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154发布日期:2020-04-10 17:13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冲(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灌注桩的承载力,尤其对以桩端阻力为主的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的影响更甚。因此有效清除孔底沉渣是控制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孔灌注桩施工需要进行两次清孔作业。第一次清孔是在桩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之后,利用原成孔机具进行,其目的是以替换泥浆为主,清除沉渣为辅,以泥浆性能基本达到要求为标准;第工次清孔是在浇灌桩身混凝土之前,利用灌浆导管进行,其目的是以清除沉渣为主,替换泥浆为辅,以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标准。

气举反循环已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气举反循环装置也存在以下缺陷:气举反循环装置的选用的风管为一体成型的软管,使用时容易弯折影响气举反循环,导管也为一体成型的钢管,操作过程需要根据灌注桩的实际情况定制风管和导管,拆装也不便,不适合使用;气举反循环装置中风管和导管安装的基座及工作平台比较简易,不易实现稳定固定,同时基座上的接口与空压机和消能箱(排渣管)直接连接,不能实现风管内压力的监测及泄压,不适合推广应用;其次,气举反循环的基座在安装于钻孔灌注桩的桩孔是也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以可拆装的钢制风管和导管安装于基座,同时基座上安装三通进风管可实现压力监测和泄压,适合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沉渣清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包括基座、工作平台、导管和风管,所述基座可拆卸的安装工作平台上,基座下端可拆卸的与导管和风管连接,风管位于导管轴心位置,所述基座上端安装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

所述基座内部安装与导管和风管连接的通道管,与导管连接的导管通道管上端与排渣接口贯通,与风管连接的风管通道管为y型三通管,上端分别与进风接口和压力监测接口连接;

所述风管和导管均由若干空心钢管组装,空心钢管两端带外螺纹,相互之间通过空心螺纹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下部安装限位凸台置于工作平台的预留口后稳定安装,工作平台为木质层板,两端带有提拉槽,工作平台厚度不小于5cm。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下端为导管衔接座和风管衔接座,分别可拆卸的与导管和风管连接,导管和风管为若干规格相同的空心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内径为2-4cm,导管的内径为20-40cm。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端安装进风接口、排渣接口均安装开闭阀,压力监测接口安装压力监测装置及泄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吊车钢绳悬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的长度为导管长度的60-70%。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方法,包括:

根据需要预选择所需规格的空心钢管组装得到风管和导管备用,并将风管与导管与基座下端的衔接座连接;

将工作平台预置于灌注桩端口,预留口位于灌注桩轴心端,通过吊车将基座悬吊,悬吊后导管从预留口穿过,将基座与工作平台实现固定;

将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分别连接空压机、压力监测装置和排渣箱并接通电源及打开进风接口和排渣接口的开闭阀实现气体反循环排渣;

压力监测接口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后,实时监测气体反循环过程的压力,并可从泄压阀控制气体反循环的压力,同时在结束后从泄压阀实现泄压。

进一步的,所述气举反循环装置的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完成后,将基座、工作平台、导管和风管拆分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基座可拆卸的安装工作平台上,基座下端可拆卸的与导管和风管连接,基座上端安装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并与风管和导管通过通道管导通,首先采用了钢制的空心圆管作为风管和导管,并通过螺纹和空心螺纹套组合连接,避免操作过程中风管弯折导致进风不良影响沉渣清除和泥浆交换,并且风管和导管为组装获得,不需要根据灌注桩进行定制,而且可重复使用;其次,基座上端的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并与风管和导管通过通道管导通,与空压机和排渣装置连接后实现操作,而压力监测接口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同时安装泄压阀,在操作过程中便于控制监测以及在操作完成后便于泄压保证安全性;最后,吊车悬吊基座后,基座下端的导管插入工作平台后将其稳定置于灌注桩端口,方便操作,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沉渣清除和泥浆交换,适合地基工程推广应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基座及与导管、风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风管、风管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风管的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基座内导管通道管和风管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使用连接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101-导管衔接座,102-风管衔接座,103-吊车钢绳悬挂环,2-工作平台,3-导管,4-风管,401-空心钢管,402-外螺纹,403-空心螺纹套,5-排渣接口,6-进风接口,7-压力监测接口,8-风管通道管,9-导管通道管,10-泄压阀,11-开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包括基座1、工作平台2、导管3和风管4,所述基座1可拆卸的安装工作平台2上,基座1下端可拆卸的与导管3和风管4连接,风管4位于导管3轴心位置,所述基座1上端安装进风接口6、压力监测接口7和排渣接口5;

所述基座1内部安装与导管3和风管4连接的通道管,与导管3连接的导管通道管9上端与排渣接口5贯通,与风管4连接的风管通道管8为y型三通管,上端分别与进风接口6和压力监测接口7连接;

所述风管4和导管3均由若干空心钢管401组装,空心钢管401两端带外螺纹402,相互之间通过空心螺纹套403连接。

所述基座1下部安装限位凸台置于工作平台2的预留口后稳定安装,工作平台2为木质层板,两端带有提拉槽,工作平台2厚度不小于5cm。

所述基座1下端为导管衔接座101和风管衔接座102,分别可拆卸的与导管3和风管4连接,导管3和风管4为若干规格相同的空心钢管401。

所述风管4内径为2-4cm,导管3的内径为20-40cm。

所述基座1上端安装进风接口6、排渣接口7均安装开闭阀11,压力监测接口7安装压力监测装置及泄压阀10。

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吊车钢绳悬挂环103。

所述风管4的长度为导管长度的60-7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方法,包括:

如上述的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包括基座1、工作平台2、导管3和风管4;

根据需要预选择所需规格的空心钢管401组装得到风管4和导管3备用,并将风管4与导管3与基座1下端的衔接座连接;

即先将空心钢管401通过两端的外螺纹402和空心螺纹套403相互连接,组装成所需规格的导管3和风管4,同时将风管4与基座1上的风管衔接座102和导管衔接座101连接,连接时先将风管4与其连接,再将导管3从风管后端套入连接至基座,风管4的长度为导管长度的60-70%;

将工作平台2预置于灌注桩端口,预留口位于灌注桩轴心端,通过吊车将基座1悬吊,悬吊后导管3从预留口穿过,将基座1与工作平台2实现固定;

吊车通过基座1上安装的吊车钢绳悬挂环103将基座1吊起,导管3下端垂直于工作平台2的预留口插入至灌注桩的钻孔,待基座到达工作平台2固定后移除吊车;

如图7所示,将进风接口6、压力监测接口7和排渣接口5分别连接空压机、压力监测装置和排渣箱并接通电源及打开进风接口6和排渣接口5的开闭阀11实现气体反循环排渣;

压力监测接口7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后,实时监测气体反循环过程的压力,并可从泄压阀10控制气体反循环的压力,同时在结束后从泄压阀实现泄压。

所述气举反循环装置的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完成后,将基座1、工作平台2、导管3和风管4拆分放置。

完成后通过吊车将基座1吊起,完全离开灌注桩的桩孔后平放于地面,并拆卸基座1上的导管3、风管4和连接管,同时将导管3和风管4拆分为空心钢管401堆砌放置。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的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方法在气体反循环沉渣清除中的应用。

在灌注桩底部的沉渣清除过程中,参考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将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用于沉渣清除。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在气体反循环泥浆交换中的应用。

在灌注桩底部的泥浆交换过程中,参考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将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用于泥浆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气举反循环装置,基座可拆卸的安装工作平台上,基座下端可拆卸的与导管和风管连接,基座上端安装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并与风管和导管通过通道管导通,首先采用了钢制的空心圆管作为风管和导管,并通过螺纹和空心螺纹套组合连接,避免操作过程中风管弯折导致进风不良影响沉渣清除和泥浆交换,并且风管和导管为组装获得,不需要根据灌注桩进行定制,而且可重复使用;其次,基座上端的进风接口、压力监测接口和排渣接口并与风管和导管通过通道管导通,与空压机和排渣装置连接后实现操作,而压力监测接口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同时安装泄压阀,在操作过程中便于控制监测以及在操作完成后便于泄压保证安全性;最后,吊车悬吊基座后,基座下端的导管插入工作平台后将其稳定置于灌注桩端口,方便操作,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沉渣清除和泥浆交换,适合地基工程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蔬菜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及系统,包括滴灌装置和滴灌控制系统,滴灌装置通过滴灌控制系统控制进而实现土壤监测、肥水混合、水肥一体化滴灌及滴灌计划生成和记录;实现较高自动化、较精确的水肥一体化滴灌,同时能实施监测、记录和生产滴灌计划,功能多元化,设计加压泵在滴灌前后进行加压避免堵塞,智能化的水肥定量、比例的控制提高精度和效率,同时滴灌支管和滴灌管的结构及安装设计能使得滴灌均匀,精度高;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适合各类型水肥一体化滴灌推广应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