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541发布日期:2020-03-31 16: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井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



背景技术:

市政井盖,顾名思义就是盖在市政城市道路窨井口,用于遮盖道路中窨井口,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的盖子,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并且井盖在使用时与路面呈平行状态。

但是现有的井盖在使用时由于在暴雨等天气时下水道内的水较多,甚至比较会溢出地面,造成井盖下方的压力大于井盖的重力,所以会把井盖顶起来,导致下水道的窨井口没有井盖遮挡,这样可能会造成行人失足落入水中,另外由于路面上车来车往,车辆的轮子压在井盖上,当轮子压在井盖与窨井口边沿的位置时可能会造成井盖的一边撬起来,这样就会挂到车辆的底部对车辆造成损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固定设置在窨井口的顶部,所述盖体顶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橡胶,所述窨井口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块,且螺块顶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盖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内五角螺栓,所述盖体底部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横杆,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盖体的中间位置贯穿焊接有格栅网。

优选的,所述缓冲橡胶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凹口,所述盖体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口。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部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块与减震垫顶部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内五角螺栓的顶端位于凹口的内部,所述内五角螺栓的下部贯穿盖体、螺块与减震垫内部的螺孔,且内五角螺栓与螺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底部与螺块的顶部搭接,所述减震垫位于盖体的底部与螺块的顶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盖体低于窨井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缓冲橡胶略高于窨井口的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缓冲橡胶、螺块、减震垫和内五角螺栓,以达到防止盖体在使用时被压力顶起或者被行走的车辆的车轮带翻过来的效果,使用时缓冲橡胶与减震垫皆为弹性橡胶材质,能对车辆驶过产生的压力和冲击力进行相互抵消和减少;内五角螺栓和螺块相互配合可以将盖体固定在窨井口的顶部,防止盖体被上顶或者被带翻;横杆的设置有助于防止盖体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而产生凹陷,避免盖体变形;排水孔和格栅网的设置有助于对路面的雨水进行排流,同时也能对路面的杂物进行拦截,防止路面的杂物堵塞窨井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的透视图;

图2为盖体安装在窨井口中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盖体的仰视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1、盖体;2、缓冲橡胶;3、凹口;4、螺孔;5、螺块;6、减震垫;7、内五角螺栓;8、横杆;9、排水孔;10、格栅网;11、窨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具有防掀功能的新型市政井盖,包括盖体1,盖体1固定设置在窨井口11的顶部,盖体1顶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橡胶2,窨井口11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块5,且螺块5顶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减震垫6,盖体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内五角螺栓7,内五角螺栓7在使用时需要搭配外五角螺栓扳手进行拆卸和安装,盖体1底部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横杆8,横杆8起到提高盖体1的承重力的作用,盖体1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9,盖体1的中间位置贯穿焊接有格栅网10,格栅网10能增加排水的通畅性,并且能拦截水中的杂物,同时能将窨井内的压力进行排放。

缓冲橡胶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凹口3,盖体1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口3;盖体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螺孔4,螺块5与减震垫6顶部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4;内五角螺栓7的顶端位于凹口3的内部,内五角螺栓7的下部贯穿盖体1、螺块5与减震垫6内部的螺孔4,且内五角螺栓7与螺孔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体1的底部与螺块5的顶部搭接,减震垫6位于盖体1的底部与螺块5的顶部之间;盖体1低于窨井口11的水平高度,缓冲橡胶2略高于窨井口11的水平高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盖体1放置在窨井口11的内部,此时盖体1的底部搭接在螺块5的上方,并且减震垫6位于盖体1与螺块5之间,然后工作人员再将内五角螺栓7安装在螺孔4的内部,此时内五角螺栓7表面的螺纹与螺孔4内壁的螺纹相互啮合,当下雨时,雨水经过盖体1表面的螺孔4与格栅网10流入进窨井口11的内部,当车辆的轮胎驶过在盖体1时,缓冲橡胶2在盖体1的顶部被挤压,然后压力再传导到盖体1上,压力再经过盖体1传导到减震垫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