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6824发布日期:2020-01-21 23:3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城市化的发展,城里的道路建设越来越多,为了道路的安全和路上行人的方便,道路上都设置有排水口,下雨时雨水经排水口及时排除,使路面上不积留雨水,因此排水装置是道路建设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现有的道路排水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道路排水装置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拥堵现象,下雨时经常因为拥堵造成排水不畅,路面形成积水,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旦出现拥堵现象,已经使路面积水,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有积水的情况下,只需在滤网表面拨动一下,滤网恢复通透,积水就会顺着下水道流出,极少出现积水现象,但现在的排水系统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排水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导率排水系统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包括竖直的圆筒,圆筒上端覆盖有栅栏,栅栏由多个细钢筋焊接而成,圆筒腔内上端经多个螺钉固定有筛网,筛网呈开口向上的喇叭状,圆筒内有竖直的圆柱块,圆柱块四周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最外侧与圆筒内侧壁接触,圆柱块上端固定有竖直的转轴,转轴上端贯穿筛网且置于筛网上方,转轴处于筛网上方的部分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转板,转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呈螺旋状向外侧延伸,转板下端与筛网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尽可能的避免了道路积水,大大降低了排水系统堵塞的可能,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核心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的圆筒1,圆筒1上端覆盖有栅栏,栅栏由多个细钢筋焊接而成,圆筒1腔内上端经多个螺钉固定有筛网2,筛网2呈开口向上的喇叭状,圆筒1内有竖直的圆柱块3,圆柱块3四周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最外侧与圆筒1内侧壁接触,圆柱块3上端固定有竖直的转轴5,转轴5上端贯穿筛网2且置于筛网2上方,转轴5处于筛网2上方的部分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转板6,转板6远离转轴5的一端呈螺旋状向外侧延伸,转板6下端与筛网2保持接触。

为了减小转轴5转动的阻力,所述的转轴5上套装有竖筒7,竖筒7处于转板6与圆柱块3之间,竖筒7与筛网2固定,转轴5与竖筒7之间有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安装有轴承;转板6下端设置硬质纤维更有利于清理筛网2的较小杂质。

值得注意的是,圆筒1上端外侧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使得本装置不会完全调入到预留的孔洞内,方便更换。

使用时,将本装置在道路上预制孔中,预留孔洞上要与台阶面,使得环形凸起卡住洞口使其不能掉落,并且保证圆筒1上端与路面持平。下雨时,雨水汇集到下水道口,此时,水流中的较大的杂物会被栅栏拦截住,螺旋叶片4与圆筒1之间形成通道,水流经滤网向下落到通道内最终向下流出,在水流经过螺旋叶片4部分时,水流经螺旋叶片4使得圆柱块3转动,圆柱块3经转轴5带动转板6转动,转板6转动使得滞留在筛网2上的较小杂质被刷掉,保持滤网的通透性,放置堵塞,在转板6转动中,转板6是螺旋状的,使得杂质能从滤网上向外侧清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转板6在水流作用下产生转动,对筛网2及时清理,保证衰亡通透,尽可能的避免了道路积水,大大降低了排水系统堵塞的可能,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