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9430发布日期:2020-02-28 11:43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建筑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冲渣结构。



背景技术:

冲渣沟是冶金工业项目常见的一种构筑物,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沿着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坡度,有的位于地上的设备平台上,大部分位于地下几米到十几米处。冲渣沟采用冲渣水为载体,将冶炼和轧制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冲入铁皮沉淀池。冲渣沟具有沟槽结构,沟槽结构的底部靠近其中一侧槽壁凸设有人行平台,人行平台与沟槽结构的另一侧槽壁之间形成有供冲渣水流过的沟渠。

目前现有技术中,人行平台大多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与槽壁一同浇筑形成,缺点是混凝土用量较大,槽底和槽壁在人行走道处的受力不易分析。且由于沟渠和人行平台的尺寸都很小,给现场的模板支模和钢筋绑扎都带来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人行平台还可以通过砌块填充的方式制造,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的用量从而降低造价,并且填充的砌块与沟槽结构分离,使槽底与槽壁的受力明确且易于分析;但该结构的缺点是在进行砌筑之前,需要在槽底增加分隔竖壁,导致现场模板数量的增加,支模难度增加;另外,砌块填充需要人工砌筑,在狭小的空间里效率低下,并且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用砌块代替钢筋混凝土也日渐失去在造价上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渣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行平台造价高、不宜施工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渣结构,其中,所述冲渣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及平台构件,所述结构本体上形成有顶部开口的沟槽,所述平台构件安装于所述沟槽的底部,且所述平台构件沿所述沟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平台构件的第一侧靠近所述沟槽的第一侧内壁设置,所述平台构件的第二侧与所述沟槽的第二侧内壁之间形成有沟渠,所述平台构件的顶面呈水平设置。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结构本体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及由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壁,两所述侧壁相互平行,两所述侧壁及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沟槽。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平台构件的第一侧与通过连接组件与两所述侧壁中的一个相接,所述平台构件的第二侧与两所述侧壁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有所述沟渠。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平台构件由多个预制件沿所述沟槽的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各个所述预制件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结构本体的同一所述侧壁相接。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预制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以及由所述顶板的沿所述沟槽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两纵向支板,两所述纵向支板相互平行。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预制件的于所述沟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0.5m~3m;所述预制件的于所述沟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0.6m~1m;所述预制件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m~1.5m。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能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埋件与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埋设于所述结构本体的侧壁内部,所述第二预埋件埋设于所述平台构件中。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沟渠的内部设有防磨构件,所述防磨构件上凹设形成有冲渣沟,所述冲渣沟具有弧形底部。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冲渣沟的宽度为1m~1.5m。

如上所述的冲渣结构,其中,所述平台构件的顶面上靠近其第二侧的位置处设有护栏,所述护栏沿所述结构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护栏的下端与所述平台构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通过将预制好的平台构件直接安装于结构本体的沟槽中,无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且无需施工人员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砌块施工,能有效降低人行平台及冲渣结构整体的造价,且具有便于施工的优点;同时平台构件与结构本体分离,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结构本体各处进行受力分析。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的平台构件的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结构本体;

11、沟槽;

12、底板;

13、侧壁;

14、沟渠;

2、平台构件;

21、预制件;

211、顶板;

212、纵向支板;

3、连接组件;

31、第一预埋件;

32、第二预埋件;

4、防磨构件;

41、冲渣沟;

5、护栏;

51、第三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渣结构,其中,冲渣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及平台构件2,结构本体1上形成有顶部开口的沟槽11,即结构本体1上设有下凹的沟槽11,平台构件2安装于沟槽11的底部,且平台构件2沿沟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平台构件2的第一侧靠近沟槽11的第一侧内壁设置,平台构件2的第二侧与沟槽11的第二侧内壁之间形成有供冲渣水通过的沟渠14,平台构件2的顶面呈水平设置以供工作人员行走对沟渠14进行巡检,即沟槽11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沿沟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人行平台,另一部分为沿沟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冲渣用的沟渠14。

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通过将预制好的平台构件2直接安装于结构本体1的沟槽11中,无需在沟渠14中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或砌块施工等操作,一方面减少了钢筋混凝土浇筑成本及砌块施工的人工成本,有效降低人行平台及冲渣结构整体的造价,另一方面平台构件2与结构本体1是分离的,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结构本体1各处进行受力分析。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结构本体1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12及由底板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壁13,两侧壁13与底板12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两侧壁13相互平行,两侧壁13及底板12之间形成沟槽11。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平台构件2的第一侧与通过连接组件3与两侧壁13中的一个相接,具体为,平台构件2的第一侧与其中一侧壁13贴合接触并通过连接组件3相接,以保证平台构件2与结构本体1稳固相接,平台构件2的第二侧与两侧壁13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有沟渠14以供冲渣水通过。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平台构件2由多个预制件21沿沟槽11的长度方向拼接形成,以便于的平台构件2运输、存储以及在沟槽11内实现分段施工安装,各个预制件21均通过连接组件3与结构本体1的同一侧壁13相接,以保证平台构件2整体安装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预制件21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211以及由顶板211的沿沟槽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两纵向支板212,即预制件21的沿平行于沟槽11的宽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大致呈倒扣的“u”型,如此能减少预制件21制造时的材料用量并减轻预制件21整体的重量,便于运输移动,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两纵向支板212相互平行,以保证工作人员在其顶面上行走时,两纵向支板212能稳固地对顶板211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预制件21的于沟槽1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0.5m~3m,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各个预制件21分别移动实现分段施工;预制件21的于沟槽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0.6m~1m,以保证其顶部具有足够的宽度以便于工作人员在其上行走;预制件21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m~1.5m,以保证其第二侧的沟渠14具有足够的深度供冲渣水流过,避免出现冲渣水漫过预制件21的顶面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连接组件3包括能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埋件31与第二预埋件32,第一预埋件31于结构本体1浇筑的过程中埋设于结构本体1的侧壁13内部,第二预埋件32于预制件21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埋设于平台构件2中,如此能有效保证结构本体1与平台构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沟渠14的内部设有防磨构件4,防磨构件4上凹设形成有冲渣沟41,冲渣过程中,冲渣水由冲渣沟41中流过,通过设置防磨构件4能有效对结构本体1的内表面及平台构件2的第二侧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冲渣过程中,铁皮杂质随冲渣水流动时对结构本体1的内表面及平台构件2的第二侧表面造成磨损,保证本发明冲渣结构整体的使用寿命;冲渣沟41具有弧形底部,即与沟槽1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冲渣沟41的纵向截面中,其底部呈弧形,如此有利于铁皮杂质随冲渣水流动,能有效减少铁皮杂质在冲渣沟41中积存而导致冲渣沟41堵塞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冲渣沟41的宽度为1m~1.5m,冲渣沟41的深度为1m~1.3m,以保证冲渣沟41的流通能力。

作为优选,如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其中,平台构件2的顶面上靠近其第二侧的位置处设有护栏5,护栏5沿结构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设置护栏5能对在平台构件2的顶面上行走的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工作人员坠落入沟渠14或冲渣沟41中,护栏5的下端通过预埋在平台构件2中的多个第三预埋件51与平台构件2固定连接,以保证护栏5与平台构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冲渣结构,通过将预制好的平台构件直接安装于结构本体的沟槽中,无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且无需施工人员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砌块施工,能有效降低人行平台及冲渣结构整体的造价,且具有便于施工的优点;同时平台构件与结构本体分离,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结构本体各处进行受力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