标区域即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区域)后,再次调节高度调节机构2.2,使承托板2.4下落与坡面接触,重新对主梁4形成支撑,然后,对原有未浇筑的区域进行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门形钢桁架主梁(1)下方的中支撑,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中支撑均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梁(1)上的上弦支撑(2.1),所述上弦支撑(2.1)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2)连接有下弦支撑(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支撑(2.3)底部设置有承托板(2.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跨式水下蓬式围堰的中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门形钢桁架主梁下方的中支撑,每条所述中支撑均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的上弦支撑,所述上弦支撑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下弦支撑。所述下弦支撑底部设置有承托板。本发明解决了中支撑与已损坏不平整边坡的适应性问题,能够确保位于其上部的围堰结构保持一定的平整度,满足围堰强度要求和止水要求,同时能够通过移动中支撑的位置修复围堰内全部的边坡衬砌板,保证修复质量,使渠道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辉;姚高岭;李明新;张一冰;邵新正;朱智伟;刘雪霞;刘润;李丹;余广川;黄哲元;付军;严勇;张超男;唐朝阳;王兵;李洋;成晨光;杜宇;王瑞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19.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