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737发布日期:2019-11-15 21:5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



背景技术:

地连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调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但是,由于地连墙是埋设于地面以下的,当地下水往上渗的时候,容易使得地连墙被浸泡在水中,当地连墙在水中的浸泡时间过长时,可能会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具有便于排水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包括置于深槽底部的基层、浇筑于基层上的墙体以及固定于墙体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交错纵横的横钢筋以及竖钢筋,所述横钢筋的两端均伸出于墙体外,所述墙体沿横钢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开有若干供横钢筋贯穿的若干通孔,所述横钢筋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排水管连通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置于基层内部,所述蓄水箱上还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伸出于墙体外,所述出水管与蓄水箱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抽水泵,所述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固定有喷洒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墙体的两端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开有若干供横钢筋贯穿的通孔的设置,使得地下渗出的地下水可通过横钢筋与排水管的缝隙进入排水管中,并进入至蓄水箱中以储存,从而使得地连墙不容易被地下渗出的地下水浸泡,进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通过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排水管抵紧,再将钢筋笼吊进深槽中以浇筑混凝土,使得横钢筋处于拉伸状态,有利于为横钢筋提供预应力,使得横钢筋的抗拉强度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的抗拉强度,使得墙体不容易开裂,进而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另外,通过蓄水箱上连通有伸出于墙体外的出水管且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固定有喷洒头的设置,使得蓄水箱中的水可喷洒至空气中,从而使得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可通过向空气中喷水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有益于保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长度方向与横钢筋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排水管的截面呈椭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管的截面呈椭圆形的设置,使得排水管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横钢筋在受到拉力发生形变时,排水管可通过形变抵消一部分力,甚至排水管可将某一横钢筋受到的力分散至其他横钢筋上,从而有利于横钢筋的受力均匀,使得墙体受力均匀,进而减少受力容易集中到某处而导致横钢筋断裂或墙体开裂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使得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孔径比横钢筋的外径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的孔径比横钢筋的外径大的设置,使得横钢筋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更容易通过横钢筋与通孔之间的间隙流入排水管并进入储水箱中以储蓄,有利于加快排水速率,使得地连墙不容易被地下渗出的地下水浸泡,从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有利于增强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与钢筋笼焊接,所述钢板边缘位置凸出有包裹墙体转角部分的翼缘板,所述钢板置于排水管与墙体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墙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板以及钢板的边缘位置凸出有翼缘板的设置,使得在钢筋笼吊入深槽后,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墙体时,混凝土不容易溢出至钢板外,有利于墙体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设有喷洒头的一端设有控制出水管通闭的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管上设有控制出水管通闭的阀门,使得喷洒头的出水状态便于根据实际切换,便于对喷洒头的出水状态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内还贯穿有浮动杆,所述浮动杆的一端置于蓄水箱内,当蓄水箱内的蓄水容积达到蓄水箱体积的2/3时,浮动杆伸出于墙体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浮动杆的设置,使得蓄水箱的蓄水容量可通过观察浮动杆伸出至墙体顶部的高度进行大致的判断,当蓄水箱中的液位过高时,可通过打开阀门,使得蓄水箱中的水从喷洒头中排出以控制蓄水箱的储水量,减少蓄水箱中的储水量超过蓄水箱的容积而回流至排水管中,并从横钢筋与通孔的缝隙处溢出导致地连墙被浸泡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杆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固定有指示块,所述墙体顶部凹陷有供指示块嵌入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浮动杆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固定有指示块的设置以及墙体顶部凹陷有供指示块嵌入的凹槽的设置,使得蓄水箱中的蓄水量更容易通过指示块的伸出高度以判断,同时,通过凹槽将指示块卡住,有利于对指示块进行保护,减少保护块凸出墙体外而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进而导致损坏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指示块以及浮动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内还设有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水箱内设有滤网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蓄水箱中的储水的洁净程度,使得深槽中的沙石不容易随地下水一同进入蓄水箱中;同时,有利于减少沙石容易堵塞出水管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母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的设置,有利于增大螺母与排水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母与排水管之间的抵紧程度增强,从而有利于为横钢筋提供预应力,使得横钢筋的抗拉强度更好,进而有利于提高墙体的抗拉强度,使得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侧壁还贯穿有若干与蓄水箱连通的通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墙体的侧壁还贯穿有若干与蓄水箱连通的通水管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不容易浸泡墙体,从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进而有利于增强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墙体的两端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开有若干供横钢筋贯穿的通孔的设置,使得地下渗出的地下水可通过横钢筋与排水管的缝隙进入至蓄水箱中以储存,从而使得地连墙不容易被地下渗出的地下水浸泡,进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

2.通过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排水管抵紧,再将钢筋笼吊进深槽中以浇筑混凝土,使得横钢筋处于拉伸状态,有利于为横钢筋提供预应力,使得横钢筋的抗拉强度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的抗拉强度,使得墙体不容易开裂,进而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3.通过蓄水箱上连通有伸出于墙体外的出水管且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固定有喷洒头的设置,使得蓄水箱中的水可喷洒至空气中,从而使得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可通过向空气中喷水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有益于保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4.通过排水管的截面呈椭圆形的设置,使得排水管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横钢筋在受到拉力发生形变时,排水管可通过形变抵消一部分的力,甚至排水管可将某一横钢筋受到的力分散至其他横钢筋上,从而有利于横钢筋的受力均匀,进而减少受力容易集中到某处而导致横钢筋断裂或墙体开裂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使得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面;11、深槽;2、基层;3、墙体;31、钢筋笼;311、横钢筋;3111、螺母;3112、橡胶垫;312、竖钢筋;32、钢板;321、翼缘板;33、凹槽;4、排水管;41、通孔;5、蓄水箱;51、滤网;52、抽水泵;53、浮动块;54、浮动杆;55、指示块;56、出水管;57、通水管;571、竖直管;572、倾斜管;58、喷洒头;5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桩地连墙,参见图1以及图2,包括置于深槽11底部的基层2、固定于基层2上的墙体3以及固定于墙体3内部的钢筋笼31,钢筋笼31由若干纵横交错的横钢筋311以及竖钢筋312组成。横钢筋3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伸出于墙体3外,墙体3沿横钢筋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排水管4,若干横钢筋311均贯穿排水管4。

参见图2,深槽11凹陷于地面1,深槽11呈长方体状,基层2通过向深槽11中注入水泥浆液以形成,基层2呈长方体状,基层2的高度是深槽11深度的1/6。基层2的内部还固定有与排水管4连通的蓄水箱5,蓄水箱5呈长方体状。

参见图2,墙体3呈长方体状,墙体3的长度方向与深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墙体3的宽度方向与深槽11的宽度方向一致。钢筋笼31置于墙体3内,横钢筋311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长度方向一致,竖钢筋312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高度方向一致。竖钢筋3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伸出于墙体3外,竖钢筋312靠近基层2的一端固定于基层2内部。

参见图2以及图3,墙体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固定有钢板32,钢筋笼31中的所有横钢筋311均贯穿钢板32,且钢板32与若干横钢筋311均焊接。钢板32的边缘位置还凸出有包裹墙体3转角位置的翼缘板321。

参见图2以及图3,排水管4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高度方向一致,排水管4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排水管4的外壁与钢板32远离墙体3的一侧抵接,排水管4上开有若干供横钢筋311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孔径比横钢筋311的外径大。横钢筋311伸出于墙体3外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111,螺母3111与排水管4抵接,螺母3111靠近排水管4的一侧还固定有橡胶垫3112。

参见图2,蓄水箱5内固定连接有滤网51,滤网51覆盖蓄水箱5的水平截面,滤网51靠近蓄水箱5的顶部位置。

参见图2以及图4,蓄水箱5内固定有抽水泵52,抽水泵52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6,出水管56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高度方向一致,出水管56贯穿蓄水箱5的顶部且同时墙体3,出水管56远离蓄水箱5的一端伸出于墙体3的顶部。

参见图2以及图4,出水管56远离蓄水箱5的一端固定有喷洒头58,出水管56远离蓄水箱5的一端还固定有控制出水管56通闭的阀门59。

参见图1以及图2,墙体3的内壁还贯穿有浮动杆54,浮动杆54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高度方向一致,浮动杆54靠近蓄水箱5的一端贯穿蓄水箱5的顶部且置于蓄水箱5内,浮动杆54置于蓄水箱5内的一端固定有浮动块53,浮动块53的材料为泡沫。浮动杆54远离蓄水箱5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块55,墙体3顶部凹陷有供指示块55嵌入的凹槽33,凹槽33的形状大小与指示块55的形状大小一致。当指示块55嵌入凹槽33中时,指示块55与蓄水箱5顶部的距离为蓄水箱5高度为的1/3。

参见图2以及图5,墙体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贯穿有若干与蓄水箱5连通的通水管57,通水管57包括倾斜管572以及竖直管571,倾斜管572由墙体3的外壁朝向墙体3内部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竖直管571设有三根,倾斜管572设有六根,三根竖直管571沿墙体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根竖直管571上均连通有两根倾斜管572,两根倾斜管572分别贯穿墙体3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并与外界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在施工时,通过将双层钢沉管打入地基中,再提出内管并卸下内管中的土以形成深槽11,再往深槽11中放入蓄水箱5,再向深槽11中注入水泥浆液,使得深槽11的底部形成基层2。

然后通过转动螺母3111使得横钢筋311上的螺母3111均与排水管4抵紧,从而为横钢筋311提供预应力,使得横钢筋311的抗拉强度增强,进而有利于提高墙体3的抗拉强度,使得墙体3不容易开裂,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作用。

通过螺母3111靠近排水管4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3112的设置,有利于增强螺母3111与排水管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螺母3111更容易与排水管4外壁抵紧,从而有利于为横钢筋311提供预应力,使得横钢筋311的抗拉强度更好,进而使得墙体3的抗拉强度更好,使得墙体3不容易开裂,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在基层2的水泥为完全凝结之前,将钢筋笼31放入深槽11中,同时使得竖钢筋312部分置于基层2中。最后再往深槽11中浇筑混凝土即形成地连墙。

通过排水管4上开有若干供横钢筋311贯穿的通孔41,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可通过通孔41与横钢筋311之间的缝隙流进排水管4并进入蓄水箱5中,从而使得地连墙不容易被地下水浸泡,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同时,由于排水管4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使得排水管4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使得横钢筋311在受到拉力发生形变时,排水管4可通过形变抵消一部分的力,排水管4甚至还可将某一横钢筋311上的力分散至其他横钢筋311上,使得钢筋笼31以及墙体3的受力均更加均匀,进而减少地连墙的受力容易集中在某处而导致墙体3开裂或横钢筋311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通过通孔41的孔径比横钢筋311的外径大的设置以及墙体3上贯穿有若干倾斜的通水管57的设置,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更容易通过通孔41与横钢筋311之间的缝隙排到蓄水箱5中以储蓄,同时使得地下水还可通过若干通水管57通入蓄水箱5中,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不容易浸泡地连墙,从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进而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作用。

通过蓄水箱5的设置以及蓄水箱5上连通有出水管56且出水管56远离蓄水箱5的一端固定有喷洒头58的设置,使得从地下渗出的地下水可被收集以循环利用,通过喷洒头58将蓄水箱5中的蓄水喷洒至空气中,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从而使得施工人员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不容易吸入粉尘而影响健康,有利于保持施工人员的健康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浮动块53、浮动杆54以及指示块55的设置,使得蓄水箱5中的蓄水量更容易通过指示块55伸出墙体3外部的高度以大致判断,当蓄水箱5中的蓄水量过多时,可及时通过打开阀门59以排出,减少蓄水箱5中的蓄水量过多而回流至排水管4中,并通过通孔41与横钢筋311之间的缝隙溢出导致地连墙被浸泡的情况,从而使得地连墙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不容易受到影响,有利于提高地连墙对基坑的支护效果。

通过墙体3顶部凹陷有供指示块55嵌入的凹槽33的设置,有利于对指示块55进行保护,减少指示块55容易凸出于墙体3外而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指示块55以及浮动杆54的使用寿命。

通过蓄水箱5中固定有滤网51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蓄水箱5中的蓄水的洁净程度,使得深槽11中的沙石不容易随地下水流入蓄水箱5中,从而有利于出水管56保持畅通,减少沙石容易堵塞出水管56的情况。

通过墙体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有钢板32,且钢板32的边缘位置凸出有包裹墙体3的转角的翼缘板321的设置,使得钢筋笼31吊入深槽11后,再往深槽11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墙体3时,混凝土不容易溢出钢板32外,有利于墙体3的成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