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8414发布日期:2020-05-01 17:0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滞留设施集渗、滞、净等技术于一体,作为一种生态的雨水利用设施多用于小区、城市道路、停车场、城市绿地与广场等的绿化。生物滞留池主要依靠植物的同化吸收作用、土壤中微生物的修复作用、填料的物理过滤、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砾石层的固体沉淀作用等来净化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质。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由于部分城市雨水降雨集中、降雨量较大导致生物滞留设施结构稳定性差、雨水截留不彻底、植株存活率低以及后期设施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降雨集中、降雨量大等问题导致的生物滞留设施结构稳定性差、截留不彻底、植株存活率低以及后期设施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包括水过滤区和水循环区,水循环区设于地下;所述水过滤区包括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排水管层和溢流井,所述水循环区包括蓄水池,蓄水池设有地上抽水泵入口;其中,水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和排水管层;所述排水管层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排水管层与溢流井连通;所述溢流井的井口低于蓄水池的汇水面,溢流井的底端与蓄水池的底部之间设有雨水管道,蓄水层与地上抽水泵入口连通。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植被及种植土层中种植有香根草,香根草具有选择根系强大,抗旱、耐涝、抗寒热、抗酸碱,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的优势。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和砂石层高度比为(6-7)∶(1-2)∶(5-20)∶(2-3)∶(4-6)。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排水管层管径为100-150mm,且透水孔的口径小于砂石层的粒径。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溢流井的顶端低于蓄水池的汇水面100-150mm。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溢流井的井口设有可调节开口大小的井盖。

所述的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地上抽水泵入口与蓄水层之间设有抽水泵。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过滤区与水循环区相连接这一循环体系,在降雨集中、降雨量大时将多余雨水排入蓄水池进行储存,防止蓄水层过高或溢出,将蓄水层高度维持在植被生长的最佳范围,提高了雨水的截留效果,增长了植被存活寿命,减少后期设施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植被及种植土层通过种植了根系强大,抗旱、耐涝、抗寒热、抗酸碱的香根草以及设置多层过滤结构,提高了对雨水中cod、tn、tp、n、p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过滤区和水循环区,水循环区设于地下;水过滤区包括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排水管层6和溢流井7,水循环区包括蓄水池8,蓄水池8设有地上抽水泵入口10;其中,水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和排水管层6;排水管层6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排水管层6与溢流井7连通;溢流井7的井口低于蓄水池8的汇水面,溢流井7的底端与蓄水池8的底部之间设有雨水管道9,蓄水层8与地上抽水泵入口10连通。

植被及种植土层3中种植有香根草,排水管层6管径为100mm,其透水孔口径小于砂石粒径,溢流井8的井口加装可调节开口大小的井盖,其底端设有雨水管道9与蓄水池8相连,蓄水池8在降雨集中、降雨量大时,为防止蓄水层1水位过高或溢出时通过溢流井7将雨水排入蓄水池8,蓄水池8位于地下,其通过抽水泵与蓄水层1相连;生物滞留装置选用钢筋混泥土材质。

工作原理;生物滞留装置内雨水流动状态:雨水自上而下经过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排水管层6排入河流、湖泊。在降雨集中、降雨量较大时调节溢流井7的井盖开口大小,将部分雨水通过溢流井7排入到蓄水池8中,维持蓄水层1液面高度;在降雨较少或蓄水层1液面过低时可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8里的雨水抽到生物滞留装置蓄水层1中,维持蓄水层1液面高度在植被事宜生长的范围。

通过使用以上装置对城市雨水进行调节,装置中植被及种植土层3中的香根草存活率在90%以上,并且对雨水中cod、tn、tp、n、p的去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提高65%。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过滤区和水循环区,水循环区设于地下;水过滤区包括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排水管层6和溢流井7,水循环区包括蓄水池8,蓄水池8设有地上抽水泵入口10;其中,水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和排水管层6;排水管层6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排水管层6与溢流井7连通;溢流井7的井口低于蓄水池8的汇水面,溢流井7的底端与蓄水池8的底部之间设有雨水管道9,蓄水层8与地上抽水泵入口10连通。

蓄水层1高度设为300mm,树皮覆盖层2高度设为80mm,植被及种植土层3高度设为800mm,其植被选择根系强大,抗旱、耐涝、抗寒热、抗酸碱,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的香根草,人工填料层4高度设为120mm,其人工填料层4由体积比1∶5粉煤灰和与砂组成,砂石层5高度设为250mm,排水管层6管径100mm,其透水孔口径小于砂石粒径,溢流井8高度低于蓄水池1的汇水面100mm,溢流井8的井口加装可调节开口大小的井盖,其底部设置雨水管道9,并与蓄水池8相连,蓄水池8在降雨集中、降雨量大时,为防止蓄水层1水位过高或溢出时通过溢流井7将雨水排入蓄水池8,蓄水池8位于地下,其通过抽水泵与蓄水层1相连;生物滞留装置选用钢筋混泥土材质。

工作原理;生物滞留装置内雨水流动状态:雨水自上而下经过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砾石层5和排水管层6。在降雨集中、降雨量较大时调节溢流井7的井盖开口大小,将部分雨水通过溢流井7排入到蓄水池8中,维持蓄水层1液面高度;在降雨较少或蓄水层1液面过低时可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8里的雨水抽到生物滞留装置蓄水层1中,维持蓄水层1液面高度在植被适宜生长的范围。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使用以上装置对城市雨水进行调节,装置中植被及种植土层3中的香根草存活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95%以上,并且对雨水中cod、tn、tp、n、p的去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提高69%,通过实践发现,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更加稳定,成本节约高达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