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741发布日期:2019-11-15 21:57阅读:1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



背景技术:

沉井是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沉井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施工时提前浇筑首节,凝固后掏空下方,混凝土块开始下沉,随后继续浇筑上方,完成后再掏空,依次循环,直至开挖到基础底部,由壁、隔墙、支撑组成。目前,沉井在市政排水管网中应用通常是设置多个方形沉井呈九宫格排列,将市政管网中排出的水经过沉井的过滤然后在将水向外排出,避免脏水污染外部水资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沉井管节浇筑时,通常是在沉井内四周设置内支架用于支撑管节内模板,但是每次在开挖沉井底部土体时都需要重新拆除内支架,将内支架吊离沉井内部,才能够对沉井底部土体进行开挖;在吊离内支架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内支架碰到沉井已浇筑完成的内壁,造成内壁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该支架具有便于拆装和保护沉井墙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包括支撑块、工字钢和内支架单元,四个所述支撑块分别设置在沉井墙体四角内侧且于沉井最下端墙体一起浇筑成型,所述工字钢搭设在相邻支撑块上,多个所述内支架单元沿沉井高度方向相互拼接为整体固定设置在工字钢上;所述内支架单元包括支撑杆、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所述支撑杆朝向沉井墙体一侧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抵接在沉井墙体上,相邻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下连接杆,上端连接上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背离上连接杆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上连接杆背离下连接杆的端面上设置与容纳槽大小适配的固定块,在所述内支架单元拼接时,位于下方的固定块卡嵌在容纳槽内,所述下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中的杆件能够穿过容纳槽和固定块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固定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支架设置为相互拼接的内支架单元,在进行内支架安装和拆除时,进行整体吊装即可,不必将杆件进行一根一根的拆卸和安装,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同时在支撑杆上设置滚轮抵接在墙体侧壁上,防止在吊装内支架单元时,对墙体进行碰撞,对墙体造成破坏。避免了在吊离内支架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内支架碰到沉井已浇筑完成的内壁,造成内壁被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沿支撑杆高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滚轮包括连接轴、辊轴和滑轮,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抵接在沉井墙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抵接在墙体上,能够防止内支架单元在吊装时来回晃动,同时由于滑轮滑动作用,便于内支架单元的吊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套筒、顶杆和弹簧,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套筒开口端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杆侧壁上,所述下连接杆和固定块上于套筒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顶杆同轴插设于套筒内,并能够插入穿孔后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固定,所述顶杆周向于套筒内部固定套设有限位圆盘;所述顶杆上于套筒内部套设有驱使顶杆向套筒开口端伸出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在限位圆盘上,另一端抵接在端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作用将顶杆插入插入穿孔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进行固定,在安装和拆除内支架单元时直接手动进行插入或者拔出即可,不需要工具,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伸出端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握持在控制端头上,便于对顶杆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的外侧壁上设置限位块,所述端盖上开设供限位块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顶杆旋转后,能够使限位块错开限位孔抵接在端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装内支架单元时,将顶杆抽出,旋转顶杆使限位块与限位孔错开并抵接在端盖上,将顶杆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顶杆影响内支架单元的拼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字钢上端固定设置与容纳槽大小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内支架单元放置在工字钢上,定位孔卡嵌在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支架卡嵌在工字钢上固定,使内支架结构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为橡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轮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起到对墙体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支架单元框架内设置多个加强斜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内支架单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内支架单元,将内支架单元进行整体吊装,使内支架的拆装更加方便;通过在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滚轮与墙体抵接,防止在吊装内支架单元时碰撞墙体,造成墙体破坏;

2.通过设置锁紧装置,使工作人员不适用工具就可完成对内支架单元的拆装,操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3.通过将内支架单元卡嵌在工字钢上,提高内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内支架单元与工字钢之间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内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架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块;2、工字钢;21、定位块;3、内支架单元;31、支撑杆;32、下连接杆;321、容纳槽;33、上连接杆;331、固定块;4、墙体;5、滚轮;51、连接轴;52、辊轴;53、滑轮;6、锁紧装置;61、套筒;62、顶杆;63、弹簧;64、端盖;65、限位圆盘;66、控制端头;67、限位块;6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沉井施工用的内支架,包括支撑块1、工字钢2和内支架单元3,支撑块1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沉井墙体4的四角处,支撑块1与沉井最下端的墙体4一起浇筑成型。在进行下一节墙体4施工时,将工字钢2搭设在相邻的支撑块1上。多个内支架单元3沿沉井高度方向相互拼接为整体固定设置在工字钢2上,内支架单元3包括支撑杆31、下连接杆32和上连接杆33,支撑杆31呈矩形排列,相邻的支撑杆31下端通过直角扣件连接有下连接杆32,上端连接有上连接杆33;在支撑杆31朝向沉井墙体4一侧设置有多个滚轮5,滚轮5沿支撑杆31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滚轮5抵接在沉井墙体4上,在向上提升内支架单元3时,滚轮5能够沿着沉井墙体4向上移动,防止内支架单元3碰撞墙体4。

参照图3,在下连接杆32背离上连接杆33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321,在上连接杆33背离下连接杆32的端面上设置与容纳槽321大小适配的固定块331,在相邻内支架单元3拼接时,固定块331卡嵌在容纳槽321内。在下连接杆32的侧壁上设置锁紧装置6,锁紧装置6中的杆件能够穿过容纳槽321和固定块331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3,滚轮5包括连接轴51、辊轴52和滑轮53,连接轴5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52,在辊轴52上设置有滑轮53,滑轮53与沉井墙体4进行抵接,能够防止在提升或者下放内支架单元3时,内支架单元3上的杆件碰撞墙体4。进一步的,将滑轮53设置为橡胶轮,橡胶轮具有移动的弹性,在与墙体4发生碰撞时,能够发生滑轮53破坏墙体4。

参照图4和图5,锁紧装置6用于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进行固定,锁紧装置6包括包括套筒61、顶杆62和弹簧63,套筒61呈圆柱状,一端设置有端盖64,套筒61开口端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杆32侧壁上。下连接杆32和固定块331上于套筒6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孔,顶杆62同轴插设于套筒61内,并能够插入穿孔后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固定,沿顶杆62周向于套筒61内部固定套设有限位圆盘65;顶杆62上于套筒61内部套设有驱使顶杆62向套筒61开口端伸出的弹簧63,所述弹簧63一端抵接在限位圆盘65上,另一端抵接在端盖64上。在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相互拼接后,固定块331卡嵌在容纳槽321内,将顶杆62穿过穿孔穿透下连接杆32,下连接杆32在弹簧63的作用下,处于伸出套筒61的状态,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固定在一块。

参照图4,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抽拉顶杆62,在顶杆62伸出端盖6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端头66,手握持在控制端头66上,方便将顶杆62从穿孔内抽出,使内支架单元3之间拆卸更加方便。

参照图5,同时为了方便内支架单元3之间进行拼装,在顶杆62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限位块67,在端盖64上开设供限位块67穿过的限位孔68,在顶杆62拉出穿孔后,旋转顶杆62,限位块67错开限位孔68,并抵接在端盖64上,将顶杆62固定在抽出的位置。在拼装内支架单元3时,使顶杆62不影响固定块331卡入容纳槽321内,使安装更加方便,在安装完成后,旋转顶杆62,使限位块67对准限位孔68即可,在弹簧63的作用下,顶杆62自动插入穿孔内,将相邻内支架单元3进行固定。

回看图3,为了使设置在工字钢2上的内支架单元3与工字钢2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工字钢2上端面上焊接固定定位块21,定位块21的大小与容纳槽321适配,在定位块21上开设贯穿定位块21的螺孔,螺孔与开设在下连接杆32上的穿孔相对应。将顶杆62插入穿孔和螺孔穿出下连接杆32,将内支架单元3固定在工字钢2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浇筑最下层沉井墙体4时,将支撑块1与墙体4一起浇筑成型,然后进行土体开挖至每节长度标高。将四个工字钢2分别平稳的放置在相邻的支撑块1上,将内支架单元3上的滚轮5与墙体4抵接,然后下方到工字钢2上,使定位块21卡入容纳槽321内,通过顶杆62将内支架单元3固定在工字钢2上。安装下一节内支架单元3,使固定块331卡入容纳槽321内,通过顶杆62将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固定。在上节墙体4浇筑完成之后,将顶杆62抽出穿孔,相邻的内支架单元3分离,然后吊装出沉井即可,同时将内支架单元3与工字钢2拆离,分别吊装出沉井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