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044发布日期:2020-06-23 23:0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深基础施工和深基坑围护的首选结构形式,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目前地下连续墙正在代替许多传统的深基础及深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内施工;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可为上部结构永久性基础;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红线内的有限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现浇地下连续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但目前在复杂地质条件如砂性土地层中施工地下连续墙,往往较难解决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的槽壁稳定问题及槽壁坍塌引起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从而产生表面露筋及孔洞、墙体及接头局部渗漏、墙体钢筋笼结构损伤等墙身质量缺陷,影响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效果。

但是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和槽壁支护均采用泥浆,浇筑混凝土后需将泥浆排出,产生大量的废泥浆需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成本的增加。地下连续墙水下浇筑的施工特性决定了施工现场难以100%保证墙体的施工质量,这也是现浇地下连续墙结构无法改进或弥补的质量缺陷。因此,工程界亟需寻找一种能够替代现浇地下连续墙的新型地下连续墙结构,但目前这一行业困境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该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为预制墙板a、预制墙板b、预制墙板c之间拼接组合成墙体,组合后的预留钢筋孔洞内设有竖向固定连接筋,横向经横向墙板连接肋与连接凹槽插接相连,预制墙板a上的连接凹槽内设有防水垫层,实现墙体的快速、稳定、防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防水地下连续墙,所述连续墙包括预制墙板a、预制墙板b、预制墙板c,所述预制墙板a侧面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端各设有三角柱型肋,所述预制墙板a的三角柱型肋上沿板厚度方向横向均匀布置预留螺栓孔,在三角柱型肋上预留螺栓孔之间等距向预制墙板a墙体内部竖向制有两个预留钢筋孔洞,预制墙板a内上下的预留钢筋孔洞位置相对应,彼此之间不连通,预留钢筋孔洞在三角柱型肋表面同三角柱型肋同坡度布置,所述的预制墙板a左侧制有横向墙板连接肋,右侧制有连接凹槽,所述横向墙板连接肋与连接凹槽位置大小相匹配;所述的预制墙板b与预制墙板a高度相同,上部结构相同,下侧无三角柱型肋及预留钢筋孔洞,所述的预制墙板c为预制墙板a高度的一半,与预制墙板a上部结构相同,下侧无三角柱型肋及预留钢筋孔洞,所述连续墙为预制墙板a、预制墙板b、预制墙板c之间拼接组合成墙体,组合后各预制墙之间的预留钢筋孔洞位置对应,横向经横向墙板连接肋与连接凹槽插接相连,所述预留钢筋孔洞内设有竖向固定连接筋。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板a的横向墙板连接肋上、连接凹槽两侧的墙体上竖向均匀布置有预留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板a上的连接凹槽内设有防水垫层,沿凹槽布置。

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为预制钢混结构,整体结构强度高,能满足其挡土支护等作用;所述的连续墙主要由预制墙板a彼此连接,预制墙板a侧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在整个连续墙上下端侧布置预制墙板b、预制墙板c与预制墙板a配合连接,竖向的墙体连接通过预制墙板上的三角柱型肋上的螺栓孔,用贯穿墙板的螺栓进行连接,同时在两个预制墙板a之间布置竖向固定连接筋,能将上下墙板进一步连接固定;横向的连接通过预制墙板a上的预留横向墙板连接肋、连接凹槽对接在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横向相邻的预制墙板a不在同一水平线,预制墙板a上表面在相邻两预制墙板a中心处交错布置,能使预制墙板a之间的钢筋进一步交错布置,使墙体能够均匀受力,进一步加强地下连续墙的整体稳定性,适应装配式一体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为提前预制的钢混结构,结构简单且连接及为方便,在现在现浇为主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能够为施工节省大量时间,且不会产生现场大量废料等问题,墙体连接时为交错布置,内置的竖向钢筋使整个墙体均匀受力,上下墙体以及左右墙体之间都布置有螺栓连接且配合竖向钢筋能使整个结构整体稳定性高,不会出现部分破坏或受力不均的情况,装配的施工方法更能大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提前预制,整体性好、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连接方便的地下连续墙墙体及连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地下连续墙现浇时施工困难、安装复杂、施工繁琐、产生大量废料等问题,特别是施工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连接方便、且连接后牢固,相对于施工不便以及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墙板连接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墙板a之间彼此连接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墙板a、预制墙板b、预制墙板c之间的连接正视图;

图4为预制墙板a的正视图;

图5为预制墙板b的正视图;

图6为预制墙板c的正视图;

图7为预制墙板a与预制墙板a竖向连接侧视图;

图8为预制墙板a与预制墙板b竖向连接侧视图;

图9为预制墙板a与预制墙板c竖向连接侧视图;

图10为预制墙板a俯视图;

图11为预制墙板a的横向连接俯视图。

图中:1为预制墙板a、2为预制墙板b、3为预制墙板c、4为三角柱型肋、5为横向墙板连接肋、6为连接凹槽、7为竖向固定连接筋、8为预留钢筋孔洞、9为防水垫层、10为高强螺栓、11为预留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11所示,一种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防水式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a1、预制墙板b2、预制墙板c3、三角柱型肋4、横向墙板连接肋5、连接凹槽6、竖向固定连接筋7、预留钢筋孔洞8、防水垫层9、高强螺栓10、预留螺栓孔11。

本实用新型为预制钢混结构,整体强度高,墙体连接主要通过预制墙板a1之间横向竖向彼此连接;所述的预制墙板a1侧面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端各布置一个三角柱型肋4,在三角柱型肋4上横向均匀布置三个预留螺栓孔11,在三个预留螺栓孔11之间向预制墙板a1墙体内部竖向布置两个预留钢筋孔洞8,预制墙板a1内的预留钢筋孔洞8之间不连通,且预留钢筋孔洞8在三角柱型肋4表面同三角柱型肋4同坡度布置,当上下预制墙板a1对接时,下方的预制墙板a1上侧的三角柱型肋4与上方预制墙板a1下侧的三角柱型肋4彼此对接,之间的预留钢筋孔洞8彼此对接,形成一个圆柱形空槽,其内布置竖向固定连接筋7,三角柱型肋4横向的预留螺栓孔11对接,形成一个与预制墙板a1同厚的预留螺栓孔11,后用高强螺栓10将其固定;所述的预制墙板a1左侧布置横向墙板连接肋5,右侧布置连接凹槽6,所述的横向墙板连接肋5上、连接凹槽6两侧的墙体上竖向均匀布置四个预留螺栓孔11,进行横向连接时,相邻的预制墙板a1上的横向墙板连接肋5、连接凹槽6彼此契合,且中间的预制墙板a1顶部位于左右两个预制墙板a1中线位置,对接后中间的预制墙板a1上方的两个预留螺栓孔11能与左上侧和右上侧预制墙板a1下方的两个预留螺栓孔11对接,然后布置高强螺栓10进行连接。

所述的预制墙板b2与预制墙板a1高度相同,上部结构相同,下侧无三角柱型肋4,布置于整个地下连续墙的上下边侧,与上方预制墙板a1的连接方法与预制墙板a1之间的连接相同。

所述的预制墙板c3为预制墙板a1高度的一半,上部结构相同,下侧无三角柱型肋4,布置于整个地下连续墙的上下边侧,与上方预制墙板a1的连接方法与预制墙板a1之间的连接相同。

所述的整个墙体内部布置的竖向固定连接筋7位于上下预制墙板a1之间,在连接上下预制墙板a1的同时,横向交错布置的结构能使整体稳定性加强且防止同一水平线上的墙体受力不均。

所述的防水垫层9布置于预制墙板a1上的连接凹槽6之内,沿凹槽布置,起到防水作用。

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的各墙板之间通过竖向固定连接筋7进行加固连接,且墙板交错布置使整个连续墙的墙板面上的竖向固定连接筋7交错布置成网状,使每一水平线上都均匀的布置有竖向固定连接筋7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