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4447发布日期:2020-10-30 21:4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具体为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属于地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干区的地漏可以设置在不显眼的位置,因为地面不会有太多积水;而湿区比如淋浴区内,为了要保证下水通畅,所以不仅不能隐藏,还得让它低于地面10mm左右,可能不太好看。这时,就可以通过一些设计来进行装饰。比如,将地漏隐藏起来,在上面做一个悬空的金属镂空装饰。

然而,目前的卫生间地漏一直出入打开状态,在向卫生间的地漏倒入味道难闻的液体后,液体流到地漏底部的“u”形管中,未对地漏进行密封,位于地漏底部“u”形管散发难闻的气体散发到室内,造成室内的空气被污染,影响室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可在不排水时对地漏进行密封,避免难闻的气体进入到室内,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包括固定板及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内部的漏水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接水圈及连接筒,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接水圈,所述接水圈的底部焊接有所述连接筒,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机构,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压柱、安装板、压簧、限位圈、密封板、放水口及溢流孔,所述连接筒的内部焊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垂直滑动连接有所述压柱,所述压柱贯穿所述接水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截面呈“十”字形结构的所述压柱的侧壁缠绕有所述压簧,所述压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位于所述安装板底部的所述压柱的侧壁焊接有所述限位圈,所述压柱的底部焊接有呈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密封板,所述连接筒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所述密封板底部的所述放水口,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所述溢流孔。

优选的,为了实现污水从所述漏水板进入到所述连接筒的内,且对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漏水机构包括漏水孔及漏水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放置有所述漏水板,所述漏水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所述漏水孔。

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漏水板的转动,增加附着力,所述漏水机构还包括凸起,所述漏水板的表面等距设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凸起。

优选的,为了实现将整体结构与下水道的管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放水筒,所述连接筒的底部焊接有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所述放水筒。

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防水筒与下水道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放水筒的侧壁套设有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筒的直径。

优选的,为了实现加压所述漏水板,进一步的转动漏水板实现了漏水板将所述压柱下压,实现了所述密封板将所述放水口进行密封,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滑块、连柱、固定筒、弹簧、滑槽及限位槽,所述漏水板的侧壁相对焊接有所述滑块,所述固定板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所述滑块之间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内壁相对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所述限位槽,所述漏水板的底部相对水平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柱,内部中空的所述固定板的内底部相对焊接有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固定筒,两个所述连柱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放置有所述弹簧。

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滑块滑动的更加顺畅,不会晃动,所述滑块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滑槽的最大宽度,且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卫生间的内部水从漏水机构流到下水道后用脚掌踩踏漏水机构,下压漏水机构实现了挤压收缩,进一步的漏水机构的底部与压柱的顶部抵触,实现了压柱向放水口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位于压柱侧壁的压簧收缩,进而实现了位于压柱底部的呈圆台形结构的密封板将放水口进行堵塞,进一步的通过脚掌顺时针施力实现了滑块向限位槽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漏水板被限位,进而避免了位于下水道内部的臭气散发到室内,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固定板与挤压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密封机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漏水机构,21、凸起,22、漏水孔,23、漏水板,3、连接机构,31、接水圈,32、连接筒,33、橡胶垫,34、放水筒,4、密封机构,41、压柱,42、安装板,43、压簧,44、限位圈,45、密封板,46、放水口,47、溢流孔,5、挤压机构,51、滑块,52、连柱,53、固定筒,54、弹簧,55、滑槽,5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室内装修用卫生间防臭地漏,包括固定板1及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内部的漏水机构2,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水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接水圈31及连接筒32,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接水圈31,所述接水圈31的底部焊接有所述连接筒32,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机构5,所述连接筒32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机构4,所述密封机构4包括压柱41、安装板42、压簧43、限位圈44、密封板45、放水口46及溢流孔47,所述连接筒32的内部焊接有所述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中心处垂直滑动连接有所述压柱41,所述压柱41贯穿所述接水圈3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截面呈“十”字形结构的所述压柱41的侧壁缠绕有所述压簧43,所述压簧4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2的表面,位于所述安装板42底部的所述压柱41的侧壁焊接有所述限位圈44,所述压柱41的底部焊接有呈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密封板45,所述连接筒32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所述密封板45底部的所述放水口46,所述安装板42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所述溢流孔4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漏水机构2包括漏水孔22及漏水板23,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放置有所述漏水板23,所述漏水板2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所述漏水孔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漏水机构2还包括凸起21,所述漏水板23的表面等距设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凸起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放水筒34,所述连接筒32的底部焊接有与下水管道连接的所述放水筒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橡胶垫33,所述放水筒34的侧壁套设有所述橡胶垫33,所述橡胶垫33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筒32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挤压机构5包括滑块51、连柱52、固定筒53、弹簧54、滑槽55及限位槽56,所述漏水板23的侧壁相对焊接有所述滑块51,所述固定板1的侧壁相对开设有与所述滑块51之间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槽55,所述固定板1的内壁相对开设有与所述滑槽55连通的所述限位槽56,所述漏水板23的底部相对水平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柱52,内部中空的所述固定板1的内底部相对焊接有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固定筒53,两个所述连柱52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53的内部,所述固定筒53的内部放置有所述弹簧5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块51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滑槽55的最大宽度,且所述滑槽55与所述限位槽56的截面呈“l”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装修时通过放水筒34与下水管道连接,实现了整体机构与下水管道的连通,放水筒34的侧壁安装有橡胶垫33,增加了放水筒34与下水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避免臭味外漏,将固定板1安装至地板砖之间,注意保证固定板1的表面与其附近的地板砖平齐,避免固定板1不平整影响拖地;然后,在洗浴或者向卫生间倒水时,滑块51处于滑槽55的内部,此时压柱41与漏水板23的底部不接触,污水经过漏水板23的表面后流到接水圈31的内部,进一步的从连接筒32流到放水筒34的内部后排放到下水管道的内部,实现了污水的排放;最后,卫生间的内部水从漏水板23流到下水道后用脚掌踩踏漏水板23,位于漏水板23的表面等距设有凸起21,增加了脚掌与漏水板23的附着力,下压漏水板23实现了连柱52下压到固定筒53的内部、位于固定筒53内部的弹簧54收缩,进一步的漏水板23的底部与压柱41的顶部抵触,实现了压柱41向放水口46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位于压柱41侧壁的压簧43收缩,进而实现了位于压柱41底部的呈圆台形结构的密封板45将放水口46进行堵塞,进一步的通过脚掌顺时针施力实现了滑块51向限位槽56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漏水板23被限位,进而避免了位于下水道内部的臭气散发到室内,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再次需要排水时通过脚掌逆时针转动漏水板23实现滑块51再次从限位槽56的内部转动到滑槽55的内部,实现了漏水板23被弹簧54复位,实现了漏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