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0478发布日期:2020-06-06 00:3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沟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

沟道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沟道中的污泥进行打捞,现有的打捞方式大都通过挖土机对污泥进行挖取,通过车辆将污泥运走,不仅效率低下,增加了劳动力,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严重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套设有导向套,所述支撑板顶部右侧的侧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导向套活动连接,所述横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横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左端贯穿至横管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车体顶部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车体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的左端贯穿第一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转轴与横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第一电机转轴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车头,所述车厢和车头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泥打捞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同时通过固定块、导向杆、导向套和电动伸缩杆,能够对横管的右侧进行支撑,可调节横管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横杆和螺旋叶片,能够对横管内腔的污泥进行输送通过设置密封套,增强了第一电机转轴与横管之间的密封性,还通过设置车厢,能够对污泥进行盛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横管倾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横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传送机构;3、支撑板;4、竖板;5、横管;6、固定块;7、导向杆;8、导向套;9、电动伸缩杆;10、出料管;11、第一电机;12、横杆;13、螺旋叶片;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第二电机;17、第一齿轮;18、螺纹杆;19、第二齿轮;20、螺纹管;21、密封套;22、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沟道治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2,传送机构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4,竖板4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横管5,横管5的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表面滑动套设有导向套8,支撑板3顶部右侧的侧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导向套8活动连接,横管5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10,横管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转轴的左端贯穿至横管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2,横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3,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4固定安装在车体1顶部的右侧,第二固定板15固定安装在车体1顶部的左侧,第一固定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转轴的左端贯穿第一固定板1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第一固定板14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15的左侧活动连接,螺纹杆18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9,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9啮合,螺纹杆18的表面套设有螺纹管20,螺纹管20的顶部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第二齿轮19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螺纹杆18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螺纹管20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一电机11转轴与横管5之间设置有密封套21,密封套21套设在第一电机11转轴的表面,车体1包括车厢22,车厢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车头,车厢22和车头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车轮,通过固定块6、导向杆7、导向套8和电动伸缩杆9,能够对横管5的右侧进行支撑,可调节横管5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一电机11、横杆12和螺旋叶片13,能够对横管5内腔的污泥进行输送通过设置密封套21,增强了第一电机11转轴与横管5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车厢22,能够对污泥进行盛放,通过车体1、传送机构2、支撑板3、竖板4、横管5、固定块6、导向杆7、导向套8、电动伸缩杆9、出料管10、第一电机11、横杆12、螺旋叶片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第二电机16、第一齿轮17、螺纹杆18、第二齿轮19和螺纹管20进行配合,具备污泥打捞效率高,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捞方式大都通过挖土机对污泥进行挖取,通过车辆将污泥运走,不仅效率低下,增加了劳动力,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问题。

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车辆开到沟道边,通过驾驶室内部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6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17旋转,第一齿轮17带动第二齿轮19旋转,第二齿轮19带动螺纹杆18旋转,使螺纹管20向左移动,螺纹管20带动支撑板3、竖板4和横管5向左移动,螺纹管20移动到最左侧后,控制电动伸缩杆9伸长带动导向套8向上移动,导向套8带动导向杆7向上移动,导向杆7带动固定块6向上移动,固定块6带动横管5的右端向上移动,使横管5的左端向下移动深入污泥中,控制第一电机11的转轴带动横杆12和螺旋叶片13旋转,将污泥输送至横管5内腔的右侧通过出料管10排进车厢22的内腔,从而对污泥进行打捞。

本实用新型的车体1、传送机构2、支撑板3、竖板4、横管5、固定块6、导向杆7、导向套8、电动伸缩杆9、出料管10、第一电机11、横杆12、螺旋叶片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第二电机16、第一齿轮17、螺纹杆18、第二齿轮19、螺纹管20、密封套21和车厢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